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一、积累与运用Ⅰ(25%)
(一)读拼音,写词语。(4分)
méi gui chuǎi cè tān lán kuì jiù ( ) ( ) ( ) ( )
lǎo tóur dàng yàng zī rùn kāngkǎijī ’áng
( ) ( ) ( )( )
(二)给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打“√”,并画出错误的,改正在括号里。(4分)
1、不(bù)三不(bù) 四 涕(tì)泪 掀(xiān)起 ( )
2、便宜(pián yi) 荆(jīng)条 包庇(pì)( )
3、蜷(quán)缩 徘徊(huái ) 相间(jiàn)( )
4、阻挠(ráo ) 履(lǚ)行 炊(chuī)烟 ( )
(三)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纹丝不动 锲而不舍 颁布 B、乘风迫浪 朝廷 稀奇
C、开天霹地 无懈可击 告示 D、千锤百炼 心往神弛
(四)根据音节,填字组词。(3分)
cuì( )弱 ( )绿 憔( ) 纯( ) 鞠躬尽( ) 出类拔( )
(五)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4分)
辞:A告别;B不接受,请求离去;C解雇;D躲避,推托。
1、 他上个月就被老板辞退了。( )
2、 昨天,她向经理递交了辞职申请。( )
3、 面对朋友的盛情邀请,我不好意思推辞。( )
4、 故人西辞黄鹤楼。( )
道:A方法,办法;B道路;C方向,道理;D说;E表示数量;F道教
1、老师经常告诫我们,过马路时要走人行道。( )
2、我意识到我的力气是微不足道的,根本不可能把小艇抬起。( )
3、今天,老师只给我们布置了三道题,大家一会儿就做完了。( )
4、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 )
(六)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8分)
( )首挺胸 心乱如( ) 口若( )河 前俯后( )
对答如( ) 忐( )不安( )云壮志( )寝忘食
形容勤奋志向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示心情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示动作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表示说话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积累与运用Ⅱ(26%)
(一)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勇敢的火炬手——金晶,我们为你骄傲。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缩成一团。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年奥运会,令世界瞩目,我们必须看。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地方很小。
改为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起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二)、选择关联词填空。(3分)
......因此...... 只要......就......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如果......就...... 即使......也......
爸爸( )技术高明,( )积极肯干。再难的活儿,( )一到爸爸手里,( )能化难为易。( )是别人不愿干的活儿,他( )从不推辞。
(三)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分)
1、春天的自贡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
2、他穿上雨衣和自行车向学校飞驶而去。
3、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四)、请将下面的作家、作品、人物按正确答案连线。(3分)
施耐庵 《三国演义》 美猴王
罗贯中 《 西 游 记》 武 松
吴承恩 《水浒传》 诸葛亮
(五)、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5分)
① ,死亦为鬼雄。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 。
③看到同学不努力,虚度光阴,我会用古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他。
④中国植物中的四君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①《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是英国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写的。 ( )
②《将相和》中“将”指的是蔺相如。( )
③《送元二使安西》中“元二”是作者王维的朋友。 ( )
④列夫?托尔斯泰是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复活》、《战争与和平》是经典的世界名著。 ( )
(六)口语交际。(2分)
情景:今天上午六(6)班上体育课时,李小东突然晕过去,老师和同学们把小东送进宁化医院,经检查有点严重,请你用最妥当最巧妙的方式给小东的爸爸或妈妈打一个电话。?(要求:写出人物对话。注意说话要得体,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 读(20%)
(一)(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8分)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你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你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你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这段话选自课文: (1分)
2、给短文加一个题目: (1分)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再做题。(4分)
⑴“四周黑洞洞的”的意思是
⑵“碰壁”指
⑶这段话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
4、 “恍然大悟”,“我”真的明白了吗?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呢?(2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有个孩子,在他出世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
当他大一点时,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不能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个儿在街头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不小心撞在一位老人身上。
老人并不生气 却关心地问 孩子 你为啥哭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
“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
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 )的眼睛,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 )的耳朵,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 )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 )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
老人又说:“孩子,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1分)
2、写出加点字的近义词。(2分)
(1)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
(2)“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 )
3、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格内。(3分)
改造 灵敏 观察 明亮 倾听 走遍
4、给文中第四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2分)
5、为什么听完老人第二次说话,孩子“陷入了沉思”?(1分)
6、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席话后是怎么想的?展开丰富想象,为短文加上结尾。(2分)
四、习 作 (30%)
就要离开母校了,在你的小学生活中,一定接触、认识、了解了不少的人,经历了不少的事,其中一定有许多人或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难忘。请你选定一个方面的题材,写一篇让你难忘的人或事的习作,题目自拟。字数在400字以上。
要求:
1、 题目自拟。
内容具体,重点突出,语句通顺,书写整洁,写出真情实感。
字数在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