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综合测评(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综合测评(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6-10 16:1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综合测评(一)
(本试卷满分100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脸谱是一种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特殊化妆方法.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图1是京剧《华容道》中关羽的脸谱图案.在下面的四个图案中,可以通过平移图1得到的是(  )
A. B. C. D.
2.下列图形中,既不是轴对称图形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4. 如图3,将三角尺ABC(其中∠ABC=60°,∠C=90°)绕B点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到三角尺A1BC1的位置,使得点A,B,C1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这个角度等于( )
A.120° B.90° C.60° D.30°







图3
5. 如图4,EF过长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O,且分别交AB,CD于点E,F,已知点B与点D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点E与点F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AB=3,BC=4,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4 B.12 C.6 D.3
6.如图5,在6×4的方格纸中,格点三角形甲经过旋转后得到格点三角形乙,则其旋转中心是( )
A.点M B.格点N C.格点P D.格点Q
7.如图6,对△ABC分别作下列变换:①先以x轴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然后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②以点O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180°,然后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③先以y轴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然后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其中能使△ABC变成△DEF的是(  )
A.① B.② C.②或③ D.①或③









8.如图7,在△ABC中,AB=4,BC=6,∠B=60?,将△ABC沿射线BC的方向平移,得到△A′B′C′,再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点B′恰好与点C重合,则平移的距离和旋转角的度数分别为( )
A.4,30?   B.2,60?  C.1,30? D.3,60?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点P(-5,3)向右平移8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1,再将点P1绕原点旋转90°得到点P2,则点P2的坐标是( )
A.(3,-3) B.(-3,3) C.(3,3)或(-3,-3) D.(3,-3)或(-3,3)
10.如图8,已知△ABC中,∠C=90°,AC=BC=,将△ABC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60°到△AB′C′的位置,连接C′B,则C′B的长为(  )
A. 2﹣ B. C. ﹣1 D.1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图9可以看做是一个菱形经过连续6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 °.








12. 如图10,半圆AB平移到半圆CD的位置时所扫过的面积为 .
13. 时钟上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钟,则经过10分钟,分针旋转了 度.
14. 如图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A在第一象限,点B,C的坐标分别为(2,1),(6,1),∠BAC=90°,AB=AC,直线AB交x轴于点P.若△ABC与△A'B'C'关于点P成中心对称,则点A'的坐标为  .

15. 如图12,在Rt△ABC中,∠ACB=90°,AC=5 cm,BC=12 cm,将△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60°,得到△BDE,连接CD交AB于点F,则△ACF和△BDF的周长之和为_______cm.


16.如图13,在△ABC中,∠ACB=90°,AC=BC,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α(0°<α<90°),得到△A1B1C,连接BB1,设CB1交AB于D,A1B1分别交AB,AC于E,F,当△BB1D是等腰三角形时,则α=  度.
三、解答题(共52分)
17.(6分)如图14,在Rt△ABC中,∠C=90°,∠A=33°,将△ABC沿AB方向向右平移得到△DEF.
(1)试求出∠E的度数;
(2)若AE=9 cm,DB=2 cm.请求出CF的长度.







18.(6分)如图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把四边形ABCD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四边形A1B1C1D1.
(1)请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四边形A1B1C1D1 ;
(2)以点C1为旋转中心,把(1)中画出的四边形绕点C1顺时针方向旋转 得到四边形A2B2C2D2 ,请你画出四边形A2B2C2D2.













19.(7分)如图16,将一个钝角三角ABC(其中∠ABC=120°)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A1BC1,使得C点落在AB的延长线上的点C1处,连接AA1.
(1)写出旋转角的度数;
(2)求证:∠A1AC=∠C1.






20.(7分)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
(1)在图17-①中,将△ABD沿BC的方向平移,使点D移至点C的位置,得到△A′B′D′,且A′B′交AC于点E,猜想∠B′EC与∠A′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在图17-②中,将△ABD沿AC的方向平移,使A′B′经过点D,得到△A′B′D′,求证:A′D′平分∠B′A′C.












21.(8分)如图18,下列网格图都是由16个相同小正方形组成,每个网格图中有4个小正方形已涂上阴影,请在空白小正方形中,按下列要求涂上阴影.
(1)在图18-①中选取2个空白小正方形涂上阴影,使6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中心对称图形;
(2)在图18-②中选取2个空白小正方形涂上阴影,使6个阴影小正方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22.(8分)己知△ABC与△DEC是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1)如图19-①,连接AE,DB.试判断线段AE和DB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19-②,连接DB,将线段DB绕D点顺时针旋转90°到DF,连接AF,试判断线段DE与AF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3.(10分)如图20-①,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放在同一条直线AB上,其中∠ONM=30°,∠OCD=45°.
(1)观察猜想
将图20-①中的三角尺OCD沿AB的方向平移至图20-②的位置,使得点O与点N重合,CD与MN相交于点E,则∠CEN=   °;
(2)操作探究
将图20-①中的三角尺OCD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一边OD在∠MON的内部,如图20-③,且OD恰好平分∠MON,CD与NM相交于点E,求∠CEN的度数;
(3)深化拓展
将图20-①中的三角尺OCD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当边OC旋转多少度时,边CD恰好与边MN平行.




附加题(20分,不计入总分)
24.对于坐标平面内的点,现将该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这种点的运动称为点A的斜平移,如点P(2,3)经过1次斜平移后的点的坐标为(3,5),已知点A的坐标为(1,0).
(1)分别写出点A经过1次,2次斜平移后得到的点的坐标;
(2)如图21,点M是直线l上的一点,点A关于点M的对称点为点B,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点C.
①若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判断△ABC是否是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②若点B由点A经过n次斜平移后得到,且点C的坐标为(7,6),求出点B的坐标及n的值.



(山东 刘书妹)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综合测评(一)参考答案
一、1. A 2. C 3. C 4. A 5. C 6. B 7. A 8. B 9. D
10. C 提示:连接BB′,延长BC′交AB′于点D.证明△ABB′是等边三角形.
二、11. 60 12. 6 13. 60 14. (-2,-3) 15. 42
16. 30 提示: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BC=45°,由题中条件可得到∠CBB1=∠CB1B=90°﹣α,∠DBB1=45°﹣α,∠BDB1=α+45°.讨论:当BB1=BD时,则有α+45°=90°﹣α;当BB1=B1D时,则有α+45°=45°﹣α;当DB1=DB时,则有45°﹣α=90°﹣α,分别解关于α的方程即可.
三、17.解:(1)在Rt△ABC中,∠C=90°,∠A=33°,所以∠CBA=90°﹣33°=57°.
由平移的性质,得∠E=∠CBA=57°.
(2)由平移的性质,得AD=BE=CF.
因为AE=9 cm,DB=2 cm,所以AD=BE=×(9-2)=3.5(cm).
所以CF=3.5 cm.
18. 解:(1),(2)如图1所示.

图1
19. 解:(1)旋转角的度数为60°.
(2)证明:因为点A,B,C1在一条直线上,所以∠ABC1=180°.
因为∠ABC=∠A1BC1=120°,所以∠ABA1=CBC1=60°. 所以∠A1BC=60°.
由旋转的性质,得AB=A1B,所以△ABA1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AA1B=60°=∠A1BC.所以AA1∥BC.所以∠A1AC=∠C.
由旋转的性质,得∠C=∠C1.所以∠A1AC=∠C1.
20.解:(1)∠B′EC=2∠A′.
理由: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B′∥AB,∠A′=∠BAD.
所以∠B′EC=∠BAC.
因为AD平分∠BAC,所以∠BAC=2∠BAD.
所以∠B′EC=2∠A′.
(2)证明: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B′∥AB,∠B′A′D′=∠BAD.
所以∠B′A′C=∠BAC.
因为AD平分∠BAC,所以∠BAC=2∠BAD.
所以∠B′A′C═2∠B′A′D′.
所以A′D′平分∠B′A′C.
21. 解:(1)答案不唯一,如图2所示:

图2
(2)答案不唯一,如图3所示:

图3
22.(1)证明:由旋转可知,∠EAF=∠BAC,AE=AB,AF=AC.
解:(1)AE=DB,AE⊥DB.
理由:由题意可知,CA=CB,CE=CD,∠ACE=∠BCD=90°.
所以Rt△ACE≌Rt△BCD.所以AE=DB.
延长DB交AE于点M.
因为Rt△ACE≌Rt△BCD,所以∠AEC=∠BDC.
又因为∠AEC+∠EAC=90°,所以∠BDC+∠EAC=90°.
所以∠AMD=180°-90°=90°,即AE⊥DB.
(2)DE=AF,DE⊥AF.
理由:设ED与AF相交于点N,由题意可知BE=AD.
因为∠EBD=∠C+∠BDC=90°+∠BDC,∠ADF=∠BDF+∠BDC=90°+∠BDC,所以∠EBD=∠ADF.
又因为DB=DF,所以△EBD≌△ADF.
所以DE=AF,∠E=∠FAD.因为∠E+∠EDC=90°,所以∠FAD+∠EDC=90°,即DE⊥AF.
23.解:(1)105
(2)因为OD平分∠MON,所以∠DON=∠MPN=×90°=45°.所以∠DON=∠D=45°.
所以CD∥AB.所以∠CEN=180°﹣∠MNO=180°﹣30°=150°.
(3)如图4,当CD在AB上方时,设OM与CD相交于F.因为CD∥MN,所以∠OFD=∠M=60°.在△ODF中,∠MOD=180°﹣∠D﹣∠OFD=180°﹣45°﹣60°=75°;如图5,当CD在AB的下方时,设直线OM与CD相交于F. 因为CD∥MN,所以∠DFO=∠M=60°.在△DOF中,∠DOF=180°﹣∠D﹣∠DFO=180°﹣45°﹣60°=75°.所以旋转角为75°+180°=255°.
综上所述,当边OC沿顺时针方向旋转75°或255°时,边CD恰好与边MN平行.

图4 图5
24.解:(1)点A经过1次斜平移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2,2),点A经过2次斜平移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3,4).
(2)①△ABC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如图6,连接CM.
由A,B两点关于点M成中心对称,可知AM=BM,由B,C两点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可知BM=CM.
所以AM=CM=BM.所以∠MAC=∠ACM,∠MBC=∠MCB.
因为∠MAC+∠ACM+∠MBC+∠MCB=180°,所以∠ACM+∠MCB=90°,即
∠ACB=90°.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②如图7,延长BC交x轴于点E,过点C作CF⊥AE于点F.
因为A(1,0),C(7,6),所以AF=CF=6.所以△AC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①,得∠ACE=90°.
所以∠AEC=45°.所以∠ECF=45°=∠AEC.所以EF=CF=6.所以E(13,0).
设直线BE的表达式为y=kx+b,因为点C,E在直线上,所以.解得.
所以y=-x+13.
因为点B由点A经n次斜平移得到,所以点B(n+1,2n).
将其代入表达式,得2n=﹣n﹣1+13,解得n=4.
所以B(5,8).




A

B

C

D

图4






E

D

A

C

B

F



图14


图16


图17


E





























图19






第 1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