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合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合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29 19:48:00

文档简介

五合中学八年级语文
五合中学2009——2010期中试卷
八年级语文(上)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一、积累和运用(40分)
1、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俯瞰kàn 萧瑟sè 无稽jī 横亘gèn
B、弥漫mí 晨曦xī 炽热zhì 雀屏píng
C、饱饫yù 消翳yì 醒豁huò 四隅yú
D、无餍yàn 溟濛míng 天穹qióng 魅力mèi
2、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改正。(4分)
暗淡无光 分道扬镳 刻骨铭心 生机勃勃
不堪回首 义无反顾 喋喋不休 自以为事
货真价实 道行逆施 空洞无物 了无痕迹
仓桑岁月 欺世盗名 难以置信 悬崖勒马
改 、 改 、 改 、 改 、
3、词语超市。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平平淡淡的生活有 之美,轰轰烈烈的生活有 之美,甜蜜如意的生活是 之美,愁苦痛怨的生活是酸和辣,尝过了,才知甜滋味,经历了才悟到人生的苦乐真谛,这样的美是 之美!
A、平静 热闹 幸福 凄哀 B、恬静 张扬 美满 凄惋
C、恬静 张扬 幸福 凄惋 D、平静 张扬 美满 凄哀
4、对下列课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日历》这篇文章主要是在写景叙事中从人们常见的日历引出“人生”这一个平平常常的话题。
B、《蚂蚁》一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突出特点是生动、形象、活泼,文章用了一系列褒扬人的词语描写可爱的蚂蚁。
C、《每天诞生一次》一文通过写作者每天清晨醒来时的感觉及所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之情。
D、《蜘蛛》是一篇科技小品文,作者用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蜘蛛这种聪明的昆虫,使读者如亲睹其物,亲临其境。
5、下列搭配不妥的一组是( )(3分)
A、《小石潭记》——柳宗元——唐代——文学家
B、《黄果树瀑布》——于坚——当代——作家
C、《绿》——朱自清——现代——诗人、学者
D、《站立起来的水》——伊路——当代——女诗人
6、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 ”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 》中的“ ”(绰号)吴用等,梁山运机巧,水泊展谋略,识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博的学识。这正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 。(4分)
7、下午第三节课,班上张伟同学肚子疼痛厉害,王明和李强连忙将他送到市中心医院。经医生诊断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需立即动手术,手术费为2000元。王明和李强商量先打电话通过张伟父母,然后再跟自己父母打电话。请你根据以上情境,设计出两次电话的内容(称呼及部分内容已给出),要求语言简洁明了。(4分)
①王明给张伟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叔叔(阿姨),我是张伟的同学,(以下填写内容不超过30字):
②王明给自己父母打电话的内容为:爸爸(妈妈),(以下内容不超过15字):
8.诗文默写填空。(7分)
(1)我若能裁你以为带, ; 。
我若能挹你以为眼, ; 。
(2)飞流直下三千尺, 。
(3) ,长河落日圆。
(4) ,存世惟诗篇。
9、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4分)
A、从这儿俯瞰江浙,一直到海上,当是历历可数。
俯瞰:从高处往下看,俯视。
B、而且我个人是曾饱饫过江海与印度洋无比的日彩的。
饱饫:饱食,这里指充分地体味。
C、人人相像自己是霓赏羽衣的纤纤美女。
纤纤:微小,渺小。
D、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10、在横线处再造两个句子,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语段。(4分)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
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肯学,天天都会有收获!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课内语段,回答1——5题。(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为 ,为 ,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然不动; 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2分)
2、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3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斗折蛇行 (像蛇一样)
C、不可久居 (居住) D 、影布石上 (映)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全石以为底。
②不可知其源。
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3)
5、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3分)
(二)阅读课内语段,回答1—3题。(11分)
厚厚一本日历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页,它新的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着我去填满。我喜欢日历每一页后面的“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但你可以决定明天。有时看起来你很被动,你被生活所选择,其实你也在选择生活,是不是?
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历挂在墙上。随手一翻,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我居然有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边的日子就像一个个空间,生机勃勃,宽阔无边,迎面而来。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历史不是一种空间吗?人的一生不是一个漫长又巨大的空间吗?一个个“明天”,不就像是一间间空屋子吗?那就要看你把什么东西搬进来。可是,时间的空间是无形的,触摸不到的。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也许正是这样,我们会感受到岁月的匆匆与虚无。
1、给句中加点字注音。(4分)
⑴光溜溜的纸页花花绿绿滑过手心,散着油墨的芬芳。 ( )
⑵这一刹那我心头十分快活。 ( )
⑶我发现时间也是一种空间。 ( )
⑷凡是使用过的日子,立即就会消失,抓不住,而且了无痕迹。 ( )
2、我为什么喜欢日历每一页后面的“明天”?(3分)
3、语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14分)
水性江南 王本道
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去的次数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谛的念头。
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那锐利的兵——剑,也是源于江南的吴越。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 我一度大惑不解。
一次重读《老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间,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呜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
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莫愁湖畔莫愁女,西泠桥边苏小小,还有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秦淮河上的桃叶渡……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那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诉,弦乐清丽委婉,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江南的水又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据说古代铸剑,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几经反复,才铸成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而持戟呐喊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铮铮侠骨。明末的秦淮八艳是有力的佐证.清末的秋瑾则是最优秀的代表。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这种美是刚与柔的融合。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1、文章标题“水性江南”的含义是什么?请用文中一句话回答。(2分)
2、请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入合适的内容,要能体现刚柔相济的江南美。(4分)
江南的水,既________又_________;江南的风物,既风姿绰约又雄伟挺拔;江南的人,既______又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二、五两段中分别提到“剑”,各有什么用意?(2分)
4、你还了解哪些流传在江南大地上的美丽传说?请举出一例。你
记得文中江南志士哪些壮怀激烈的诗句?请写出一句。(4分)
美丽传说:
诗句:
5、仿照文中画线句,联系生活实际,在下面的横线上拟一句歌词。(2分)
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
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10分)
生命的一抹 郭枫
①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②什么叫做美呢 那时还说不出来。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秋天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彩色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③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可怪的是:我竟没觉得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
④摄许多美丽的影像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岸边,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这岂非神仙境界 于是,便发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过年轻呢?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 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
⑤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三十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行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美;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去捕捉。有人说:“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这句话的真实性使我怀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拙稚呢?
⑥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土地,我也能欣赏老半天。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缕明丽的阳光,一刻恬然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香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巨人心灵的跃动。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静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⑦可是,美是什么 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如果说美是真理,美是永恒。但是,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1、结合具体语环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香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
醇厚:
2、本文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通读全文,谈谈文章题目“生命的一抹”的含义。(2分)
3、第②段中划线句子描写生动传神,请你结合语境作简要的赏析。(2分)
4、阅读第④段文字,你认为“年轻的梦”、“美丽的幻想”指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2分)
5、“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生活是怎样启示、充实、美化你的。(2分)
三、作文(60分):
以“我从来没有这样 ”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提示:在生活的海洋中,有些事使你感到快乐、激动;有些事使你感到苦恼、懊悔;有些事使你感到反感、惊讶……请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出来。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八年级语文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40分)
1)B 2)镳 是 倒 沧 3)C
4) A点拨:《日历》这篇文章主要不是写故事,也没有写风景,而是从人们常见的日历引出“人生”这一个平平常常的话题。
5、B 点拨:于坚是当代诗人。
6、草船借箭(或“舌战群儒”、“木牛流马”、“三气周瑜”等);水浒(水浒传) 智多星 知识就是力量
7、①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正在市中心医院等待手术,需2000元钱。②我班同学病了,我在照顾他
8略 9、C点拨:“纤纤”在句中的意思是“细长”。
10、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蜜蜂在花丛间忙碌,那是教我们勤劳!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1、坻 屿 嵁 岩
2、C 点拨:C中的“居”此处是“停留”的意思。
3、①整块的石头作为潭底。 ②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4、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5、略
(二)1、⑴sàn ⑵chà⑶kōng ⑷liǎo
2、喜欢 “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遥远与空洞。
3、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把抽象时间概念写得生动形象,反问的语气加强了肯定的意思。
(三)1、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
2、江南的水既柔弱秀美又坚韧顽强,江南的人既柔肠百转又侠骨铮铮。
3、第二段提到“剑”,为了点出江南具有凌厉强悍的气质;第五段提到“剑”,为了表明江南的水涵养了江南人的英豪之气。
4、示例: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示例:十月你看江南的山,轻霜来把山林染。点拨:注意从内容、句式、文采等方面思考作答。
(四)1、醇厚:纯正浓厚。点拨:大意正确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2、作者把生命比作蓝天中淡淡的一抹云,表现了对平淡纯真美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生命内涵的独特感悟。点拨:能答出“把生命比作一抹云”,答出作者对人生的追求或感悟等内容,大意正确即可。
3、略点拨:要抓住关键词语;要扣住作者心灵被触动的感受,大意正确即可。
4、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体现了作者对恬淡、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点拨:第一问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大意正确即可。
5、略点拨:联系生活实际,写出感悟 (谈出“生活启示了我”、“生活充实了我”、“生活美化了我”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号


线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号


线





2八年级语文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40分)
1)B 2)镳 是 倒 沧 3)C
4) A点拨:《日历》这篇文章主要不是写故事,也没有写风景,而是从人们常见的日历引出“人生”这一个平平常常的话题。
5、B 点拨:于坚是当代诗人。
6、草船借箭(或“舌战群儒”、“木牛流马”、“三气周瑜”等);水浒(水浒传) 智多星 知识就是力量
7、①张伟得了急性阑尾炎,正在市中心医院等待手术,需2000元钱。②我班同学病了,我在照顾他
8略 9、C点拨:“纤纤”在句中的意思是“细长”。
10、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蜜蜂在花丛间忙碌,那是教我们勤劳!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1、坻 屿 嵁 岩
2、C 点拨:C中的“居”此处是“停留”的意思。
3、①整块的石头作为潭底。 ②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4、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5、略
(二)1、⑴sàn ⑵chà⑶kōng ⑷liǎo
2、喜欢 “明天”的未知,喜欢它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儿。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遥远与空洞。
3、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把抽象时间概念写得生动形象,反问的语气加强了肯定的意思。
(三)1、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
2、江南的水既柔弱秀美又坚韧顽强,江南的人既柔肠百转又侠骨铮铮。
3、第二段提到“剑”,为了点出江南具有凌厉强悍的气质;第五段提到“剑”,为了表明江南的水涵养了江南人的英豪之气。
4、示例: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示例:十月你看江南的山,轻霜来把山林染。点拨:注意从内容、句式、文采等方面思考作答。
(四)1、醇厚:纯正浓厚。点拨:大意正确即可,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2、作者把生命比作蓝天中淡淡的一抹云,表现了对平淡纯真美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生命内涵的独特感悟。点拨:能答出“把生命比作一抹云”,答出作者对人生的追求或感悟等内容,大意正确即可。
3、略点拨:要抓住关键词语;要扣住作者心灵被触动的感受,大意正确即可。
4、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数亩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体现了作者对恬淡、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点拨:第一问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大意正确即可。
5、略点拨:联系生活实际,写出感悟 (谈出“生活启示了我”、“生活充实了我”、“生活美化了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