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陆地与海洋
一、复习目标
1.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
2.学习海陆变迁和板块构造学说。
3.了解海洋的资源及保护海洋的措施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复习重难点
(1)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
(2)掌握海陆变迁及海洋的保护。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七大洲
2.洲界线
3.四大洋
4.海陆变迁的影响因素
5.地壳运动的分类
6.大陆漂移假说
7.板块运动学说
8.海洋资源的种类
9.海洋污染
10.海洋污染的防治
(二)题型、方法纳
选取经典选择题以及问答题形式,给学生讲解,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三)典例精讲
例1.地势特征符合“中部高,四周低”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解析 亚洲地面起伏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根据题意,故选:B 。
例2.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B.全球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
C.大量的水土流失和填海造陆
D.地壳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解析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例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故选:D。
例3.当赤潮发生后,下列生产活动受其危害最大的是( )
A.城市自来水厂取水
B.轮船海洋航行
C.近海水产养殖
D.大陆架石油开采
解析 赤潮对于海洋渔业,尤其是近海养殖业,是一种毁灭性的灾害;对人体健康和旅游业的发展,也产生不良影响。目前,世界上已有包括我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赤潮的危害。故选:C。
(四)归纳小结
1.七大洲
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亚洲的地形复杂,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欧洲以平原为主,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非洲以高原为主,有“热带大陆”之称。大洋洲分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北美洲:中间平原为主,两侧多山地、高原;南美洲:西部山地,东部平原、高原相间排列;南极洲:冰雪大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2.洲界线: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与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与北美洲的分界:丹麦海峡。
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3.四大洋:
全世界共有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积最阔、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带;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间,是四大洋面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
4.海陆变迁的影响因素
垂直运动,又称为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5.地壳运动的分类
地壳运动按运动的速度可分为两类:①长期缓慢的构造运动;②较快速的运动
6.大陆漂移假说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
7.板块运动学说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有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8.海洋资源的种类
①生物资源 ②海水资源
③石油资源 ④矿产资源
9.海洋污染
海洋的污染主要是发生在靠近大陆的海湾,目前,海洋污染突出表现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几个方面。
10.防治海洋污染的措施
①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立足于对污染源的治理;
②对海洋环境深入开展科学研究;
③健全环境保护法制,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
④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组织;
⑤宣传教育;
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⑦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实施定期休渔制度;
⑧加强立法管理,防止海洋污染;
⑨提高科学技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⑩加大宣传,全民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1.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全世界共有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地壳运动按运动的速度可分为两类:①长期缓慢的构造运动;②较快速的运动。板块构造学说分为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运动学说。
3.海洋污染突出表现为石油污染、赤潮、有毒物质累积、塑料污染和核污染等几个方面。
六、作业布置
完成单元检测
七、教学反思
借助多媒体形式,使同学们能直观感受本章重点内容,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与掌握。采用启发、诱思、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进行多种题型的训练,使同学们能灵活运用本章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