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学习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我从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度,会求出第三个角度。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和点拨,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撕一撕,画一画,选择不同的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比较熟悉平角等有关知识;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能力,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引导学生从“猜测――验证”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这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1、故事引入(3分钟)
师:现在有两个三角形朋友为了一件事正在争论,我们来帮帮它们。(课件演示)
师:都看清楚它们在争论什么了吗?
师:同学们,请你们给评评理:是这样吗? 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认为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有的同学认为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还有部分同学认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都是一样的。那么到底谁说得对呢?
师:你有什么办法来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2、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20分钟)
(1)量一量(5-8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底呢?(用量角器去量)
师:可是那么多三角形,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三角形
都去量一遍,那样也很累。同学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
题吗?(分组分类测量)
师:下面我们来分下组。每组量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现在请大家量出你们小组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再把他们加起
来填到小组活动记录表中。为了更好地测量,请同学们把你所选择的
三角形标上角∠1、∠2、∠3。组长负责记录
三角形的形状
∠1
∠2
∠3
三个内角的和
汇报结果。并板书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我刚才发现一个小组的同学,他们的结果不是180度,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师:那老师就有疑问了,刚才很多同学都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在
180度左右。既然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
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
同学们能不能不用量角器也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
呢?
小组先讨论下,看能想出什么办法?(引导学生回忆平角,从而想到拼一拼的方法)
(可以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看是不是一个平角。)
(2) 拼一拼(5-8分钟)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刚才选的那个三角形,撕一撕,把三个角撕下来,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教师巡视)
师:下面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来演示给同学们看。
师:你们怎么知道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呢?怎么办呢?(直尺)
师:现在终于得到了统一的结果了,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了,下面我在电脑上再给同学们演示一遍。
师:看来同学们还真的很厉害呢!我也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方法。
(3)折一折(3分钟)
师:想不想试一试。赶紧拿出另一个三角形来折一折
(4)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测量法、撕拼法、折拼法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
都是180度.
师: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大声地说: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3、巩固练习
4、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说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量
180° 180° 180° 剪、撕 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