观察右图,在这里我国科学家进行了什么试验,取得了怎样的重大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新课导入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主要成就,包括“两弹一星”、航天成就、杂交水稻和“双百”方针;
了解杰出科学家的事迹,包括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相关历史知识。
“两弹一星”现在是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什么是“两弹一星”?
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卫星
【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核弹(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
在今天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 ——毛泽东
国家制定了1956—1967年《十二年科技
发展远景规划》,将原子弹、导弹的研
制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
年10月16日下午3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
年6月,中国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
1967
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他还领导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之父
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在他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在他的努力带领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②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1964年10月,我们设计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飞行成功。
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意义?在国际上有何影响?
“两弹一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开启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航。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
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
2005年,“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草原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回 。
2008年9月28日 “神舟七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圆满完成了出舱任务。
第一艘无人飞船
第一艘载人飞船
第一次太空行走
2008年神舟七号
1999年神舟一号
2003年神舟五号
青蒿素
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
读音xi ā n
是水稻的一种
抗倒伏
耐干旱
防虫害
一株水稻的心路历程
—这年头做水稻比做人还艰难啊喂~
—杂交水稻表示压力不大
(2)影响: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 责任制 )
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
1973年
杂交水稻之父
东方魔稻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
2017年1月9日习近平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屠呦呦(左)
人物:屠呦呦
治疗疟疾
20世纪70年代
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 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文化事业的发展
“双百”方针
1956年,毛泽东提出
“双百”方针提出后,
文学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毛主席题词
(2)影响:
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文学创作
出现了哪些优秀作品?
老舍《茶馆》
为鼓励我国文学艺术的创作国家先后设立了老舍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习近平
原子弹
导弹
人造地球卫星
无人飞船
载人飞船
籼型杂交水稻
邓稼先
袁隆平
项目 时间 成就 科学家
军事
科技 1964年 第一颗__ __爆炸成功 “两弹元勋” 。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等
1966年 __ __核武器试验成功
航天科技 1970年 第一颗__ __发射成功
1999年 第一艘__ _ _发射成功
2003年 第一艘__ _ _发射成功
农业
科技 1973年 首次育成__ ___ “杂交水稻之父”
。
1、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核弹、实用通信卫星
C.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2、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是( )
A.神舟一号 B.神舟二号?
C.神舟四号 D.神舟五号
C
D
练一练
B
3、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而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却粮食供应充足。下列人物为保障我国充足的粮食供应而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袁隆平
C.侯德榜
D.詹天佑
4、疟疾,中国民间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后引发的一种恶性疾病,已经在全球肆虐了几千年,患者得病后高烧不退、浑身发抖,重者几天内就会死亡.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明了( )
A.青蒿素 B.抗生素
C.青霉素 D.头孢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