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温故知新1.活字印刷术是哪个朝代哪一位人物发明的?北宋 毕昇2. 指南针是如何传播的?有什么影响?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3.宋代交通发达的原因。航海技术的进步。
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
海路交通发达。4.宋元时期科技得到高度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宋元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
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的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度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
2.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
3.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一、明朝的建立结合教材,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朱元璋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今江苏南京)。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口号,举兵北伐。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蒙古贵族北逃,后晋割让的幽云十六州也被收回。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人物介绍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材料一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作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
材料二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材料三 蓝玉案,亦为明初洪武四大案之一。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为加强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1.5万。
思考: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原因是什么?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分组(中央、地方、军事、特务)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1.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提刑按察司(刑狱)都指挥使司(军政)中央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3.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4.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皇帝集所有大权于一身锦衣腰牌想一想: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 ,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材料一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材料二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材料反映了明朝在科举制度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明朝进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考试大权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称为“八股文”。
加强思想控制。八股文的考试范围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分组讨论八股取士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四、经济的发展玉
米甘薯
(红薯)马铃薯花生番茄辣椒说一说:你认识他们吗?阅读课本,完成下表。晋商徽商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这些措施的确达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治的目的,但不少措施如特务机构、八股取士等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我们今天应该从吸取教训,创建更有利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社会环境。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