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10 10:4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课题
中国人失掉
自信力了吗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知识与技能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把握作者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品味本文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的语言,学习文章结构严谨、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以及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学会梳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课前准备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人性的阴暗与旧礼教“吃人”的本质。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写作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国际联盟”的简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政府间组织)申诉,要求其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仁王护国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1934年,“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一些人对抗日前途持悲观论调,认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而作为有良知、不自欺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鲁迅先生对上述情况颇有感触,奋笔写下了这篇文章。
读准字音
玄虚(xuán) 诓骗(kuānɡ) 省悟(xǐnɡ) 脊梁(jǐ)
慨叹(kǎi) 诬蔑(miè) 渺茫(miǎo) 抹杀(mǒ)
摧残(cuī) 倘若(tǎnɡ) 搽粉(chá) 前仆后继(pū)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情绪。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省悟:觉醒明白。
为民请命:为人民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困苦。
家谱:家庭记载本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紧跟着上来。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诓骗:说谎话骗人。
脊梁:比喻气节、操守、人格、品质。
搽:用粉末、油类等涂(在脸上或手上)。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然而,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向中国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有人到处叫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当人们在此悲观论调泛滥并日益消沉、失望之际,鲁迅站在最前列,针锋相对地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对方的错误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的?
错误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国联;现在,求神拜佛。
2.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正面观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者论据:中国古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今有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斗士。?
3.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根据作者的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按揭示对方谬误、反驳敌论、得出结论逐层推进,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揭示对方的论据、论点,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3~8)反驳敌论。以古今事例论证“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国的脊梁”并未失掉自信力。
第三部分:(9)得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品味亮点词语】?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有何含义?“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埋头苦干的人: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意义: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把“状元宰相”和“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通读课文,品析方法】?
1.这篇文章作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如何进行驳论的?
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有破有立。
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部分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自信心。
2.作者为了加强自己论点的说服力,运用了哪些方法?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词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认为自古至今哪些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义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胜、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因为他们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把握文章主旨】?
1.朗读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鲁迅先生对宣传民族失掉自信力的人充满憎恨和嘲讽,对民族的“脊梁”又充满了崇敬和赞扬。因为爱憎分明,所以讽刺、赞扬泾渭分明,充满战斗的力量,充满鼓舞的力量。
2.这篇驳论文的主旨是什么?
作者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批驳,明确提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自信心,表现了作者炽热的爱国之心。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
文章将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种悲观论调进行了有力批驳。文章先摆出对方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观点的三个论据,随即进行反驳,指出其论据并不能证明其论点,直接反驳了对方的论点。接着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且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这等于宣告了对方的论点不成立,间接反驳了对方的论点。
2.语言犀利,文字洗练,富于战斗性。
文章开头的“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充满嘲讽意味。“总”表现出国民党当局长期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丑态;“只”表现出国民党当局仰人鼻息、摇尾乞怜的可怜相;“一味”表现出国民党当局沉迷其中、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辛辣的语言勾画出国民党当局的丑恶嘴脸,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作者巧妙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词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国民党当局自欺欺人、夜郎自大、仰人鼻息、摇尾乞怜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针对文段的观点,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段驳论文字。(300字左右)
目前,部分中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他们多沉溺于网上自由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存在,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所以,许多专家和教师呼吁要禁止中学生上网。
教学板书
课后反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文章的深层含义一定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领悟。在学习文章之前,我先让学生们搜集了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一点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通过互相探究后再举出实例的方法,他们也都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取得了非常好的课堂效果。
拓展知识
忧国忧民之言
1.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同“殉”)国家之急。 ——《汉书·司马迁传》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9.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