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I
A.商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摸贤才,于是
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
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于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
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追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成事失利,无亲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
求和,并迁都至大架,惠王感概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答: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吴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答: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ta(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社葡鹤中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少文中重面
只望至公将卷读固,不求朝士致书论,文中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
A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中文
面面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思惠的志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瞳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
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答:①情感表达:顼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
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
委婉从容之致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肤丽”,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离天且”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
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余音泉是不绝如终”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
不尽的乐声之美。》,亲染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