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2 苏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2 苏教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08 21:0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期末试卷2(含答案)苏教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1分)
一、第1~3题中,都有一个字的读音是错的。请你把它找出来,在序号上打“√”(3分)
1、A 蒙骗(mēnɡ) B 不屑(xiè) C 挑衅(xìn) D 乘虚而入(chènɡ)
2、A 树冠(ɡuān) B 歼灭(jiān) C 友谊(yì) D 卓有成效 (zhuó)
3、A 拎斋饭(līnɡ) B 凌驾(línɡ) C 聆听(línɡ) D 悄然无声(qiǎo)
二、第4~5题中,都有一项词语没有错别字。请你把它找出来,在序号上打“√”(2分)
4、A 承诺 B 胁作 C 风刀霜箭 D 顾名思意
5、A 辜付 B 隐瞒 C 蓄谋以久 D 银妆素裹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恰当的。请把它找出来。(填序号)(18分)
6、和 “蓄谋已久”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 )。
A运筹帷幄 B处心积虑 C想方设法 D深谋远虑
7、下面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至仁至义(极、最) B不堪设想(能承受) C望而却步(推辞)
8、下列诗句与对应的农具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儿锄豆溪东。(锄头) B 春种一粒粟。(耧)
C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木犁、锄头) D 昼出耘田夜绩麻。(木犁)
9、下列句子中“笑”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俊美的贾宝玉听了刘姥姥讲的笑话嫣然一笑。
B 听说中国原油终于可以用人民币交易了,人们喜笑颜开,奔走相告。
C 面对死神的狞笑,刘胡兰同志慷慨赴死。
D 喜剧深受大家欢迎,是因为看完能让人们捧腹大笑之余还会明白许多道理。
10、回忆课文内容,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
A 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的原因是“日暮”“沉醉”。
B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表明危机只是暂时过去了。
C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偷偷地向敌军摸来。
D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就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11、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 )
A 《三打白骨精》中“三打”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更体现了降妖除魔的艰苦。
B《长江之歌》采用了第二人称直接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C“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这句话在文中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D《学会合作》列举“交响乐团的演奏”事例来说明如何卓有成效的合作需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12、西塞山前白鹭飞, 。( )
A 桃花一簇开无主 B 竹外桃花三两枝 C 桃花流水鳜鱼肥 D 桃花潭水深千尺
13、王冕借梅寄托淡泊的情怀的诗句是( )
A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C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D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4、下列最能体现李清照爱国情怀的诗句是( )。
A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B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D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分)
1、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说过“ ,不亦说乎!”他也说过:“ ,可以为师矣。”这两句话揭示了学习方法至今还在指导我们的学习活动。古人说,“ ,谦受益”,又说“ ,
2、《牧羊犬阿甲》的作者是 ,牧羊犬阿甲是一条 ,它是主人用 换来的。
3、拥抱“自然美景”。我们领略了长江的风采:你用甘甜的乳汁, ;你用 , 。我们包览了三亚的美景: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 , , ……大海失去了原色,像 ,醉醺醺的 ;欣赏了烟台海独特的魅力:冬日的凝重、春日的 、夏日的 、秋日的 。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29分)
(一)地球一小时的意义在一小时之外(8分)
3月24日晚8时半,地球一小时xī( )灯仪式正式开始。2018年地球一小时进入中国十周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正式发布,今年中国地球一小时主题是“开启我的60+生活”。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只是抱着娱乐的心态来参加“地球一小时”的活动,而对真正的环境保护,或许仅在于举办活动的这一天,抑或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养成低tàn( )生活的习惯,依然“大手大脚”地用 、用 、用 、用 。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汉字。(2分)
2、联系生活,在最后一句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3分)
3、2018年中国地球一小时的主题是“ ”,意为 。(3分)
(二)智子疑邻(6分)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2分)
A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B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C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D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毁坏了墙。
B 不筑,必将有盗。 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被偷。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2分)
A听取意见要看对方是否亲近 B 富人儿子非常聪明
C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D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三) (15分)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 第2小节划线句中“这一切”是指( )。(3分)
A 不时有人朝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
B 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五六岁的孩子。
C 一对年轻夫妻让五六岁的孩子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
D 盲人说出愿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
2、 第2小节中从失明男子“神情凝重”可以看出( )。(3分)
A 他双目失明,很痛苦很自卑。
B 他双目失明,他恨那些眼睛健康的人。
C 他双目失明,偏偏又下岗了,儿子又要上大学,觉得生活有点困难。
D 他双目失明,生活困难,觉得活着没意思。
3、 最后一节作者为什么会“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3分)
A 路上的人少了,所以我觉得宽敞了。
B 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是我的错觉。
C 人行道经过改造,比过去宽敞了。
D 因为乞讨者的举动让我振奋、心情舒畅,更让我对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
4、文章写法表达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第2小节通过对盲人乞讨者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描写。
B 他是一位正视挫折,敢于、乐于庄重地行使自己劳动权利的人。
C 文中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
D 通过乘客们静静地听着描写,侧面衬托出乞讨者演奏水平高超。
5、 给短文选择最合适的题目( )。(3分)
A 盲人演奏 B 盲人的乞讨 C庄重的乞讨 D 盲人的勇气
第三部分:习作与表达(30分)
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精彩的故事经常有。请把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注意写好人物的表现及心理活动等。题目自拟,全文不少于450字。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41分)
一、(3分)
1、D 2、D 3、A
考查知识:字音
考查能力:学生对字的读音的掌握
二、(2分)
4、A 5、B
考查知识:同音字形辨析
考查能力:学生对同音字字形掌握能力。
三、(18分)
6、B 7、C 8、D 9、A 10、C
11、D 12、C 13、B 14、D
考查知识:考查课内课外基础知识及古诗文掌握与理解、运用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知识积累理解、运用、辨析能力
四、(18分)
1、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满招损 良药苦口利于病
2、沈石溪 被淘汰的警犬 两头肥羊
3、哺育各族儿女 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毫不倦怠
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 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饱饮了玫瑰酒似的 涨溢出光与彩 轻盈 浪漫 高远
考查知识:课外阅读及课文内容积累
考查能力: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及课文内容积累、理解掌握能力。
第二部分 阅读与理解(29分)
(一)(8分)
1、熄 碳 (2分)
2、示例:水 电 煤 油(3分)
3、开启我的60+生活 意义:在60分钟之外,在每天的生活中,希望大家都能节约资源,保 护环境(3分)
(二)(6分)1、B 2、B 3、D
(三)(15分) 1、C 2、C 3、D 4、B 5、 C
考查知识:课外阅读
考查能力:对课外阅读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
第三部分:习作与表达(30分)

考察知识: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查能力:理解知识点:习作与表达。
评分标准:
A等(25—30):切题,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清洁。
B等(20—25):切题,内容比较具体,语句通顺,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C等(15—20):基本切题,内容欠具体,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D等(15分以下):不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很不具体,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
其中:错别字每个扣0.5分,扣足5分为止;标点错误每个扣0.5分,扣足3分为止;卷面太乱,字迹潦草酌扣1—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