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 (2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课件 (2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07 18: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关注新闻,分析中美的外交特点有何不同?
新闻一:2018年4月美英法三国联合攻打叙利亚,他们攻打的理由是疑似叙利亚有化学武器。
新闻二:2017年 5月习近平同志告诉世界:“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霸权
和平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
2.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新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
3.通过学习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外交成就,认识我国外交政策,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作用;认识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感受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为什么用“恢复”一词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当时代表中国的是国民党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位于纽约曼哈顿的联合国总部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71年10月25日
时间:
会议:
意义: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
淮安外国语学校历史备课组制作
*
《乔的笑》
1971年11月15日上午10时,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参加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一出现,立刻成为了全场关注的焦点。有记者问:“乔团长,你能不能讲讲现在的心情?”乔冠华仰头大笑,那自豪的、淋漓尽致的笑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片刻后,他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   他的笑容,被在场的摄影记者抓拍了下来,在普利策新闻奖中定格为永远的历史。
乔冠华
淮安外国语学校历史备课组制作
二、中美、中日建交
1、新中国成立初的美国对华政策
敌视中国:政治孤立 经济封锁 军事威胁。
2、中美关系出现缓和
20世纪70年代初
时间:
(一)中美建交
苏联人势头正猛,咄咄逼人!
原因1:70年代美国处于美苏争霸劣势,为应对来自 苏联的共同威胁。
苏联是个位于欧洲和亚洲广阔区域上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使我国的对外活动负有特殊的责任。而我们也不能回避这一责任。
(美)尼克松
(中)毛泽东
(苏)勃列日涅夫
原因2: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中美两国为自身发展需要合作。
材料一: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与中国架起新的友谊桥梁。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友好关系将会给双方带来明显的经济和文化利益。
——美国总统尼克松

材料二:(中国)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经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有先进的东西我们也要学。
——邓小平(1957年)
3、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
①试探之旅—
②旋风之旅—
③破冰之旅—
“乒乓外交”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71.7
1972.2
影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
总统先生,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邓小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那是1979年1月28日,大年初一,中美建交尚未满月,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带了20多个随从和8个中方安保人员,飞往大洋彼岸,次日凌晨抵达美国。图为邓小平夫妇和美国总统卡特夫妇在白宫向人们致意。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
(二)、中日建交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
——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建交后,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我国外交工作出现新的局面。
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报》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又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三、全方位外交
1.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举措: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积极发展与大国的关系。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3.成就: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
(1)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2)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4.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重要作用。
探究:我国外交事业不断发展的原因
1、中国政府实行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2、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3、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新 中 国 外 交 成 就
周恩来1953年提出,1954年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声誉。
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建交。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日建交。
举办首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
完成表格
时 间 成 就

50年代

70年代
改革开放后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全方位外交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活动
发展国家间关系
加强国际合作
课堂小结
习题演练
1.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A.?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B.?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2017年4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习近平强调,两国正常化45年来,两国关系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得到了历史性进展,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实际利益。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始于(  )
A.?第26届联大的召开 B.?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C.《联合公报》的签署 D.?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