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咏鹅》教案湘艺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咏鹅》教案湘艺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6-09 13:3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咏鹅》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反复跳跃记号的用法。
2、明确休止符在歌曲中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器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感受2/4的韵律美并运用到歌曲《咏鹅》的演唱中,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
3、在参与创作的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咏鹅》的情境,并对非音乐音源进行大胆的探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学会歌曲《咏鹅》,感受音乐与古典诗词的完美结合的艺术感染力。
2、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感受2/4的韵律美并运用到歌曲《咏鹅》的演唱中,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反复跳跃记号的用法以及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新课:
谜语激趣:
“红帽子,白围脖,走起路来摇又摆。”猜一种小动物。(生答)。
师:对了!这“大白鹅”就是我们今天这节音乐课的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那我们就得先了解它,在座的小朋友对鹅的生活习性有些怎样的认识哪?谁来和我们聊聊……。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都为你们知识的丰富感到高兴,刚才老师用一个简单的谜语来描绘了鹅的外形,你们知道还有用别的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鹅吗?(答并朗诵)老师复读一遍并在黑板上画出鹅的形象。
师:老师这里有这首古诗的朗诵及画面,请大家一起欣赏。(播放影像资料)然后全班齐颂。
师:大家觉得鹅是怎样的小动物?(可爱、憨厚、笨重、叫声……)我们跟着音乐来模仿一下鹅的动作吧!(学生自由的在原地进行模仿,教师用琴给出《咏鹅》的旋律)
三、新歌教学:
师:同学们跟着音乐做的真好,你们知道吗?老师刚才给你们伴奏的旋律就是作曲家叔叔为《咏鹅》配的曲谱,怎么样?好听吧!我一看大家的眼神就知道你们非常想学,哪我们开始吧!
1、教师范唱。
2、教唱歌谱。介绍反复跳跃记号及休止符的唱法。
3、跟节奏朗读一遍歌词
4、教唱歌词。
5、纠正错误、解决难点。
6、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启发情绪:
1、古人在吟诗的时候常常会有什么动作和表情?
2、学生模仿并演唱歌曲。
四、展开、探索
(一)、启发讨论。
师:《咏鹅》这首诗为什么被人们吟诵了几百年而经久不衰呢?这是因为它有着迷人的艺术魅力。现在老师请大家思考,能否用其他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再创作,表现这首《咏鹅》诗的情境呢?
(二)、与美术相结合。
1、放《咏鹅》的录音,请学生边听边用彩笔在纸张描绘他们心中对“咏鹅”的印象。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2、展示与评价。
分组展示讨论结果,师生点评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创性和大胆表现。
(三)、舞蹈创作。
1、鼓励学生边唱边动起来,不限形式,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创编。
2、教师进行点评。
(四)、分组进行情境创作。
1、给学生准备道具,启发学生通过讨论,集体创设情境。
一些同学扮演诗人,一些同学扮演鹅,一些同学扮演湖水,一些同学扮演荷花,一些同学扮演柳枝等等。配上伴奏音乐,有感情的吟唱,让同学们如临其境。
2、展示与评价
分组展示讨论结果,师生点评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创性和大胆表现。
五、小结。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式展示了你们对《咏鹅》的理解与升华,正式丰富多彩,都非常有个性、有创意。给同学们每人奖一个大白鹅。我对同学们都满意。
六、结束教学。
师:同学们,这节课和你们合作的非常开心,我们不仅学会了歌曲《咏鹅》,而且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性的进行了发挥,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还会有很多不同的创意,你们回到家里可以表演给爸爸妈妈看,也可以邀请他们一起参与表演。
七、课后反思。
1、学生学习兴趣高,能够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够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歌曲情境。
2、反复跳跃记号的用法以及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较好。
3、学生能能够积极配合老师,课堂气氛活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