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表格式教案(20页)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表格式教案(20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10 21:2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设 计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语文 陈述人
单元 第七单元
教材简析
本单元以“动物”为主题,通过对大自然中不同的动物描写,让学生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感受动物的可敬可爱之处,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本单元安排了《母鸡》《那只松鼠》《蚁球漂流》《精彩的大象表演》四篇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描写动物的方法,抓住动物身上的特点,感受其独特魅力。在“习作(写片段)7”中,让学生使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描写方法,去写自己最感兴趣的动物,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语文活动7”中也抓住本单元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学习期描写方法,同时在“百宝箱”中进行有关动物的诗句积累。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对于动物是很熟悉和关爱的,特别是母鸡、蚂蚁、松鼠也能常常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这对于学生学习课文有着一定的基础,也能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共鸣。
目标导向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之处,学习文中的描写方法,积累相关的字词,能自己根据从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和词语,从而学会抓住动物身上的特点进行有效的描写。
教法与学法
通过欣赏图片和视频,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之处,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具体描写动物的方法,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课时安排
12课时






课题 24.母鸡 执教者 总课时 2
课型 新授 时间 星期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赏析、想象等活动中理解课文,学会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懂得感恩父母。
重 难 点 重点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难点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方法 教法 朗读法、引导法、点拨法、合作学习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资源 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时间分配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整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读阅读目标。 A.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b.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流利。 C.理清文章条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d.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对母鸡的情感有什么变化?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字词大比拼 1、指名学生读生字。 2、小组赛读。 3、全班齐读。 4、分享识记字词的方法。 四、熟读课文,巩固字词。五、课堂小结。 备 注
(3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2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说一说。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学生说一说。 多种方法识读字词。 学生互相读一读,再交流。
板书设计 24.母鸡——老舍 一向讨厌母鸡 不敢讨厌母鸡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时间分配 一、复习生字。二、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a.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如:“我一向讨厌母鸡。”“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B.作者分别通过哪些事例具体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如:随处乱叫 欺软怕硬 发狂炫耀 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c.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d.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桌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分辨褒贬,积累语言 1.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所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备注
(6分钟) (25分钟) (5分钟) (4分钟) 指名学生读一读。 学生议一议,说一说。 学生合作学习,集体交流。 学生积累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总结。
板 书 设 计 24.母鸡 ——老舍 一向讨厌母鸡 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母亲是英雄 不敢讨厌母鸡
作 业 布 置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并背诵6-8自然段。
教 学 反 思

课题 25.那只松鼠 执教者 总课时 2
课型 新授 时间 星期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和小松鼠的情感,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能力。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趣。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赏析、想象等活动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和小松鼠的情感,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趣。
重 难 点 重点 体会作者和小松鼠的情感。
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方法 教法 朗读法、引导法、点拨法、合作学习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资源 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时间分配 一、导入、质疑 1.大家喜欢松鼠吗?为什么?有一个人捕捉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那只松鼠命运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那只松鼠(板书)。 2.齐读课文题目,引导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读顺。 2.指名读课文,相机纠正读音或读得不好的地方,师生共同评议。 3.你记住了哪些字词?怎么记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4.再读课文,想想刚才的那些词和词组在文中该怎样理解,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指名回答。)三、课堂小结 备 注
(7分钟) (30分钟) (3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一说。 学生互相读一读,再交流。
板书设计 25.那只松鼠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时间分配 一、复习生字。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1~3段。 ①读读文中写“我”捉松鼠的段落,勾出描写“我”神态、动作的词以及松鼠四处逃窜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 ②指导朗读第3段。 ③如果你是这些四处逃窜的小松鼠中的一只,你会想些什么? 2.学习第4段。 ①假如你是被捕捉的那只小松鼠,你会想什么?会有什么反应?(指名说或表演。) ②指导朗读,自由读,想想你能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作者当时复杂的心情? 3.学习第5、6、7段。 ①从“触电般地缩回”、“望”中,你体会到什么?“我”为什么如此惊讶? ②从“ 长叹”、“放”中,你体会到什么?我为什么不舍?(联系上下文。)  ③指导朗读第8段。 4.你怎样理解“我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我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句话?“说不出”:因为从情理上讲,好不容易捉到的松鼠,又是我非常喜欢的,没有理由放。“非这样做不可”:因为我实在不忍心让小松鼠从此孤单、忧郁地生活。三、总结全文 文中的“我”和“松树”有着怎么样的感情? 五、指导积累 抄写、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备注
(5分钟) (25分钟) (5分钟)(5分钟) 指名学生、小组读一读。 学生议一议,说一说。 学生合作学习,集体交流。 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总结。
板 书 设 计 25.那只松鼠 逮松鼠——非尽气力 那只松鼠 放松鼠——轻松愧疚 关爱动物 惦松鼠——关爱动物
作 业 布 置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教 学 反 思
















课题 26.蚁球漂流 执教者 总课时 2
课型 新授 时间 星期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会写课文中的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3.体会到只要团结协作,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灾难。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赏析、想象等活动中理解课文,体会到只要团结协作,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灾难。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和生活中懂得团结合作。
重 难 点 重点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了解蚁球是怎样漂流靠岸的。
难点 领悟故事蕴涵的深刻道理。
方法 教法 朗读法、引导法、点拨法、合作学习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资源 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时间分配 一、紧扣话题,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漂流”吗?(板书:漂流) 2.你们看到过“蚁球”吗?想像一下它会是什么样的?(板书:蚁球) 3.“蚁球漂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含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进行“领读—抢读—开火车读”竞赛。 重点指导:“牲”的声母是翘舌音;“猛”的韵母是eng,不要读成ong;“蚁”不要读成yì;“层” 的声母是平舌音。熟读的新词有:蚂蚁、洪水、猛兽、汪洋、波峰、凝望、糊涂、迅速、密匝匝、油漆、剥离、惊心动魄、秩序井然、牺牲。 (2)“剥离”的“剥”还可以怎么组词?当它和“皮”组成词时读什么呢?(出示:剥皮)你还能给“剥bāo”组几个词吗? (3)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她)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顺了吗? (4)集体评议,纠正字音。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指名说)三、巩固识字,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按结构归为一类读,可以分平舌音或翘舌音读,也可以组词读) 2.交流识记难字或易错字的方法。 (“抹”字右半部分是“末”,不是“未”;将“堤、波、涂”的部首换成另一个部首,变成另一个字) 3.指导书写。 (本课生字以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为主,让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撕、糊”各部分应写得窄一点,中间部分的下端都要比左右部分的下端略高;“迅、速”的最后一笔是“平捺”,要写得略长,以托住里边部分) 4.学生练写难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注意写字姿势。四、默读课文,了解大意五、课堂小结 备 注
(3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2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一说。 学生互相读一读,再交流。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大意。
板书设计 26.蚁球漂流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时间分配 (一)听写字词,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读题,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洪水。 (1)自由读第1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洪水来临的句子,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扣住“像猛兽”、“撕”来体会洪水来势凶猛,大而急,把江堤冲出了一道口子。相机板书:洪水来临、像猛兽、一片汪洋) (3)出示句子:“洪水像猛兽撕开了江堤,垸内一片汪洋。”谁能照样子说几个形象的比喻句?用“……像……”的句式练习说话。 (4)指导朗读。(“撕”字应重读,后半句语速稍慢。指导学生读出洪水的凶猛) (5)此时此刻,人们是怎样做的,又会怎样想?(联系课文中“凝望着水中的家园”想像人们的心情) 2.学习第2~7自然段,感知蚁球漂流。 (1)洪水来势如此的凶猛,弱小的蚂蚁是怎样自救的呢?蚂蚁的顽强勇敢。(相机板书:蚁球漂流,跳着、滚着) (2)指导朗读。(表示蚁球漂流动作的词“紧紧抱”、“跳着”、“滚着”应重读) (3)蚁球在波峰上跳着,在波谷里滚着,那是多么扣人心弦的一幕啊!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自己想像成一只只蚂蚁。洪水来了,我们密匝匝的紧紧抱在一起。洪水越来越猛,浪头越来越高,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呢?(学生展开想像,自由描述) (4)出示句子:“小团蚂蚁被浪头打开,像铁器上的油漆片儿剥离开去。”生自由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想像铁栏杆、篮球架等油漆片儿剥落的情景,思考:小团蚂蚁像油漆片儿一样被洪水剥离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扣住“像油漆片儿”理解蚂蚁是成片成片的牺牲,从中体会蚂蚁在洪水中求生的努力,感悟它们的英勇无惧) (5)小小的蚂蚁与洪水做着顽强的斗争,它们多么团结,多么勇敢。你们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师生评议,再指名读) 3.学习第8自然段,领悟团结就是力量。 (1)弱小的蚂蚁与狂暴的洪水进行了顽强的斗争,结果怎么样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想想你为什么感动? (2)把最令你感动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说说感动的原因。(学生说到哪一句,教师就相机点拨) 1“蚁球靠岸了,蚂蚁一层层散开,迅速而秩序井然地冲上堤岸。”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秩序井然”的意思,并指导说话。 教师质疑:如果蚂蚁们争先恐后地离去,结果会怎么样呢?让学生感悟小小的蚂蚁不仅团结,而且纪律严明) 2“岸边水中仍然留下了不小的一团蚂蚁……但它们仍然紧紧地抱在一起。” 紧抱在一起的底层牺牲者用生命换来了绝大多数蚂蚁的平安和胜利。指导朗读应语气低沉,语速稍慢) (3)教师小结:团结就是力量,弱小的蚂蚁通过团结协作,绝大部分得救了。(板书:蚂蚁得救,迅速、秩序井然) (三)拓展延伸,升华感悟 1.看着这一切,聚在堤岸上的人们会想些什么?又会说些什么? 2.向家人复述蚁球漂流的经过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备注
(3分钟) (25分钟) (10分钟) (2分钟) 指名学生说一说。 学生议一议,说一说。 学生合作学习,集体交流。 指导学生读课文,体会情感。 小组成员互相读一读,说一说。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总结。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总结。 指名学生说一说,学生议一议,再指导。
板 书 设 计 26.蚁球漂流 洪水来临——一片汪洋 发现蚁球——随波漂流 英勇无畏、团结合作 蚁球登陆——秩序井然
作 业 布 置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教 学 反 思
































课题 27.精彩的大象表演 执教者 总课时 1
课型 新授 时间 星期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6个生字;辨析多音字“的、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成语。 3.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4.激发对大象的喜爱之情,培养观察和想像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朗读、交流、说话等活动中积累课文中的成语,读懂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大象的喜爱之情,培养观察和想像能力。
重 难 点 重点 学习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的。
难点 学习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的。
方法 教法 引导法、点拨法、观察法、合作交流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资源 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时间分配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物表演吗?谁来说说? 大象的表演是怎样精彩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第24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过指名读、轮读、分组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 3.默读,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自主学词,巩固识字: 1.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然后交流、积累。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然后讨论交流。 (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体会理解词语。如“前俯后仰”可用表演的方式理解;“若无其事、粗壮如柱”可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有写词语与课文内容联系非常紧密,可放在理解课文内容是理解) 3.出示生字,说说读准字音应注意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4.课文中出现了几个多音字,请找一找,并根据读音组词。 5.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分类,教师再进行指导并范写。 6.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文第1自然段点明了观看大象表演的地点是在泰国,并概括写看表演的总体感受是“令人欢乐开怀”的“美妙享受”。怎样令人欢乐开怀的?可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板书:欢乐开怀、美妙享受)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2~5自然段。 (1)找中心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1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一找中心句,并画上横线。 2 为什么说大象的表演非常精彩?请用你找到的中心句来回答。 3 齐读这四个中心句,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在思考交流中明白,这四句话是各个自然段的中心句,也是总起句,其他句子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抓住中心句,能使读者很快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细读、品读,体会大象表演的精彩。 1 你最喜欢大象表演的哪个节目?找到那一段,并读好那一段。读后,可以和同桌或小组的同学说说喜欢这一段的理由。 2 汇报交流,教学的顺序依交流的顺序而定。 (讨论交流中,第3自然段要抓住“大象踢足球最有趣”的特点,扣住能表现“有趣”的动作描写,如“踢飞、绕开、一拨”及观众的表现“前俯后仰”来体会。然后指导读,让学生在读中表现出“大象踢足球有趣”的特点及作者的喜爱之情。第4自然段的方法与第3自然段相同,只是在学习体会描写比赛的具体语句前,先看插图,集合插图让学生想像,再读具体的语句,从而体会到人和大象的拔河比赛尤为激动人心) 3 重点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a 你为什么最喜欢大象过人表演? b 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看大象过人表演让人“提心吊胆”? (板书:过人、提心吊胆) c “凝神屏息”是怎样的一种表情?谁来表演?这说明了什么? d 谁来读读第2~4句,把这种因担心而紧张,且让人感到提心吊胆的感觉读出来。(指导朗读) e “惊心动魄”的那一刻指的是哪一刻? f 当大象抬起一只脚按在少年的肚子上时,全场为什么突然安静了下来? g 如果你当时在场观看,你会怎样想,会有怎样的表现?有惊无险的一幕过去了之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h 你们能把这种内心的感受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指导读第6~8句) i 读到这里,谁能联系课文说说“提心吊胆、惊心动魄”的意思? k 读了这一段,谁能说说,课文是怎样围绕“提心吊胆”来写具体的? 3.学习第6自然段。 大象的表演的确非常精彩,所以,表演结束后,人们纷纷给大象送去食物或投以钱币,以表达自己对大象的喜爱之情。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读,来表达我们对大象的喜爱之情吧。(齐读第6自然段) (五)练习说写,实际运用 1.请同学们从课文第2自然段的举例中任选一个节目,或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像大象还会表演什么节目,仿照课文先概括说后具体说的方式说一段话。 2.回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并把这一段话写下来。(六)课堂总结 备 注
(3分钟) (3分钟) (10分钟) (18分钟) (6分钟) 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读要求,完成任务。 学生观察再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读一读,师生体会情感。 学生交流方法,集体汇报。 教师指导交流、学生情境朗读 学生说一说,并进行积累。 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范读,学生在交流讨论。 全班齐读。 学生仿说仿写。
板 书 设 计 27.精彩的大象表演 踢足球 有趣 拔河比赛 激动人心 名不虚传 美妙享受 大象过人 提心吊胆
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积累字词。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