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民间年画》课件1浙美版(31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民间年画》课件1浙美版(31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6-08 11:3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民 间 年 画
一、年画的来历
(一)年

《守岁》:
“相邀守岁阿戎家,
蜡炬传红向碧纱;
三十六旬都浪过,
偏从此夜惜年华。”
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信仰逐渐发展演变为驱邪纳祥、装饰美化环境的一种节日风俗。
门神,是民间年画里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
(二)年画
汉代“画荼、垒并悬苇索于门户。”
唐代,多画“钟馗”、“秦琼、尉迟恭”
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代《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即《四美图》)

明清,年画大发展,题材广泛,形成四大名家。
讽喻年画
二、年画的常见题材
神仙类题材
如:玉皇、观音、土地、灶君、财神、门神、寿星、钟馗、龙王、八仙、关公、鲁班等。
关圣帝君
吉庆类题材
如:龙、凤、鹿、虎、喜鹊、麒麟、鲤鱼等瑞兽祥禽;玉兰、牡丹、莲花等花会;佛手、石榴、葫芦、桃子、柿子等果品;“福”、“寿”等字及图案、花边;还有娃娃、美人等寓意吉庆、祥瑞的内容。
榴开百子
美人条
这类年画初创于清代前期,中期有了很大发展,多取于传说中的仙姬、天女、娃娃、瑞兽等。经过艺人的构思,制成祥和俊美的年画,深得人们喜爱。
小说、戏文、故事类题材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杨家将、红楼梦、白蛇传、岳飞传、西厢记等。
木版年画:《三国人物》(清)
风俗节令类题材

根据中国农历节令,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庆祝活动而绘制应时的年画。
年画张贴形式多种多样:
门画、炕头画、神像、窗画、月光(贴于窗旁墙上)、中堂、配轴、条屏等。
年画的制作过程
画稿、勾线、木刻、制版(线版和色版)、印刷、人工彩绘、装裱等几道工序。
木版套印,一色一版,层层套印
三、民间年画的地方特色
明清,我国年画制作形成了四大有代表性的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

天津杨柳青
苏州桃花坞
山东潍坊杨家埠
木版套印
四川绵竹
新中国年画特色:时事年画
绵竹 九九消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