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第2课时》 习题
一、基础练习
1.人呼吸时,呼出的气体成分是( )
A. 不含氧气 B. 全部是二氧化碳
C. 氧气多、二氧化碳少 D. 氧气少、二氧化碳多
2.通过呼吸运动,肺实现了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下面关于平静呼吸的表示,哪项是正确的?( )
A.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 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
C.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D. 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3.(2017德州)人在吸气时,下列哪一项生理活动与空气进入肺内无关( )
A.膈肌舒张 B.肋间肌收缩
C.肺内压力降低 D.胸廓容积增大
4. 雾霾天气是自然和人为污染环境所形成的,面对这种恶劣天气,我们只有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其给人们正常生活和健康带来的危害.请分析,当雾霾中的细小颗粒物进入肺内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是( )
A. 收缩缩小下降 B. 舒张扩大下降
C. 舒张扩大升高 D. 收缩扩大下降
5.(2018德州)下面是人在吸气或呼气时肺和膈肌的活动情况模拟图。能正确表示吸气情况的是( )
A B C D
6.呼吸是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引起的,吸气时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B. 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C. 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D. 不能确定
7.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台是:血液中的 ______ 进入肺泡,肺泡内的 ______ 进入血液.组织内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中的 ______ 进入细胞,细胞内的 ______ 进入血液.
8.(怀化中考)人体内氧浓度最大的部位是( )
A.动脉血 B.肺泡内
C.静脉血 D.肺部毛细血管
二、提升练习
9.肺泡与血液进行的气体交换及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的气体交换的原理是( )
A. 气体的呼吸作用 B. 气体的扩散作用
C. 呼吸运动 D. 自由的交换
10.(2018广东)图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时:呼气,膈顶下降 B.b→c时:吸气,膈肌收缩
C.c→d时:胸廓容积扩大 D.c→d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
11.(常德中考)右图中甲、乙表示人体呼吸运动中的膈肌(用a表示)所处的两种状态。据此判断甲、乙各处于呼吸的什么时期?( )
A.甲吸气、乙呼气 B.甲呼气、乙吸气
C.甲、乙都吸气 D.甲、乙都呼气
12.(2013枣庄)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 )
A.肺的通气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D.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13. 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题.
(1)曲线BC段表示______(填“吸气”或“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2)曲线AB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______.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是坐标中的_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大气压.
14. 图一为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图二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回答:
(1)图二中呼吸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组成.
(2)图二中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清洁、湿润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内的黏膜和鼻毛.
(3)图二中既是空气通道又是食物通道的[________]________.
(4)图一中①模拟的结构是________.
(5)图一中的B模拟________过程,此时膈肌________(填写“收缩”或“舒张”).
15.(2014巢湖)根据如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______(吸气还是呼气).
(2)图中A表示______,图中B表示的是______,图中C表示的是______,图中E表示的是______.
(3)用手下拉E,小气球______,表示______过程,说明______.
《呼吸第2课时》 习题答案
1.【答案】CD
【解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同时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但是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是16%二氧化碳是4%,氧气多于二氧化碳,所以C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析】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平静呼吸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可见C正确.
3.【答案】A
【解析】人体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呼吸肌(包括膈肌)舒张时完成呼气过程。
4.【答案】D
【解析】人体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呼吸肌(包括膈肌)舒张时完成呼气过程.因此当雾霾中的细小颗粒物进入肺内时,膈肌所处的状态收缩,胸廓容积扩大和肺内气压的下降.
5.【答案】B
【解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导致胸廓体积变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体积变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6.【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明确呼吸运动的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扩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气压<外界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呼气过程与之大致相反。因此人体吸气时,肺内气压<外界气压。故选A。
7.【答案】二氧化碳;氧气;氧气;二氧化碳
【解析】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8.【答案】B
【解析】在动脉血、肺泡内、和肺部毛细血管中氧浓度都很大,只有静脉血中含氧少。根据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可知,肺泡内的氧会不断扩散到肺部毛细血管的血液中,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而肺泡内又不断地补充外界空气,使氧浓度一直高于肺部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的浓度,这样才能使氧源源不断地扩散到血液中,可见,氧浓度最高的部位应是肺泡内。
9.【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肺泡与血液及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明确实现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气体扩散是指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比血液中的多,而氧气比血液中的少,因此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因此它们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都是气体扩散。故B符合题意。故选B。
10.【答案】B
【解析】b→c时,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的容积增大,外界气压>肺内气压,完成吸气动作。
11.【答案】A
12.【答案】D
【解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通过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此过程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13.【答案】(1)呼气; 舒张 (2)扩大 (3)B 相等
【解析】(1)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则表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
(2)图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景和左右镜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
(3)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相等,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差为零.所以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点.
14.【答案】(1)⑦ ;呼吸道 ;⑥ ;肺
(2)① ;鼻腔
(3)② ;咽
(4)气管
(5)吸气 ;收缩
【解析】解:(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⑥肺和⑦呼吸道,呼吸道由图中①鼻、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组成.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得到温暖,湿润和清洁.(2)鼻腔黏膜内的丰富的毛细血管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因此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清洁、湿润的主要结构是鼻腔.(3)②咽既属于消化系统,也属于呼吸系统,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4)图一中①模拟的是气管.(5)图一中,图B模拟的是人体在吸气时膈肌所处的运动状态,此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15.【答案】(1)吸气;(2)气管;支气管;肺;膈肌;(3)变大;吸气;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解析】(1)该图表示膈肌收缩,此时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
(2)图中A代表气管,B代表支气管,C代表肺,D代表胸廓,E代表膈肌.
(3)当用手拉下橡皮膜时,钟罩容积增大,内部气压降低气球扩张,气球内气压低于大气压,空气进入气球表示吸气,所以.此图表示吸气过程.
呼吸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呼吸 第2课时
章
三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年
学习
目标
知识和技能
1.概述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阐述膈肌的运动,感知呼吸时胸廓容积有变化
3.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4.通过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分析呼吸与细胞生命活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尝试人工呼吸的方法,将肺通气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悟生命本质的运动之美
2.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以及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
重点
1.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难点
1.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长时间在封闭的教室里学习,常常会感到头晕,这是因为教室里氧气的含量减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的缘故。为什么气体成分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比较。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在吸入气体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入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了解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差别,分析原因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二、呼吸的过程
1.呼吸的过程
呼吸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四个环节,依次是肺通气、肺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通气。
2.探究竟·实验
一只手按在胸骨处,另一只手按在肋骨处,先尽力扩大胸廓,接着缩小胸廓,反复做几次。体会胸廓的扩大和缩小与吸气和呼气的关系。
胸廓
胸廓是由胸骨、肋骨和脊柱的胸段共同转成的一个结构,心脏、肺就位于胸廓内,胸廓有保护心脏、肺的功能。另外,呼吸时,在呼吸肌的牵引下,胸腔的容积会发生变化。
3.呼吸运动
呼吸肌是指参与呼吸的肌肉,主要包括肋骨间的肌肉和隔肌。膈位于胸腔的底部(即腹腔的顶部),是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的结构,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在平静呼吸的状态下,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骨上提,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隔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的容积增大,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
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胸骨下放,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缩小,隔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胸廓缩小。肺随之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过程。
4.探究竟·构建模型
尝试用气球、塑料瓶和塑料管等材料制作一个“膈的运动与呼系”模型。按照图操作,体会膈顶升降与呼气和吸气的关系。
视频:模拟呼吸时有关结构的变化
①②玻璃管内分别模拟气管和支气管,③气球模拟肺,④玻璃罩模拟胸廓,⑤橡皮膜模拟隔。
当用手向上推橡皮膜时,可以看到气球缩小,气球内的气体排出,模拟隔肌舒张时隔顶部回升,胸腔的容积缩小,肺收缩,肺内的气体排出,完成呼气过程;当放开手时,橡皮膜回落,气球胀大,模拟隔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胸腔的容积扩大,肺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
5.扩散原理
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因此,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
6.肺内的气体交换
由于进入肺泡内的外界空气含氧多,氧的浓度比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里血中的浓度高,而肺泡内二氧化碳浓度又比静脉血里的浓度低,因此,氧便从肺泡内扩散到血液里,同时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实现了肺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7.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由于在组织细胞里,有机物质不断被氧化分解,消耗氧并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氧的浓度低而二氧化碳浓度高。当含氧较多的动脉血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里的氧便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里,实现了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8.呼吸的实质
在氧的参与下,细胞内的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的需要。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9.体育锻炼对呼吸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以使呼吸肌的舒缩能力加强,胸廓的活动范围扩大,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增进肺的通气能力,其结果使肺活量增大,呼吸功能加强。
10.肺活量
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叫做肺活量。12~14 岁少年的肺活量为 2000~3000mL。肺活量反映在一次呼吸活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体质状况。
测肺活量一般需要肺活量计(一种专门测量肺活量的仪器)。
11.灯火实验原理
菜窖中贮藏的蔬菜不停地呼吸,使菜窖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高,氧气减少。因此,人在下菜窖前,应先将菜窖盖打开通风,或把点燃的蜡烛系入窖内测试。如果蜡烛熄灭,说明菜窖内的氧气太少,不能下窖。
12.
煤气中毒是由于人吸入一氧化碳造成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得多,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引起组织细胞缺氧。煤气中毒后,病人轻者头晕、头痛、胸闷、恶心,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等症状,危及生命。一旦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通风的地方;如果患者已经停止呼吸,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13.亲自做
练习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
让患者仰卧,颈下垫高,头后仰,下颌向上,使呼吸道伸展畅通。
抢救者一只手固定患者下颌,让其口张开,盖上一层纱布,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准患者的口将气缓缓吹入患者的胸壁隆起后,抢救者将口移开,并松开捏鼻孔的手。每分钟吹16-18次,如此反复进行。
概括了解呼吸的四个过程
体会呼吸
了解什么是胸廓
了解呼吸肌
知道吸气的过程
知道呼气的过程
通过模型知道膈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
了解扩散原理
知道根据扩散原理,在肺内完成气体交换
知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分析总结呼吸作用的实质及意义
了解体育锻炼对呼吸的影响
了解肺活量
了解灯火实验原理
了解煤气中毒
尝试进行人工呼吸
概述呼吸的四个过程
实验:体会呼气和吸气
拓展胸廓
拓展呼吸肌
分析吸气的过程
分析呼气的过程
指导模拟膈的运动
介绍扩散原理
图文介绍肺内气体交换
图文介绍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指导总结呼吸作用的实质及意义
介绍体育锻炼对呼吸的影响
介绍肺活量
介绍灯火实验原理
介绍
指导练习口对口人工呼吸
课堂练习
1.肺泡中的气体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至少要通过的细胞层数是( A )
A.2 B.3 C.4 D.5
2.人体血液流经肺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情况是( B )
A.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氧气浓度下降
B.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氧气浓度上升
C.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氧气浓度上升
D.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氧气浓度下降
3.人体平静呼吸是通过呼吸肌收缩、舒张完成的,当呼吸肌收缩时( C )
A.肺内气压变大,完成吸气
B.肺内气压变小,完成呼气
C.肺内气压变小,完成吸气
D.肺内气压变大,完成呼气
4.当在人体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地方是( C )
A.动脉血内 B.静脉血内
C.组织细胞内 D.组织液里
5.氧气在血液中通过( B )来运输。
A.溶解在血液中 B.与血红蛋白结合
C.与红细胞结合 D.与白细胞结合
6.人体吸收的氧气最终去向是( D )
A.用来构成组织细胞
B.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D.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