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温故知新1.明朝的建立时间及建立者是?1368年 朱元璋2.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3)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4)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3.明朝采用的科举制度是,该制度有怎样的影响?八股取士
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郑和下西洋阅读教材P70第一段,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和目的。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结合教材和郑和下西洋示意图,说一说: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先后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及他们最远到达的地方。时间:1405—1433年。
到达地区: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来到中国。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思考: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影响?二、戚继光抗倭思考:“倭寇”指的是什么?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面对倭患的严重,明朝政府派出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人物介绍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材料一 鸳鸯阵材料二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1)根据材料一、二和教材,分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2)如何评价戚继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3)根据材料二分析,戚继光抗倭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军严明;得到沿海一带广大人民的支持,战争的性质是正义反侵略的。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但 封
愿 侯
海 非
波 我
平 意
。 ,想一想:我们应学习戚继光什么精神?学习他的爱国热情,体会得道多助、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的道理;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已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在历史上,澳门曾被葡萄牙殖民者侵占,它是什么时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的呢?我国又是在何时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主权的呢?1553年。
1999年12月20日。妈祖阁坐落在澳门半岛的西南面,沿岸修建,背山面海,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澳门的三大禅院之一。澳门妈阁庙为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初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见证了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的历史。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升起。离开祖国500多年的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葡萄牙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对外关系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一、郑和下西洋
1.前提:国力强盛
2.目的: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
3.概况: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友好之行
4.意义:增进中国与亚非的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网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倭患严重
2.概况:浙江台州大捷,福建、广东抗倭
3.性质:反侵略斗争
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开始侵略活动:16世纪
2.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本课小结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