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拜师》能力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
gōu huǒ kā fēi jiǎn lòu yāo he
( ) ( ) ( ) (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只填序号)
直:①一直,径直,直接;②直爽;③挺直,使笔直;④公正的,正义的。
理直气壮( ) 直截了当( ) 直起腰来( ) 直达(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莫泊桑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 这些作品都很平常,没有什么特色。(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2.莫泊桑专心、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修改病句)
四、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分别表现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
《理想的风筝》能力检测
一、选字组词。
(娃 蛙 洼) 青( ) ( )地 女( )
(淌 倘 躺) ( )若 流( ) ( )下
二、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1.蓝天上的风筝引得无数人( )天穹。
2.爸爸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 )一下当天的报纸,看看有什么新闻。
3.这个孩子做事一点都不专心,老是( )。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漾”字的表达效果是: 。
2.《理想的风筝》一文通过回忆刘老师_______和 的情景,歌颂了刘老师________和 ,表达了作者 。
阅读蹦极
“健忘”的教授(节选)
教授名叫伊里奇,是一所大学文学理论方面的权威。他在绘画、音乐方面也有着惊人的才能,同时,他对一些事情又特别健忘。
许多年以前我在该大学读书时,有教授的一门课。由于入学手续办晚了,开课一个多月后我才第一次去听他的课。伊里奇教授踩着早八点的铃声准时走进教室。突然,他看见了坐在第一排的我:“噢,新来了一个外国学生!你好,欢迎你来听我的课。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国家的?”我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教授报了姓名、国籍。
“啊,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创造智慧和文明的国家,我很崇拜她。”
“谢谢您,教授。”
“下面开始讲课。”教授两手插进裤兜儿,坐在讲台的角上,开始讲了起来。没有课本,没有教案,他就像一台电脑,所有内容都很有条理地从他口中准确地“输出”。更令我吃惊的是,讲课时所涉及的引语,他竟能说出它们出自某书、某版本以及出版年月,甚至页数。第一节课我就被这位教授征服了。
一个星期后我去上第二节课。由于去晚了,第一排已没有位置,我坐在了最后一排。教授准时走进教室。他的目光落在了最后一排的我身上:“噢,又来了一个外国学生!你好,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国家的?”我不好意思当众提醒教授我们已经认识了,只好站起来再次报姓名、国籍。
“啊,中国来的,那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
第三次上课时,我刚进教室,前边的一个同学就嚷开了:“杨,你今天可别再换位置了,赶快老老实实坐在第一排,否则伊里奇教授又该认第三个外国学生了。”于是我坐在了第一排。教授进来后,看见了第一排的我,但这次没有说话,而是开门见山地讲起了课。只是快下课时,教授忽然问:“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中国学生怎么没来?”
1.教授认为中国是个 、 的国家,这说明 。
2.读了短文,你觉得教授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3.你觉得教授健忘吗?说说你的看法。
趣味练练吧
八字四“必”
古时有一考生,不会答题,只好写了四句打油诗交上。诗曰:“未曾提笔泪涟涟,苦读寒窗十几年。考官要不把我取,回家一命赴黄泉。”主考官看到这首打油诗后哑然失笑,提起笔,在每句诗后分别批了两个带“必”字的词语,既切合原诗,又恰到好处地对考生进行了批评,令人忍俊不禁,却又发人深省。
亲爱的同学,你知道这四个带“必”字的词语分别是什么吗?
(参考答案见下期)
第30期参考答案
《莫泊桑拜师》能力检测
一、篝火 咖啡 简陋 吆喝 二、④②③①三、1.虽然莫泊桑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是这些作品都很平常,没有什么特色。 2.莫泊桑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四、课文主要叙述了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能够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得到悉心指导的事情,表现了莫泊桑对所酷爱的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和福楼拜热心提携后辈,关心文学青年的名师风范。
《理想的风筝》能力检测
一、蛙 洼 娲 倘 淌 膛 二、1.仰望 2.浏览 3.左顾右盼 三、1.“漾”字指刘老师心中的快乐与甜蜜从脸上向外流溢,使我们看到一个乐观、对生活充满爱与追求、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 2.给“我们”上课 放风筝 顽强的意志 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对刘老师的敬佩和思念之情
“健忘”的教授(节选)
1.创造智慧和文明 值得尊敬 他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研究
2.从教授“在绘画、音乐方面也有着惊人的才能”我们能看出教授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从教授没有课本和教案,竟然能有条理地讲出内容,而且能准确地记住引语的出处,我们能看出教授是个治学严谨、记忆过人、知识广博的学者。从教授每次都准时走进教室上课,我们还能看出他是个特别守时的人。
3.示例:我认为教授并不健忘。短文表面是写教授健忘,其实是为了突出他治学严谨,学术专攻的忘我境界。
八字四“必”
未曾提笔泪涟涟——不必 苦读寒窗十几年——未必
考官要不把我取——势必 回家一命赴黄泉——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