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历史七下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七下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07 10:5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40回, 题名《红楼梦》。)
主要内容
艺术特色
传播

昆曲和京剧

(一)昆曲
1.兴起:
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清代的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昆曲和京剧是其中的代表。
《牡丹亭》
2.代表作:
汤显祖和《牡丹亭》
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
洪昇的《长生殿》
洪昇与《长生殿》
孔尚任的《桃花扇》
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作《桃花扇》。
孔尚任和《桃花扇》
3.特点:
既集中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并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二)京剧
歌曲《唱脸谱》
①京剧的发端遇到的契机


②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1790年)。
产生过程
徽班进京
白脸-----阴险奸诈(曹操)
黑脸-----正直铁面无私(包拯、张飞)
京剧四大行当
生 旦 净 丑
京剧形成之初即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民间地方色彩较弱。
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剧”
京剧艺术
京剧的演出与扮相
相关链接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1.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D
D
2.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的《牡丹亭》是谁的代表作(  )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汤显祖
3.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C
4.下图《同光十三绝》反映的是清代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一剧种.关于这一剧种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汤显祖是该剧种最著名的剧作家
②该剧种诞生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③它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并融合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
④后来该剧种逐渐走向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