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 基础巩固练
1.(2018·安徽六安质检)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骑自行车的人,上坡前要紧蹬几下,是为了增大惯性冲上坡
B.子弹从枪膛中射出后在空中飞行,速度逐渐减小,因此惯性也减小
C.物体惯性的大小,由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
D.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的瞬间,它的惯性最大
解析: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选C。
答案: C
2.
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做掰手腕游戏,甲同学“掰倒”乙同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
B.甲对乙的力小于乙对甲的力
C.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始终大小相等
D.甲对乙的力和乙对甲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甲对乙的作用力和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无论谁胜谁负,甲对乙的作用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小,故C正确,A、B、D错误。
答案: C
3.
(2018·运城模拟)如图所示,木块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而突然停止运动时,车上的木块将( )
A.立即停下来 B.立即向前倒下
C.立即向后倒下 D.仍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 车停止前,木块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木块和小车具有共同的速度,当小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木块在光滑的接触面上,因此木块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 D
4.(2018·天津和平模拟)一个木箱放置在加速上升的电梯地板上,则( )
A.木箱受到的重力就是木箱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B.木箱受到的支持力大于木箱对电梯地板的压力
C.木箱受到的支持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木箱受到的支持力与木箱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 电梯内的木箱对地板有压力,压力和重力的施力物体不同,故不是同一个力,A错误。电梯地板对木箱的支持力与木箱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B错误,D正确,木箱随着电梯加速上升,故支持力大于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
答案: D
5.
(2018·南昌模拟)如图所示,有两个穿着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当其中一个人A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B时,两个人都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这是因为A推B时( )
A.A与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B.A对B的作用在先,B对A的作用在后
C.B对A的作用力小于A对B的作用力大小
D.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A推B时,A与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大小相等,选项A正确,B、C、D错误。
答案: A
6.
(多选)如图所示,在匀速前进的磁悬浮列车里,小明将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关于小球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球向前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
B.若小球向后滚动,则磁悬浮列车在加速前进
C.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
D.磁悬浮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
答案: BC
7.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人所用绳子相同,甲拉住绳子悬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乙拉住绷紧绳子的中点把绳子拉断了,则( )
A.绳子对甲的拉力小于甲的重力
B.绳子对甲的拉力大于甲对绳子的拉力
C.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上的拉力一定小于乙的重力
D.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上的拉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
解析: 由平衡条件可知,绳子对甲的拉力大小等于甲受到的重力,A错;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绳子对甲的拉力等于甲对绳子的拉力,B错;乙能把绳子拉断,对于具有同样承受能力的绳子,说明乙拉断绳子前的瞬间绳上的拉力一定大于绳子的承受力,而甲拉的绳子能承受甲的重力,甲、乙质量相等,因此乙拉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C错,D对。
答案: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的轿车的惯性比静止在货运场的集装箱货车的惯性大
B.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C.在粗糙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小球的惯性逐渐变为零
D.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同时加速度逐渐减小是有可能的
解析: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质量是其唯一量度,A、C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加上理想化的推理得出的规律,不能用实验来验证,B错误;物体可以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D正确。
答案: D
9.北京时间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跳水项目收官。中国跳水梦之队,获得7金2银1铜的好成绩。如图为10米跳台金牌获得者陈艾森在决赛中的关键一跳,关于陈艾森能跳起离开跳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他对跳台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他的引力
B.跳台对他的作用力大于他对跳台的作用力
C.跳台对他的作用力大于地球对他的引力
D.跳台对他的作用力对他做了正功
解析: 陈艾森能离开跳台的原因是跳台对他的作用力大于他的重力,故A错误,C正确;他对跳台的作用力与跳台对他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错误;跳台对他的作用力没有产生位移,故对他不做功,故D错误。
答案: C
10.(多选)(2018·潍坊模拟)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解析: 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即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则A项正确.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则B错。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是由于受到改变运动状态的向心力作用,其运动状态是不断变化的,则C错。D项符合惯性定义,是正确的。
答案: AD
◎ 能力提升练
11.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则( )
A.弹簧的伸长量为
B.弹簧的伸长量为
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弹簧的弹力与物体所受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解析: 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弹簧弹力和摩擦力处于平衡,由胡克定律有:μmg=kx,则弹簧的伸长量x=,故A错误,B正确;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错误;弹簧的弹力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答案: B
12.(多选)一辆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解析: 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故选项A、D错误,选项B正确;汽车质量不变,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故选项C正确。
答案: BC
13.(2018·江苏兴化期末)有一位美国探险家,在探险途中由于对所到地区的地形情况不了解,他缓慢地行走,还是不慎走进了沼泽地,在这位探险家往下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突然下沉时,由于人只受到重力与支持力,所以这两个力平衡
B.因为此时人在下沉,所以人受到的支持力小于人对沼泽地的压力
C.在人缓慢行走的过程中,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人下沉的原因是因为人受到的重力大于人受到的支持力
解析: 当人突然下沉时,人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人受到的重力大于人受到的支持力,A错误,D正确。人受到的支持力与人对沼泽地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错误。人行走时受地面的支持力、自身重力、地面的摩擦力,因此对应三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错误。选D。
答案: D
14.
(2018·德州模拟)如图所示,由相同材料做成的A、B两物体放在长木板上,随长木板一起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某时刻木板停止运动,设木板足够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木板光滑,由于A的惯性较大,A、B间的距离将增大
B.若木板粗糙,由于B的惯性较小,A、B间的距离将减小
C.若木板光滑,A、B间距离将减小
D.若木板粗糙,A、B间距离保持不变
解析: 若木板光滑,木板停止运动后,A、B均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间距不变,A、C错误;若木板粗糙,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μmg=ma,a=μg,可见A、B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相同,间距不变,故B错误,D正确。
答案: D
15.
如图所示,两块小磁铁质量均为0.5 kg,A磁铁用轻质弹簧吊在天花板上,B磁铁在A正下方的地板上,弹簧的原长L0=10 cm,劲度系数k=100 N/m。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长度为L=11 cm。不计地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和磁铁与弹簧间相互作用的磁力,则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 )
A.1 N B.5 N
C.9 N D.10 N
解析:
A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k(L-L0)-mg-F=0
解得:F=-4 N
故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4 N,方向竖直向上。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A对B的作用力
F′=-F=4 N,方向竖直向下
B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FN-mg-F′=0
解得:FN=9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9 N。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