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乘法的初步认识(1)
项目
内 容
1.算一算。
3+3+3+3= 2+2+6+2+6= 4+4+4+4+4=
2.观察教材第12页情境图。
分析与解答:
(1)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灯笼,就要把每串灯笼的个数加起来,用连加的方法计算。
列式解答: ?
(2)要求玩碰碰车的共有多少人,就是求( )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用连加的方法计算。
列式解答: ?
(3)要求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 )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用连加的方法计算。
列式解答: ?
(4)要求划船的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 )个( )相加的和是多少,用连加的方法计算。
列式解答: ?
3.上面的加法算式,可以按加数( )和( )分为两类。
4.像5+5+5+5=20这样,加数都相同的连加算式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 )来计算。
4个5相加等于20,可以写成:( )×( )=20,读作: ?
或( )×( )=20,读作: ?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求几个相同( )的和,可以用( )计算。乘号两边的两个数分别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读乘法算式要( )依次读,“×”读作“乘”。
6.3+3+3+3=12,这是( )个3相加。
可以写成乘法算式:□×□=12或□×□=12。
7.6+6+6=18,这是( )个6相加。
可以写成乘法算式:□×□=18或□×□=18。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把几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的方法解答。
参考答案
1.12 18 20
2.(1)4+2+3+3+2=14
(2)5 2 2+2+2+2+2=10
(3)3 4 4+4+4=12
(4)4 5 5+5+5+5=20
3.相同 不相同
4.乘法 4 5 4乘5等于20 5 4 5乘4等于20
5.加数 乘法 从左往右
6.4 4 3 3 4
7.3 3 6 6 3
2.2 乘法的初步认识(2)
项目
内 容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5+5+5=15 2+2+2+2+2+2=12
□×□=□ □×□=□
或□×□=□ 或□×□=□
2.思考:3×4=12中,3是什么?4是什么?12又是什么?
3.阅读教材第14页情境图。
分析与解答:
(1)横着看:每行有( )个书包,有( )行,这是( )个( ),用加法计算,列式是 。竖着看:每列有( )个书包,有( )列,这是( )个( ),用加法计算,列式是 。?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 )计算比较简便。
上面的两道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
(3)在乘法算式中,乘号两边的两个数叫做( ),乘得的结果叫做( )。如3×6=18中,3是( ),6是( ),18是( )。
心中
有数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求几个( )加数的和,用( )法计算比较简便。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左右两边的两个数叫做( ),乘得的结果叫做( )。
5.一共有多少只小鹿?
(1)每行有( )只,有( )行。
加法算式: ?
这是□个□相加。
(2)每列有( )只,有( )列。
加法算式: ?
这是□个□相加。
(3)3个5的和与5个3的和都是( )。
乘法算式: ?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只有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参考答案
1.3 5 15 5 3 15 2 6 12 6 2 12
2.3是因数 4是因数 12是积
3.(1)6 3 3 6 6+6+6=18 3 6 6 3
3+3+3+3+3+3=18
(2)乘法 6×3=18 3×6=18
(3)因数 积 因数 因数 积
4.相同 乘 因数 积
5.(1)5 3 5+5+5=15 3 5
(2)3 5 3+3+3+3+3=15 5 3
(3)15 3×5=15或5×3=15
2.3.1 2的乘法口诀
项目
内 容
1.看图列式计算。
2.一辆过山车上坐2人,2辆车上坐几人?3辆车呢……9辆车呢?根据乘法的意义和乘坐的人数,你能编出2的乘法口诀吗?
分析与解答:
(1)1辆过山车上坐2人,求几辆过山车坐的人数,就是求几个2是多少,用( )计算。
(2)分别数出1~9辆过山车上坐的人数。
辆数
1
2
3
4
5
6
7
8
9
坐的人数
2
4
(3)根据数出的结果,编制2的乘法口诀。
1辆车2人 2×1=2 1×2=2 一二得二
2辆车4人 2×2=4 二二得四
3辆车6人 2×3=6 3×2=6 二三得六
4辆车( )人 2×4=8 4×2=8 ?
5辆车( )人 ? ? ?
6辆车( )人 ? ? ?
7辆车( )人 ? ? ?
8辆车( )人 ? ? ?
9辆车( )人 ? ? ?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乘法口诀有固定的结构,每一句口诀都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相乘的两个数,而且一般把较小的数放在前面,后一部分是相乘的( )。
4.预习后,我还知道2的乘法口诀有( )句,利用2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出有一个因数是2的乘法算式的积。
5.想口诀,算一算。
5×2= 2×8= 3×2= 9×2=
2×7= 4×2= 2×1= 2×6=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参考答案
1.4 5 20 5 4 20
2.(1)乘法 (2)6 8 10 12 14 16 18 (3)略
3.积
4.9
5.10 16 6 18 14 8 2 12
2.3.2 5的乘法口诀
项目
内 容
1.细心算一算。
4×2= 6×2= 2×5= 8×2=
2.思考:5×9=?该用哪句口诀计算呢?
3.阅读教材第21页的内容。
分析与解答:
(1)每捆萝卜有( )个,有( )捆。求几捆萝卜有几个,就是求几个( )是多少,用( )计算。
(2)分别数出1~9捆萝卜的个数。
捆数
1
2
3
4
5
6
7
8
9
萝卜个数
5
10
(3)根据数出的结果,编制5的乘法口诀。
1捆5个 5×1=5 1×5=5 一五得五
2捆10个 5×2=10 2×5=10 二五一十
3捆( )个 5×3=( ) 3×5=( ) ?
4捆( )个 ? ? ?
5捆( )个 ? ? ?
6捆( )个 ? ? ?
7捆( )个 ? ? ?
8捆( )个 ? ? ?
9捆( )个 ? ? ?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5的乘法口诀有( )句,每相邻两句的得数都相差( )。
5.预习后,我还知道利用5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出有一个因数是5的乘法算式的积。
6.细心算一算。
5×3= 8×5= 5×6= 5×4=
5×7= 5×5= 9×5= 2×5=
7.一共有多少个辣椒?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2的乘法口诀。
参考答案
1.8 12 10 16
2.45 五九四十五
3.(1)5 9 5 乘法
(2)15 20 25 30 35 40 45 (3)略
4.9 5
5.略
6.15 40 30 20 35 25 45 10
7.5×7=35或7×5=35
2.3.3 解决问题
项目
内 容
1.细心算一算。
3×5= 2×7= 8×5= 4×2=
9×5= 6×2= 5×4= 3×2=
2.思考:汉堡圈5元一个,小丽一家3口人,每人吃一个,需要花多少元?
3.老师给9个班的同学发跳绳,每班发2根。一共要发多少根?
分析与解答:
求一共要发多少根跳绳,就是求( )个( )的和是多少,用( )计算,列式是( )或( ),想乘法口诀( )求出得数。
列式解答:
心中
有数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实际问题,用( )计算比较简便。
5.细心算一算。
7×5= 2×3= 5×4= 8×2=
5×2= 9×2= 5×8= 6×5=
6.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解答出来。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参考答案
1.15 14 40 8 45 12 20 6
2.5×3=15(元)或3×5=15(元)
3.9 2 乘法 9×2 2×9 二九十八
2×9=18(根)或9×2=18(根)
4.乘法
5.35 6 20 16 10 18 40 30
6.(1)4×3=12(只)或3×4=12(只)
(2)答案不唯一,如一共有多少片荷叶?
2×5=10(片)或5×2=10(片)
2.3.4 3的乘法口诀
项目
内 容
1.想口诀,算一算。
5×3= 6×2= 9×5= 8×5=
4×5= 7×2= 2×4= 3×2=
2.思考:8×3=?该想哪句口诀计算出结果呢?
3.环保小卫士颁奖会,奖给每个小朋友3本书,有9个小朋友获奖。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获奖人数
1
2
3
4
5
6
7
8
9
书的本数
3
分析与解答:
(1)分别数出1~9个小朋友获得书的本数。
获奖人数
1
2
3
4
5
6
7
8
9
书的本数
3
6
9
(2)根据数出的结果,编制3的乘法口诀。
3×1=3 1×3=3 一三得三
3×2=6 2×3=6 二三得六
3×3=( ) ?
3×4=( ) 4×( )=( ) ?
? ? ?
? ? ?
? ? ?
? ? ?
? ? ?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3的乘法口诀有( )句,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总比前一句多( )。
5.预习后,我知道记忆3的乘法口诀时,用前一句口诀的结果加上( ),就是后一句口诀的结果。
6.细心算一算。
3×4= 6×3= 3×9= 7×3=
8×3= 2×3= 3×3= 5×3=
7.每片叶子上有3只毛毛虫,有6片叶子,一共有多少只毛毛虫?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2和5的乘法口诀。
参考答案
1.15 12 45 40 20 14 8 6
2.24 三八二十四
3.(1)12 15 18 21 24 27 (2)略
4.9 3
5.3
6.12 18 27 21 24 6 9 15
7.3×6=18(只)或6×3=18(只)
2.3.5 乘加、乘减
项目
内 容
1.想一想,填一填。
二五( ) ( )十二 三八( )
( )四十 二九( ) ( )六十八
2.阅读教材第28页的内容。
分析与解答:
(1)看图可知,共有( )个小组,前( )个小组每组有( )人,第( )小组有( )人。
(2)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方法一:把每个组的人数加起来,列连加算式。
列式解答: ?
方法二:前5组每组有( )人,就是( )个( ),用乘法计算,再加上第6组的( )人,就是一共的人数。
列式解答: ?
方法三:第6组的人数比前5组少( )人,假设每组都有5人,即有( )个( ),因为假设中多算了1人,所以应减去多算的1人。
列式解答: ?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计算乘加、乘减算式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
4.预习后,我还知道像5×5+4这样有乘、有加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 )算式;像6×5-1这样有乘、有减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 )算式。
5.一共有几粒?
6.一共有多少顶帽子?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2,3,5的乘法口诀。
参考答案
1.一十 三四或二六 二十四 五八 十八 三
2.(1)6 5 5 6 4 (2)5+5+5+5+5+4=29(人) 5 5 5 4 5×5+4=29(人) 1 6 5
6×5-1=29(人)或5×6-1=29(人)
3.乘 加减
4.乘加 乘减
5.方法不唯一,如3×6+4=22(粒)
6.方法不唯一,如3×4+1=13(顶)
2.3.6 4的乘法口诀
项目
内 容
1.想一想,填一填。
二五( ) ( )二十 三八( )
( )三十 五七( ) ( )十五
2.1个小组有4人,2个小组有几人?3个、4个、5个……9个小组呢?
组数
1
2
3
4
5
6
7
8
9
人数
4
分析与解答:
(1)1个小组有4人,求2个小组有几人,就是求( )个( )是多少;求3个小组有几人,就是求( )个( )是多少……求9个小组有几人,就是求( )个( )是多少。
(2)分别数出1~9个小组的人数。
组数
1
2
3
4
5
6
7
8
9
人数
4
(3)根据数出的结果,编制4的乘法口诀。
4×1=4 1×4=4 一四得四
4×2=( ) 2×4=( ) 二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4的乘法口诀中,后一句口诀中的结果总比前一句多( )。
4.预习后,我知道记忆4的乘法口诀时,用前一句口诀的结果加上( ),就是后一句口诀的结果。算式中有一个因数是4,就可以想4的乘法口诀求出积。
5.细心算一算。
4×8= 7×4= 5×4= 2×4=
9×4= 4×4= 4×8= 6×4=
6.一辆汽车有4个轮子,8辆汽车有多少个轮子?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2,3,5的乘法口诀。
参考答案
1.一十 四五 二十四 五六 三十五 三五
2.(1)2 4 3 4 9 4
(2)8 12 16 20 24 28 32 36 (3)略
3.4
4.4
5.32 28 20 8 36 16 32 24
6.4×8=32(个)或8×4=32(个)
2.4.1 认识平均分(1)
项目
内 容
1.把6个○分成2份,可以怎样分?
(1)一份( )个,另一份( )个。
(2)一份( )个,另一份( )个。
(3)一份( )个,另一份( )个。
2.阅读教材第34页的内容。
分析与解答:
(1)买了8枝花,插在2个瓶子里,可以一个瓶子插( )枝,另一个瓶子插( )枝;可以一个瓶子插( )枝,另一个瓶子插( )枝;也可以一个瓶子插( )枝,另一个瓶子插( )枝;还可以一个瓶子插( )枝,另一个瓶子插( )枝。
(2)通过分一分,我知道:每份分得一样多,叫做( )。
3.阅读教材第35页的内容。
分析与解答:
(1)( )块糖分给( )个小朋友,求平均每人分几块,就要把( )块糖平均分成( )份,其中的( )份就是每人分到的块数。
(2)可以1块1块地分,每次每人分( )块糖,结果每人分( )块糖;也可以( )块( )块地分,每次每人分( )块糖,再( )块( )块地分,结果每人分到( )块糖;还可以( )块( )块地分,每人分到( )块糖。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 )。
5.预习后,我还知道平均分总数较多的物体时,很难一次分得同样多,这时可以分几次完成。可以每次给每份分1个;也可以每次给每份分2个、3个、4个……再把剩下的每份分1个、2个、3个……直到分完。
6.下面的分法,哪组是平均分?是平均分的在( )内画“√”。
( ) ( ) ( )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圆片、小花、小棒等。
参考答案
1.(1)1 5 (2)2 4(3)3 3
2.(1)1 7 2 6 3 5 4 4 (2)平均分
3.(1)12 4 12 4 1
(2)1 3 2 2 2 1 1 3 3 3 3
4.平均分
5.略
6.( ) (√) (√)
2.4.2 认识平均分(2)
项目
内 容
1.分一分,填一填。
(1)平均分成2份,每份( )块。
(2)平均分成4份,每份( )块。
2.思考:15块糖,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几人?
3.有10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需要几辆车?
分析与解答:
(1)求需要几辆车,就要把( )个小朋友按( )人一份去分,分成几份,就是需要几辆车。
(2)用学具○代替小朋友分一分。
○○ ○○ ○○ ○○ ○○
( )个○为一组,正好分了( )组,说明( )人坐一辆车,需要( )辆车。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采用学具模拟事物摆一摆,分一分。
5.预习后,我还知道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分时,用圈一圈的方法比较直观简便。
6.分一分,填一填。
(1)每份分3个,可以分成( )份。
(2)每份分4个,可以分成( )份。
(3)每份分5个,可以分成( )份,还剩( )个。
7.
(1)每份分3个,可以分成( )份。
(2)每份分5个,可以分成( )份。
8.
(1)平均分成( )份,每份有( )个。
(2)每份分( )个,可以分成( )份。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小棒、圆片等。
参考答案
1.(1)4 (2)2
2.15÷3=5
3.(1)10 2 (2)2 5 2 5
4、5.略
6.(1)4 (2)3 (3)2 2
7.(1)5 (2)3
8.答案不唯一,如(1)2 8 (2)4 4
2.4.3 除法的意义
项目
内 容
1.分橡皮。
(1)16块橡皮,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 )块。
(2)每个小朋友分4块橡皮,可以分给( )个小朋友。
2.有18只小兔,住3间房子。平均每间房子住几只?
分析与解答:
(1)求平均每间房子住几只,就是把( )平均分成( )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直观分一分得出。
(2)用○代替小兔分一分。
分一分可知:( )只小兔,住( )间房子,平均每间房子住( )只。
(3)平均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是 ?
(4)除法算式的读法。
除法算式的读法与加法、减法、乘法算式的读法一样,都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读,除号读作( )。6÷3=2读作: ?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把一些物品按每份几个平均分,求可以分成几份或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可以用( )计算。
4.预习后,我还知道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 ),除号后面的数叫( ),所得的结果叫( )。
5.分一分,填一填。
8个,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 )个。
16个,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 )人。
6.
(1)10枝百合花,每2枝放一个花瓶,可以放( )瓶。
○ =
(2)10枝百合花,平均放在5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放( )枝。
○ =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等。
参考答案
1.(1)2 (2)4
2.(1)18 3 (2)18 3 6 (3)18÷3=6
(4)除以 6除以3等于2
3.除法
4.被除数 除数 商
5.2 2
6.(1)5 10÷2=5 (2)2 10÷5=2
2.5.1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项目
内 容
1.分一分,再列式。
(1)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 )块。
(2)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 )人。
2.阅读教材第40页的内容。
分析与解答:
(1)每条船上坐( )人,求( )条船一共坐多少人,就是求( )个( )是多少,用( )计算,列式是( )。计算时,想口诀( )求出积。
列式解答: ?
(2)有( )人,每条船坐( )人,求需要几条船,就是求( )里面有几个( ),用( )计算。计算20÷5,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乘法的意义求商。
1个5是5,2个5是10,3个5是( ),4个5是( ),所以20÷5=( )。
方法二:用乘法口诀求商。
想:( )五二十,即5×( )=20,所以20÷5=( )。列式解答:?
(3)有( )人,平均坐在( )条船上,求每条船坐几人,就要把( )平均分成( )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用( )计算,列式是( )。计算时想口诀( ),求出商是( )。
列式解答: ?
心中
有数
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计算除法,可以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4.细心算一算。
20÷5= 12÷2= 21÷3= 18÷2=
35÷5= 16÷4= 8÷4= 30÷5=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平均分的认识,2~5的乘法口诀。
参考答案
1.(1)6 (2)3
2.(1)5 4 4 5 乘法 5×4或4×5 四五二十
5×4=20或4×5=20 (2)20 5 20 5 除法
15 20 4 四 4 4 20÷5=4 (3)20 4 20
4 除法 20÷4 四五二十 5 20÷4=5
3.略
4.4 6 7 9 7 4 2 6
2.5.2 解 决 问 题
项目
内 容
1.细心算一算。
16÷2= 40÷5= 32÷4= 21÷3=
24÷4= 18÷3= 25÷5= 12÷4=
2.小朋友买了5个面包,一共15元。平均每个面包多少元?
分析:求平均每个面包多少元,就要把( )平均分成( )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用( )计算,列式是( ),想乘法口诀( ),求出商是( )。
解答:( )
口答:平均每个面包3元。
3.学校买来36把笤帚,每个班分4把,可以分给几个班?
分析:求可以分给几个班,就要看( )里面有几个( ),用( )计算。列式是( )。计算时,想口诀( ),求出商是( )。
解答:( )
口答:可以分给9个班。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解决“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用( )计算,即总数÷( )=( );解决“把一个数按每几个一份来分,求可以分成几份”这样的问题,用( )计算,即总数÷( )=( )。
5.教室里有24张桌子,摆成3行。平均每行有几张桌子?
6.有30辆玩具汽车,每5辆装一箱。可以装几箱?
温馨
提示
知识准备:2~5的乘法口诀。
参考答案
1.8 8 8 7 6 6 5 3
2.15 5 除法 15÷5 三五十五 3 15÷5=3(元)
3.36 4 除法 36÷4 四九三十六 9 36÷4=9(个)
4.除法 份数 每份数 除法 每份数 份数
5.24÷3=8(张)
6.30÷5=6(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