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的小画家》教案
教学内容:
唱《粗心小画家》。
表演《粗心小画家》。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歌曲,启发学生善于观察事物,教育学生做事要认真,细心。
2、通过歌曲表演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十分有趣的儿童歌曲,曲调流畅,词曲结合十分好,尤其是四个“画只”都用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来表现,使歌曲更加生动、有趣味性。歌曲以生动诙谐的曲调,讲述了一个粗心的小画家,因为平时不注意观察事物,又因为骄傲自大,把小动物的形象都画错可的有趣情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表情的边唱边表演这首有趣的歌曲。
教学难点:
唱准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最后一句的弱拍起音的笑声。
教学用具:
钢琴、图画、音响、歌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聆听音乐,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2、师生问好。
3、听两首不同拍号的乐曲,让学生感受不同之处,并说出乐曲的名称,体会乐曲的情绪。
二、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粗心的小画家》故事,引入新课:“有一个小朋友叫丁丁,他自认为什么都会画,是个小画家,可是他画的画不是画错了特征,就是缺了些什么,你们来看!”(出示他的画,请学生讲出错误的地方)。
2、作曲家把他的故事编成了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音乐,初次体会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还是悲伤的?)
3、朗读歌词,师领读,有节奏的读,第二遍加上拍手的动作。
4、再聆听音乐,注意提出难点:
X X XX│ XX X │。
画只螃蟹四条腿。
X 0 6 5 │ 3 3 2 2 │1 0 |。
咦!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5、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跟琴唱,跟伴奏演唱(及时纠正错误的地方,提醒学生注意歌曲的速度)。
6、在演唱熟练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为歌曲配上动作和符合乐曲的节奏。
7、让学生上台表演,比一比,赛一赛,教师及时表扬。
8、师:让我们来当回小老师,帮丁丁改正缺点,好吗?(分组改正画上错误的地方)。
9、师:画改好了,把歌词也改一下吧。如:画只螃蟹八条腿,画只鸭子扁扁嘴,画只小兔长耳朵呀,画匹大马真神气!
10、把歌曲完整地演唱,将自己最喜欢的动作、节奏都表现出来,达到歌曲的高潮。
三、小结:
让学生说,今天学了这首歌,懂得了什么道理?
做事情要认真、细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能骄傲自大,要虚心学习。
四、下课,在音乐声中有序的出教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