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项目
内 容
1.小红和小丽测量课桌有多长,小红用数学课本量,大约有3本数学课本那么长;小丽用直尺量,大约有4把直尺长,为什么她们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2.阅读教材第3页的内容。
分析与解答:
(1)观察可知,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数学课本一条边的长,量得的结果( )。要得到相同的结果,需统一标准进行测量。
(2)要想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来测量。( )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它上面有长短不同的刻度线、数字,其中0所对的刻度线叫0刻度,1所对的刻度线叫( )刻度,2所对的刻度线叫( )刻度……
(3)( )是长度单位,可以用( )表示。尺子上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 )。
3.阅读教材第4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内容。
分析与解答:
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时,物体和尺子放平靠一起,尺子的( )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为几厘米。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去测量。尺子上每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都是(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作单位。
5.预习后,我还知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和尺子放平在一起,尺子的( )刻度与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6.下面的物体的长度分别为多少厘米?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尺子、纸条、小棒等。
参 考 答 案
1.因为测量标准不同,所以测量结果不一样。
2.(1)不同 (2)尺子 尺子 1 2
(3)厘米 cm 1厘米
3.0
4.尺子 1厘米 厘米
5.0
6.8 5
1.2 认识米 用米量
项目
内 容
1.下面的物体的长度分别为多少厘米?
2.阅读教材第5页的内容。
分析与解答:
(1)量比较长的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位。米也是长度单位,可以用( )来表示。
(2)生活中大约长1米的物体有很多,如双人桌的长度大约是( );老人的拐杖大约有( )长等。
(3)用10厘米长的纸条量米尺,正好量了( )次,10个10厘米是( )厘米,说明米尺长( )厘米,即1米=( )厘米。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 )作单位;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是1米=( )厘米或1 m=( )cm。
4.预习后,我还知道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要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要用“米”作单位。
5.想一想,填一填。
(1)小朋友伸开两臂,左手中指到右手中指之间的长度大约是1( )。
(2)欢欢用一把20厘米长的尺子量一根丝带,量了5次,正好量完。这根丝带长( )厘米,也就是( )米。
6.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1)一支粉笔长约7( ); (2)教室的门高约2( );
(3)一棵树高约5( ); (4)一支牙刷长约12( )。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厘米”作单位。
学具准备:米尺、尺子等。
参考答案
1.6 4
2.(1)米 m (2)1米 1米
(3)10 100 100 100
3.米 100 100
4.略
5.(1)米 (2)100 1
6.(1)厘米 (2)米 (3)米 (4)厘米
1.3 认 识 线 段
项目
内 容
1.量一量,填一填。
2.阅读教材第6页的内容。
分析与解答:
(1)沿风景卡片的一边,从一端到另一端画一条直直的线,就画出了一条( )。
(2)
像这样直直的,两端有端点的线就是( ),可以用( )测量线段的长度。
(3)
如图,线段的一端与( )刻度对齐,看另一端对着( )刻度,说明这条线段长( )厘米。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线段是( )的,有( )个端点,可以测量出( )。
4.预习后,我还知道画线段时,通常从尺子的( )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也可以在尺子的对应长度处先画( )个端点,再连线。
5.下面哪些是线段?画“○”。
6.量一量。
7.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尺子。
参考答案
1.5 7
2.(1)线段 (2)线段 直尺 (3)0 4 4
3.直直 两 长度
4.0 两
5.( )(○)( )(○)
6.2 3 1
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