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由满洲贵族组成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2.过程
(1)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绕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年间,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3)乾隆时期,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康熙雍正乾隆撤销议政王大臣×努尔哈赤(清初)满洲贵族组成,决定军国大事。草拟谕旨,处理奏章。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清朝前期中央机构的演变:一、军机处的设立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皇权达到顶峰)一、军机处的设立小游戏:“明”字飞花令命运猜想如果他们都生活在清代……你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吗?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文字狱:
从知识分子作品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构成冤狱。文化方面修史侮辱清朝,
作诗大逆不道,
是何居心??清朝前期文字狱统计表特点:规模大,次数多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材料一: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窥)景,畏避甚。
……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
——李祖陶《迈堂文略》材料二: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影响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许多人才。影响2: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材料: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 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巩固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纪晓岚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在长达19年的禁书过程中,共禁毁书籍3100多种、151000多部,销毁书板80000块以上。”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②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开展禁书、毁书活动事件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朝代回顾:历史上还有哪些加强思想文化专制的事件?禁锢思想巩固统治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概括:清朝有哪些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①官场腐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朝流传的民谣和珅恭王府和珅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概括:清朝有哪些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①官场腐败②军纪败坏养鸟的旗人 嘉庆皇帝南巡杭州,目睹了旗兵表演骑射的尴尬场面:“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概括:清朝有哪些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①官场腐败②军纪败坏 康熙、雍正两朝精心管制,存银高达7000万两;乾隆好大喜功,开销巨大;到了嘉庆十九年,存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③财政危机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概括:清朝有哪些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①官场腐败②军纪败坏③财政危机清代地契清代卖身契④贫富分化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四、闭关锁国政策①主观原因(内因):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客观原因(外因):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③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以自我供给。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政策(≠完全禁绝对外交流) 规定:
出海商人必须三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
出洋商船重量必须在500石以下,只许用双桅,船员不得超过28人,只准带铁锅一口;
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2升。四、闭关锁国政策顺治时期:
颁布“禁海令”
“迁海令”康熙时期:
开放宁波、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乾隆时期:
一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 顺治乾隆康熙四、闭关锁国政策粤闽浙江广州四口通商一口通商广州十三行(洋货行)利: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弊: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敲了半天不给开问问他们有好东西要不要?不开门,咋办?打!四、闭关锁国政策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1840年,中国人均粮食200公斤左右,美国接近1000公斤;中国年产铁不及法国1/10,不及英国1/40。四、闭关锁国政策开放则发展,闭关则落伍。要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交流,加强友好合作以史为鉴
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影响: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官场腐败,军纪败坏,财政危机,贫富分化军机处的设立目的:从思想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进步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时,设南书房文化专制(提倡尊孔读经;销毁禁书)闭关锁国政策原因:清朝认为无所不有,无需交流;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顺治时期“禁海令”,康熙时开放宁波、漳州等地,1757年开放广州一处对外口岸
影响:起到过自卫作用,但也使中国错过了向西方学习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小结
1.你认为在清朝初期,皇帝的权力受到下列哪个机构的制约( )
A.中书省 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
2.“章疏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若特颁诏旨,由南书房翰林院视草。”采取此种统治措施的是( )
A.皇太极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CB练习巩固3.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关于军机处认识正确的是( )
A.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
D.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
4.某旅行社在介绍一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明朝内阁 D.清军机处DA练习巩固5.一位军机大臣用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6.文字狱自古就有,统治阶级实行“文字狱”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
A.从思想上加强君主专制 B.为了整顿文化市场
C.为了规范诗词格律 D.为了排除异己思想
AA练习巩固7.“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皇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设立特务机构 B.制造文字狱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8. 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
A.浅议“焚书坑儒”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
D.略谈清朝的君主集权DB练习巩固9.观察漫画,分析大清国不开门导致的消极影响包括(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10.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物资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争
C.阻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D.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D练习巩固1.雍正、乾隆年间,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而蒙受牢狱之灾。下面摘录一些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诗句: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蒹葭[jiān jiā]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
想一想,为什么写了这样的诗句就要被下大狱呢?文字狱对思想和文化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清朝统治者认为,这些诗人怀念明朝、不满清朝,要反清复明,便把他们下大狱。课后活动2.清朝时,社会上流传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说一说,这一民谣是什么意思?它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社会状况?即使是为政清廉的官,也要捞上成千上万辆银子,贪官就更不用说了。
反映了清朝官场昏暗,官吏贪污现象严重。课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