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高考点预测 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 高考点预测 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6-05 11:1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6张PPT。2019高考物理考点预测课前寄语:
1. 认清高考本质 —— 高考无他 反复而已 ! 相信老师、克服焦虑 不要自乱阵脚
2. 点题目的:
让学生会审题 —— 一眼看清考什么
让学生会思考 —— 会切入、有思路
让学生会做题 —— 会发散、有方法
3. 点题侧重点:
由历年真题的命题角度,提取对Ⅰ级考点的设问侧重点,它一定是高考的灵魂,主流考点永远不变,主流考法做相似改变,题目的 “ 形 ” 千变万化、考题的“ 魂 ” 永恒其间!
4. 点题班的作业方式 —— 做题之外,写出考点、切入点拍照提交 ! (千万跟上别掉队)
5. 点题卷—— 完成第一讲学习任务提前发试卷 !1. 共点力平衡
2.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3. 有界磁场
4. 天体运动
5. 动力学的结合考查
动态 —— 拉密定理
静态 —— 正交分解
重点 “ f ”动态 —— 大 “ Y ”
一二关于三对称,
合力不变角大力大重点12·全 16 · 1动态考察—矢量
一恒二定三都变化,
首尾相接矢量法一恒二三都变化 +夹角不变
力与正弦比例法17· 115 · 天津16·316· 113· 2重点2019预测 —— “ Y ” 模型概率最大
矢量??最基础 —— 必须会
拉密定理 —— 新颖 要注意
同时注意 : 静态平衡分析 —— 考查正交分解, 尤其关于 “ f ” 的分析考向1—— 动态平衡 —— 拉密定理 :两力角恒、都变化、力与正弦比例法结论:力 与对应角的 正弦值同增同减。矢量??最基础 —— 必须会
拉密定理 —— 新颖 要注意
2019预测 —— “ Y ” 模型概率最大
同时注意 : 静态平衡分析 —— 考查正交分解, 尤其关于 “ f ” 的分析考向1—— 动态平衡 —— 拉密定理 :两力角恒、都变化、力与正弦比例法结论:力 与对应角的 正弦值同增同减。考向2 —— 正交分解 + 大 “ Y ”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链连接,在两杆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
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m一定时,0越大,轻杆受力越小
B当m一定时,8越小,滑块对地面的压力越大
C.当θ一定时,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与m的大小无关
D.当θ和m一定时,M越大,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越大考点解析——‘’ Y ‘’字模型

1. 静态“ Y ”
2. 动态“ Y ” —— 合力不变,夹角增大,分力增大
特点: 两力等大 关于重力对称 且合力 = 重力
记特例:两力F相等、夹角120,合力 = F
最常见:跨过滑轮的两段绳、关于第三力对称的两个支撑面考向3 —— 受力分析方法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滑块静止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滑块可能受到三个力作用
B.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C.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
D.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可能等于mg绳 :杆:1. 弹力沿绳方向
2. 一段绳中张力处处相等 (绳+滑轮)
3. 两段绳张力不等(绳 +杆 )
4. 一段绳的两端速度一般不相等( 关联速度)1. 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方向
2. 铰链的弹力一定沿杆方向
3. 一根杆两端速度一般不等:关联速度 / 同轴转动重点弹力分析( 知识点见知识梳理 )弹簧1. 弹力方向由状态决定:拉伸 / 压缩
2. 弹力相同时存在两个状态:拉伸 / 压缩
3. 弹力相同时弹簧长度不一定相同
4. 弹力不做功的位置:原长处 / 弹簧 ⊥V处
5. 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不是和弹簧长度成正比
6. 弹簧做功看夹角:弹力与V成钝角 → 做负功 / 锐角 → 做正功
7. 弹簧经过多此拉伸 / 压缩,回到初位置,做总功=0
8. 弹簧弹力不可突变重点重点!电场基本特征 —— E 、电势分布
匀强场
点电荷的电场
含电容器的复合场
电场力做功
运动和受力
电场力做功 粒子运动
E 与U的关系
2017 · 314·117·118·218·112·新13·115·2命题角度分析
1. 点电荷的电场E、电势的分布特点
2. E 与U 的关系 结合粒子运动、电场力做功
3. 含电容器的复合场 —— 分析运动受力、动能定理 (电场力做功)
2019考向预测
1. 以“ 三线 ”为背景的粒子运动 ,分析受力、做功、能量变化等,可拓展到图像
2.
如图所示,平行等间距的竖直虚线M、N、P、Q为某一电场的四个等势面,其中?m=3V、?n=6V、?Q=12V。图中实线为一不计重力且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点,其中b点为轨迹上最左端的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且方向水平向右
B.虚线P的电势一定是?p=9V
C.粒子在电场中一定沿a→be的方向运动
D.粒子在c点的动能最大考向1—— 结合三线的粒子运动拓展 —— 图像静电场在x轴的电势随x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2处的电场强度为零
B.负电荷从x2移到x3,若粒子电荷量为-q,电势能减小ψ3q
C.负电荷从x3沿x轴正向移到+∞,电场力先增加后减小
D.负电荷(电荷量为-q,质量为m),沿x轴负向以v0大小的初速度,只受电场力,从x3运动
到x1,速度变为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水平放置,A在上方,B在下方,上极板A接地,电容器、二极管、开关S与电源相连,已知A和电源正极相连,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现将开关S闭合,位于A、B两板之间P点的带电粒子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开关S闭合,将B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带电粒子将向上移动
B.保持开关S闭合,将B板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P点电势不变
C.断开开关S,将A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带电粒子的电势能增大
D.断开开关S,将A板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A、B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考向2 —— 电容器的动态分析结合粒子运动qvB =m·v2/R
R =mv/qB
基本公式考查
单边界
复合场 —— 电 + 磁 + 重
已知运动 → 求力
运动反映力 ,受力分析已知 偏转角
画轨迹 + 几何
求 R、B、比荷圆形边界重点临界态 —— 最值相切 、
临界态 —— 垂直最远为直径重点14· 2 与 15 · 117·216 ·317·1命题探索—
基本量求解B、R、V、q/m、t —— 必考!常放在圆形边界,边界可换
2019考向预测 —
1. 以圆形边界为背景,考查 “ 圆心、半径、角度 ” 的确定、画轨迹、几何法 + 公式求基本量
2. 同时注意 : 复合场 —— 实质 :受力决定运动,注意与仪器结合的题目,考向2—— 定向不定速如图所示,在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区域ABC内(不包括边界),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有界匀强磁场,AC=BC=L∠C=90°.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大量相同粒子以不
同速度从AB边上距A点为L的D点既垂直于边界AB又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粒子重力,最后粒子都从AC边射出,则粒子速度大小可重点方法:定圆心、定半径、定角度、画轨迹有界磁场重点梳理定圆心 “ 三选二”—— 入射方向、出射方向、弦的中垂线重点方法:定圆心、定半径、定角度、画轨迹定半径
1.公式:R=mv/qB
2.几何:构造直角三角形(含已知长度、圆半径)
定角度
偏转角β、回旋角α、弦切角θ
α =β =2θ方法解析——两种粒子形态 在任意边界处理方法同源共速 —— 转圆结论 定向不定速: 缩放、
多画几个比较,先画特殊的(临界)根据R=mv/qB,v越大R越大,一一对应;
运动时间t的比较
R相同,比弧长(比弦长)
R不等,比θ 作业 1点电荷 与 非点电荷 :对称 、微元
多电荷 拆成:等量同种/异种 +一个E的叠加 —— E的决定式= E的叠加 ,注意-q受力与E 反向。
库仑力决定式
库仑力的叠加电流相互作用
同向相吸、异向相斥 ,还对称安培力的叠加已知某点B 求分B
右手螺旋 + 矢量叠加B的叠加2013 · 12018 · 32017 · 1重点2018 · 12013 · 2首先:立体图变平面图
方法:
先从方向入手,不符合平衡条件的排除,符合再计算。
左手定则判F安 / F洛方向→矢量计算→ 求B、V。
注意: 1. B、I、V反向,力反向。
2. 有效长度。(见梳理)重点注意:磁场力参与的平衡关于天体考向1—— 万有引力估测问题我国火星探测任务已经批准立项,预计在2020年发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假设火星探测器在距离火星表面一定高度环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火星可近似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忽略其自转,引力常量G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已知火星的半径R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则可求出火星的质量
B若已知火星探测器到火星中心的距离r和周期T,则可求出火星的密度
C.若已知火星探测器的环绕速度V和周期T,则可求出火星的质量
D.若已知火星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和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则可求出火星的质量方法解析——“口诀“:估测质量和密度 万能公式 R+1估测中心天体质量和密度考向2 —— 卫星变轨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四号”探测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于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实现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如图所示为“嫦娀四号”靠近月球表面附近的简易图,其过程为“嫦娥四号”在圆轨道1上,环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随后“嫦娥四号”在M点进入椭圆轨道2,其中N点距离月球表面最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四号”在轨道1上过M点时的速度等于在轨道2上过M点时的速度
B.“嫦娥四号”在轨道2上由M点向N点运动时,其加速度逐渐减小
C.“嫦娥四号”在轨道2上过M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1上过M点时的加速度
D.“嫦娥四号"由轨道1进入轨道2时,在M点应点火加速“口诀“:卫星变轨有难度
两点火 一减速
高轨高能大周期
同点同a
降轨逆着来一遍
所有规律都不变卫星变轨 卫星对接(同轨对接)
“口诀“:对接减降加速升 长链式 “口诀“:升空环绕有规律 高轨 低速 大周期
特殊:随、近、同GMm/R2 = m·v2/R =mω2·R =m·4π2 /T2 ·R=m·an
V =√GM/R
ω =√GM/R3
T =√4π2·R3/GM
an =GM/R2R大 T大,v、ω、a 小必须知道的规律 ——记忆!卫星追及 “口诀“:追及至少差一周 θ1 - θ2 = 2π
必须知道的规律 ——记忆!
考向3—— 新颖 双星 与黑洞结合如图为黑洞双星示意图,A为黑洞,B为伴星,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洞A和伴星B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与其质量成正比双星模型
“口诀“:双星质量1 :2 半径速度2 :1
匀变速 —— 受力分析、运动公式
非匀变速 —— 过程分析、a、v、能量牛二
做功、功率
功定义式、动能定理
结合动力学图像
电流相互作用
同向相吸、异向相斥 ,还对称机械能守恒变力做功 —— 动能定理圆周功能重点2018 · 12017· 315·12014·22017·22016·213· 全国2018·12017·216·218·217·313·118·3重点考情分析
力→ 运动 → 能量 的核心主线往往综合考查,
1. 单独考查牛二与匀变速,常结合运动图像分析F、μ、位移等运动学量
2. 考能量就会考做功,常与圆周结合; 尤其注意变力做功:弹簧、机车启动
2019预测
1. 变力做功,考查运动过程 ,分析做功、能量变化等,
2. 考查动力学图像
3. 注意 “ 圆周功能类 ”必须会 , 关注机械能的变化求解考向1 —— 动力学图像 考查运动与受力分析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开始启动,在启动过程中,汽车牵引力的功率及其瞬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已知汽车所受阻力恒为重力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汽车的质量为3000kg
B to=6 m/s
C.在前5s内,阻力对汽车所做的功为25kJ
D.在5~15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约为67.19m考向2 —— 结合机车启动考查力与运动瞬时功率应用
1、机车启动两种方式1.恒定功率启动P = F× V
a = (F-f)/m基本结论:1.WF =P额·t0

2.Vm=P额/f

3.a瞬=(P额/v - f)/m
4.加速位移: P额t0 - fx=1/2·mvm2
作业 1如图甲所示,下端与挡板拴接的轻弹簧置于倾角为 θ=30°的斜面上,质量为 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用细线与挡板相连(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现剪断细线,从此时开始计时,滑块沿斜面向上运动,滑块向上运动的 v﹣t 图象如乙图所示,已知 bc 段是直线且滑块 bc 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 g,t=t3 时滑块恰好到达斜面顶端,t=0 时滑块与斜面顶点间的竖直高度为 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t2时刻滑块与弹簧分离
B.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
C.整个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mgh
D.剪断细线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 mgh作业2预习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长为L的木板B,上表面粗糙,在其左端有一光滑的圆弧槽C,与长木板接触但不相连,圆弧槽的下端与木板上表面相平,B、C静止在水平面上
现有滑块A以初速度v0从右端滑上B,一段时间后,以 滑离B,并恰好能到达C的最高点。A
B、C的质量均为m。求:
(1)A刚滑离木板B时,木板B和圆弧槽C的共同速度;
(2)A与B的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圆弧槽C的半径R。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