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地理七上教案:2.1地图的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地理七上教案:2.1地图的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6-10 11:1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地图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图发展史,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地图(卫星图象)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用地图的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探究有关的地理问题。
(2)通过实践、讨论、汇报、提问等方法表达自己学习的看法和成果,并与同学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
加深对地图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为建设祖国作贡献的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
1.会用地图辨别方向。
2.会利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3.学会选用地图及查找地理信息。
4.比较地图比例尺的大小。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假设你准备自己开车去广州旅游,但你从来没去过广州,不认识路,也不太了解广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那你会想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呢?(生答:看地图)所以我们先要学会读地图和用地图。
【讲授新课】
1.从羊皮地图到电子地图
【学生自学】阅读课本。
师生归纳:地图发展历史。
古代:陶片上的地图—丝织地图—羊皮地图—纸制地图。
现代:电子地图、卫星图象。

(陶瓷地图,《郑和航海图》 纸质)
【过渡】在现代的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可不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呢。当然传统的纸质地图也可以帮助我们,但作为新时代的人,我们就要学会使用新的东西。把地图搬到计算机上,它能给我们更多的地理信息,更方便的操作,更智能化的服务。今天我们来学用电子地图。
(电子地图)
(1)什么是电子地图
在电脑上展示中国电子地图,以北京市网络地图为例,向学生介绍网络地图的基本界面,介绍地图显示、操作工具、操作功能、操作结果、即时帮助和鹰眼显示等区域。
【小结】什么是电子地图呢?电子地图是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呈现出一套完整的地理信息。电子地图除地图和地理信息以外,一般还包含有关的照片、图表等信息。
(2)电子地图有什么特点呢?
向学生介绍查询方法。自己先做一下示范,查询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并查询从北京大学到中国人民大学的公交车换乘路线。让学生亲自操作查询北京西站和故宫东门。并查询从北京西站到故宫东门的公交车换乘路线,可以个别指导一些有困难的学生。最后亲自操作一遍,让学生看一下。
【小结】电子地图有什么特点呢?电子地图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展示方式灵活多样,而且可以附加多种只智能化服务功能。电子地图还可以与互联网和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不仅可以及时更新内容,而且还极大地拓展了应用领域。
2.卫星图像与GPS定位导航
(1)什么是卫星图象呢?卫星图象是对地观测卫星推测到的地球表面信息所形成的影像。
(2)呈现卫星图象,判别它的作用。
【小结】卫星图象可应用于天气预报、洪水及火灾的监测等方面。
【提问】“GPS”是什么意思,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它可以准确地进行定位。前身是1970年美国国防部为了军事需要耗资200多亿美元经过20余年的研究而成。18颗卫星互成30°的6条轨道上观测地球,可以精确到地面10到100米的距离。其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特点使它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
【活动】用电子地图查询从广州火车站到天河城的公交路线,与同学交流你的查询方法和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掌握电子地图的使用方法,因此需要老师讲解的并不多,关键是演示操作的步骤,最后让学生自己来操作,所以建议有条件的学校这节课选择在网络教室里上,不然几乎没有效果。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会从内心领会电子地图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