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21 伟大的悲剧
一、读一读:
吞噬 凛冽 羸弱 告罄 癫狂 钦佩
鲁莽 步履 毡鞋 毋 拯救 辜负
忧心忡忡 怏怏不乐 毛骨悚然 姗姗来迟
海市蜃楼
shì
léi
qìnɡ
wú
diān
chōng
yànɡ
sǒnɡ
lǚ
lǐn liè
qīn
zhān
zhěng
shān
shèn
gū
mǎng
二、记一记
姗姗来迟:
怏怏不乐:
耀武扬威:
语无伦次:
精疲力竭:
毛骨悚然:
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
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指说话没有顺序逻辑,话讲得很乱。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形容十分恐惧。
海市蜃楼:
比喻虚幻的事物。
忧心忡忡:
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在担心着什么。
1.快速默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注意点明时间、人物、地点和事件。
2.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结构。
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时不幸遇难
1.快速默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注意点明时间、人物、地点和事件。
第一部分(1—3节)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发现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了。
第二部分(4—13节)悲壮的返程,五名队员接连牺牲。
第一层(4—7节)埃文斯突然精神失常,在一天夜里死去。
第二层(8—10节)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向死亡走去。
第三层(11—13节)三个人骄傲地等待死亡的到来。
第三部分(14—16节)英雄的事迹传遍世界,为后人悼念、景仰。
2.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结构。
1.斯科特探险队返程之行面临哪些困难?
(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用4个字概括)
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食物缺少、燃料太少……
一、研读文本
2.文中的“悲” ,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用4个字概括)
做证之悲:为阿蒙森的成功作证。
失败之悲:斯科特比阿蒙森迟1个多月到达南极点。
处境之悲:回程遇到各种艰难险阻。
死亡之悲:归途中5个队员全部牺牲。
世人之悲:后人悼念。
4.斯科特一行的“伟大”体现在哪里?
(找出斯科特五人在面对失败、死亡时伟大的地方)
(1)诚实守信,有绅士风度。
(2)有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3)有强烈的团队精神。
(4)坚毅,勇敢,坦然面对死亡。
(5)对国家、对人民、对亲人爱的真情流露。
请同学们想一想,
为什么茨威格要给失败者立传呢?
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他深受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的熏陶。关于对传主的选择,他曾明确说:“从来不愿意去为那些所谓‘英雄人物’歌功颂德,而始终只着眼于失败者们的悲剧……在我的传记文学中,我不写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物,而只写那些保持着崇高精神的人物。”
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1、“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在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事实上作者本人并不这么认为,理由是,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二、品析语言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式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为什么斯科特要接受为他人业绩做证的任务?)
英国人普遍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因此,在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这也凸显其人格的高尚。
3、“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奥茨直面死神,不拖累探险同伴的精神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
三、探究主旨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伟大的悲剧
死亡之悲
失败之悲
作证之悲
处境之悲
世人之悲
诚实守信
为事业献身
强烈的团队精神
坚毅,勇敢
坦然面对死亡
爱国、爱人民、爱亲人
能够体现本文主旨的段落是那一段?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