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漫画》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和了解漫画的基本常识,包括艺术特点、种类、构思方法和表现形式。
2.初步掌握漫画常用的创作手法,进行漫画创作。
3.认识漫画艺术的独特性,体会漫画幽默感背后的教育意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漫画创作的方法。
2.知道漫画如何进行取材及形象设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漫画书
教学过程:
导入
1.这幅漫画,你读懂了吗?
2.漫画:可以用于讽刺或愉悦,但必须具有幽默感的图画。
漫画直接或隐晦、含蓄地表达作者对世事的理解及态度。
新授
1.动画版的《名侦探柯南》是有漫画版的。
2.漫画与绘本、小说、动画、绘画的不同。
媒体形式
图画内容
是否有声音
画面是否连续
漫画
绘画
用文字或状声词表达声音
时间依每格流动
绘本
绘画+文字
用文字、状声词甚至文章表达声音
静态的,插画的形式
小说 ?
文字(有的会有插画)?
用文字、文章表达声音,不采用状声图形?
否(静态插画)
动画
映像直接提示
有声音与配乐
动态,实时
绘画
绘画
无
静态
3.漫画的来历
(1)1925年上海《文学周报》连载了丰子恺的画,该刊主编郑振铎把丰子恺这种独特风格的画定名为“漫画”,从此“漫画”一词开始在中国流行。不过,日本的漫画家片寄贡写了一本《日本近代漫画史》,提出漫画二字是从《漫画随笔》这本书上来的,书中说有一种鸟叫漫画鸟,终日求索不停,“漫画”二字由此而来。但这个有关漫画鸟的寓言又出自我国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可见日本的《漫画随笔》引用了宋代洪迈的这篇寓言,后来又借用了漫画鸟这一名字命名了漫画。
(2)欧洲在十六世纪开始使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因夸张的画作,滑稽的表现,而开始了西洋的漫画。
(3)16世纪漫画自西方传入日本,并发展出独特的绘画风格——浮世绘。
此后,漫画逐渐在日本形成了拥有大量读者群的庞大产业,其影响也延伸到其他国家,其中宫崎骏入选美国漫画殿堂。日式漫画并不局限于日本漫画,在华人地区、韩国、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区也有许多这种风格的作品。
(4)在1938年,DC的编辑在发掘strip漫画的时候,注意到了来稿中的“超人”。他找到当时的老板M. C. Gaines(后来Gaines另外创立了EC漫画),后者也很喜欢,希望能够出版——这时他们发现,超人的作者已经是自己的员工了。美国的漫画英雄总共有7000多个,美国漫画中的超级英雄主要来自于两个巨头的漫画公司,一个是DC漫画,一个是Marvel。
4.漫画的绘制过程
(1)用铅笔在普通纸张上设计线稿;当线稿绘制完成,需要把线稿透写到原稿纸上以便进一步加工描边上色。
(2)用漫画专用笔各种笔尖配合黑色墨水分别对不同的线条进行加工。
(3)用漫画专用笔各种笔尖配合彩色墨水分别对画面上不同的元素上色。
(4)最后用修白墨水加以修饰和绘制高光等画面效果。
(5)绘制完毕后可将原稿纸用于印刷、出版、扫描等技术处理,最后的画面效果会变得非常专业和具有欣赏价值。
5.漫画的形象设计
漫画可以把古今中外的人物同时邀集到一起,让他们在一个画面上演出奇异怪诞而又意蕴深邃的喜剧。它不受时空观念的限制,人与物之间也可以对话,不同质、不同类的事物可以嫁接、杂交,可以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可以人神交游,幻想与现实同存,从而使画面产生幽默、诙谐、怪诞、风趣的艺术效果。
6.漫画的分类:
按照题材分类(1)讽刺画
(2)幽默画
(3)肖像漫画
按照表现形式分类:(1)单幅漫画——只由一幅绘画作品组成。
(2)四格漫画——只由四格绘画作品组成。
(3)短篇漫画——篇幅较短的漫画作品。在杂志上登载的话,一般当期就会结束。
(4)短期集中连载——篇幅较长的漫画作品,无法一次刊行完毕,需要连载几期,但一般没办法到达能出单行本的页数。
(5)长篇连载——篇幅更长的漫画作品,无法一次刊行完毕,需要连载数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7.漫画形象的设计方法
(1)造型夸张。
(2)情节夸张——比喻法——对比法(独幅漫画)——误会法(四格漫画)
四格漫画着重点子创意,画面不需很复杂,角色也不要太多,对白精简,让人容易轻松阅读。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排列方式主要有三种。
三、课堂练习
1.班里最近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2.有些行为是不文明的,你能用漫画来讽刺这种行为吗?
3.小组合作,将刚才联想到的漫画情节按照4格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作业展评
1.介绍本组漫画的构思。
2.形象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3.思考漫画所要表现的深层内涵。
五、课堂小结
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 ——英 莎士比亚
鼓励学生多多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了解这些事情背后的教育意义,可以向漫画社投稿,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