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7《扁鹊治病》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7《扁鹊治病》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05 22:4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过程,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想法,体会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的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扁鹊和蔡桓公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1、我们都知道,寓言,是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告诉我们某种道理的文体。我知道同学们读过不少课外书籍,特别是寓言故事,那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明白了些什么道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齐读课题)看看我们从中能明白什么道理。
2、学生展示扁鹊资料 扁鹊是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人物了,课前大家都查找了有关他的资料,谁来分享?(指名学生,分享资料)
3、听了介绍,说说你对扁鹊的印象?
生1:扁鹊的医术真高明!
生2:扁鹊治病的方式很多。
是啊,扁鹊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名医!但是,天下间竟然有这位名医治不了的病,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
活动2【活动】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老师有个小建议:读出声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以下两个问题。(学生读要求)
1、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去写这个故事的?
2、怎么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活动3【活动】三、扁鹊妙手仁心
从刚才的主要内容中,我们知道了扁鹊并没有成功地把蔡桓公医治好,蔡桓公最后竟然病死了!如此看来,我觉得扁鹊是徒有虚名啊!(不是) 是吗?那好,今天我们都来当一回扁鹊,给蔡桓公看看病,证明你们是名医。
1、扁鹊的高明医术
(1)出示诊断书
(2)同学们,扁鹊几次给蔡桓公看病?(四次)第一次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第一次怎么填?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关键词句。师生合作填写第一次诊断情况。
(3)好,小扁鹊们,接下来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请小组合作,把余下的三次看病的诊断书填写完整吧! 引导学生总结第一次填写的方法。(方法:先读,再找,最后填写)
(4)交流结果
现在你知道了扁鹊是名医的原因了吧?谁能来说一说?
生1:对蔡桓公的病分析得十分清楚,对症下药,不愧为名医。
生2:扁鹊通过四次简单的看、望便能知道蔡桓公的病处、病的进展,他不愧是名医。
生3:扁鹊能够关心自己的病人,多次劝说,所以他是名医。
2、扁鹊的高尚医德
(1)扁鹊为什么三次劝蔡桓公治病呢?
他希望蔡桓公能早日痊愈,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劝告蔡桓公。(课件集中显示扁鹊的三次劝告) 蔡桓公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加剧,扁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来拜见,因为他知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那怎么读才能够读出扁鹊当时的心情呢? (焦急,紧迫)
(2)请你们扮演一回扁鹊,带着越来越担心,越来越急迫的心情,读读这3次劝告。(学生自由练读)
(3)请学生范读。
3、像扁鹊这样既医术高明,又有慈悲之心的医生,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板书“妙手仁心”,齐读两遍)
活动4【活动】四、蔡桓公讳疾忌医 评论
妙手仁心的扁鹊三次去劝告蔡桓公,结果蔡桓公是怎么反应的呢?
1、请你们把蔡桓公几次的反应用波浪线划出来。 (课件集中显示蔡桓公三次的反应)
2、体会蔡桓公形象
(1)从这几次反应中,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蔡桓公? (自以为是,听不进意见。)
(2)你觉得蔡桓公这个时候的心情怎么样? (暴躁,不耐烦,觉得扁鹊在烦他。)
(3)请你带着不耐烦的感情读一读蔡桓公的几次反应。
3、像他这样不相信自己生病了,不愿意治病的情况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那就是“讳疾忌医”。(板书“讳疾忌医”,齐读两遍)
4、扁鹊一次又一次诚心劝告,蔡桓公却一次又一次充耳不闻,(出示两者表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们的表现,读出扁鹊的焦急,蔡桓公的生气。
5、扁鹊不愧是名医,蔡桓公的病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活动5【练习】五、读写迁移,练笔悟意 评论
同学们,此时此刻,蔡桓公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假如你是他,或者你就在他身旁,你肯定会有许多话想说,把你想说的写下来吧!
生1:蔡桓公,谁叫你不听扁鹊的话呢?活该吧!
生2:我真后悔啊,没有听扁鹊的话,才落得如此地步!
活动6【活动】六、联系实际,深化主题 评论
1、写得真好,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生1: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有病就应该及早治疗,不能不听医生的话。
生2:从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我们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2、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蔡桓公这样讳疾忌医的人或事?大家一起说一说。
活动7【讲授】七、总结课文,点明寓意 评论
其实身体上的小病小痛就像生活中的小错误,小缺点,如果我们讳疾忌医,不去治疗,不去改正,就会像蔡桓公一样不治身亡(板书“终身亡”),而扁鹊的妙手仁心则流传千古(板书“留美誉”)。
我们都知道,其实蔡桓公一开始的病很轻微(板书:微),因为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恶化(板书:渐),如果他能及早地预防(板书:防),就能杜绝小病渐渐恶化(板书:杜)。这就是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齐读两遍)防微杜渐。
最后,让我们再读这幅对联,牢记教训!上联是:扁鹊妙手仁心留美誉,下联是:桓公讳疾忌医终身亡。横批:防微杜渐。
活动8【作业】八、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评论
1、把这个故事复述给你的家人或者朋友听。(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2、《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原名叫《扁鹊见蔡桓公》,选自我国古代的一部名著《韩非子》,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寓言故事,推荐大家课后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