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件(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06 22:0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社会生活的变迁
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





消费
穿越时空逛商场——衣
改革开放前后服饰变化
50丨60年代区
70年代区
80丨90年代区
21世纪个性区
21世纪,个性才是王道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中国人对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服装的主要作用已经不是御寒,而是一种个性魅力的体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21世纪,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
舌尖上的时代变迁
社会生活——食
20世纪50-70年代——“饿”
20世纪80年代——从温饱到小康
20世纪90年代——饕餮时代
21世纪——吃出健康
“饿”的年代
“低指标,瓜菜代,吃得饱,饿得快,肿了大腿,肿脑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人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饿”。那个时候买东西,光有钱还不行,需要票,什么布票、粮票、油票、煤球票……
推开不同的门,每张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个房间的家居摆设是相似的;人们的穿戴是相似的。他们的理想很简单:吃得像个人样!
早餐:玉米面 、红薯面稀饭
午餐:玉米面、红薯面面条汤
晚餐:玉米面 、红薯面稀饭和窝窝头
解决温饱奔小康
这个时代,从温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餐座上“逐渐”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盛。80年代后期,粗粮食品逐渐从老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同时,外国的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也进入中国市场。人们依稀可以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已经到来。
饕餮盛宴
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吃风长大长大,一年在餐桌上甚至能吃掉上千亿元。鲍鱼、海参、翅肚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中国菜已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披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纷纷进入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店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开始大规模的减肥。
绿色饮食
当今人们开始呼应健康的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重视。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该年的,鸡鸭要吃一秒种之前的,鱼肉要吃活蹦乱跳的。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的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保持身上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概念在二十一世纪初期,清醒而及时的迈上了一个台阶。
小结
“80年代我们喝的是味道;九十年代我们喝的是品质;今天我们还要喝健康。”这是某一酒水品牌的广告词,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需求,当然需求的变化跟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
现在我们有很多年轻人自称“吃货”,不过当我们咀嚼美食滋味的同时,也应该摸摸肩膀,想想自己的责任。
以一家窥一国
——改革开放社会变迁之“住”
父辈的童年印记
略显老旧的房屋,留下了我们爸爸妈妈太多的童年记忆!
筒子楼的公共区
这里是爷爷奶奶童年记忆的开始……
改革开放后,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日益提高,我们拥有更多的只有、更多的隐私。对住房功能的要求也变得明确!
独立厨房
独立卫生间
“拆迁”成了热门词汇,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城市和农村区域规划的部署,很多家庭借着拆迁的浪潮,改善了自己的居住环境。
绿色
住房
改 革 开 放
11-00-0000-0000000…
改革开放前后变化——行
交通工具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家庭中交通工具的变化
刚建国时期:交通不便,大城市
(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
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
普遍的代步工具。在一般的中小
城市,有少量的自行车和人力
车。而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
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
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
20世纪70年代,街上的汽车很少,自行车还是家庭主要交通工具。当时自行车与缝纫机、手表并称为“三大件”,地位无异于现在的私家车。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的感觉。自行车的大量普及,让中国成为了真正的“自行车王国”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摩托车开始逐步成为了人们的新宠。那时,摩托车是家庭富裕的象征,骑着一台摩托车游走于大街小巷无疑会引来不少羡慕的眼光。从摩托车开始,中国人的出行方式被大大改变了。1980年后,摩托车开始逐步进入家庭,这是私家车走进百姓生活的序曲。
如今,自行车、摩托等交通工具正被新的变化所取代,而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出门“打的”已成家常便饭,轿车随处可见,交通工具变得越来越好了。
道路的前景
“行”的未来
探索太空是中国人长期的梦想 有助于未来中国参与国际竞争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探索太空成了可能 探索太空需要大量的钱 中国负担不起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努力解决其它社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一定会将改革进行到底,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在“行”这一方面发挥出惊人的成绩。我相信再多努力努力,飞向月球,飞向宇宙就不再会是一个梦想,而是事实!
改革开放四十年
之通讯工具的变化
BB机也叫寻呼机,是十多年前曾在海南盛行的一种无线通讯设备,它的体积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有事呼我,这是BB机流行时代最有身份感的一句口头语。能够持有BB机的人几乎是寥若晨星,要是在公共场合之下,突然从谁身上响起“Bi Bi Bi”的呼叫声,必将会吸引众多羡慕的眼光。
“大哥大”!砖头似的模拟制式无线通讯接入机。一部几万元,非一般人所能拥有,真正的老板才有财力负担得起,话费每分钟一元以上,还要交月租费。但走在大街上,回头率不少噢!
1973年4月3日,世界上第一部手机在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摩拉托拉实验室里诞生。这部手机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哥大”已不再流行了,黑白屏手机推出来后,因携带方便、价格实惠,迅速被众多人接受,正式进入老百姓生活,进入了商人的生意洽谈中。
GSM使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中国第一个GSM电话的诺基亚2110
第一款全中文手机——摩托罗拉CD928+
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的GSM手机——爱立信GH337
九十年代末,手机的地位,更是从身份的象征逐渐成为一种多媒体通讯工具,充斥着平民百姓的工作与生活,几乎是人手一个。就在手机风暴还没有减弱之时,网络聊天、视频工具就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席卷而来,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与快捷。
总结:短短四十年,通讯工具的变化映射出时代的变迁,更体现出了改革开放40年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聊一聊怎么花钱
社会生活变迁——消费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家庭在调查期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
奉行节俭
量入而出
信贷消费
超前消费
总结提升
社会主义建设探寻出正确道路,是我们国富民强的重要保障。
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五大(1997年)
互动探究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极大解放了生产力,经济水平快速提高,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
党和政府以人为本,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政策,制定了正确的发展纲要,特别是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全国各族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建设祖国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
总结提升
改革开放的脚步没有中断,当代中学生应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些什么?
①树立崇高理想,立报效祖国之志;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掌握专业技能和本领;
③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恪守道德,遵纪守法;
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⑤勇于面对挫折、困难和逆境,意志坚强,开拓进取;
⑥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⑦增强社会责任感,承担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