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共44张PPT+6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共44张PPT+6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10 21:36:58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贾元春
贾探春
薛宝钗
贾迎春
贾惜春
林黛玉


秦可卿
贾巧姐
王熙凤
史湘云


金陵十二钗
一、《红楼梦》
一、《红楼梦》
曹雪芹
清代(乾隆晚期)
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者:
成书时间:
主要内容:

响:
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图
贾府最高权位者
贾府的实际施政者
贤德妃
贾府最大靠山
小说男主角
大观园中唯一男性
倾国倾城
才气过人
材料一
《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不仅具有很好的思想性,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全书规模宏大,人物众多,语言优美生动,刻画人物细腻传神,塑造了许多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后人对它的喜爱和评论经久不绝,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


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式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1)明朝时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2)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3)清中后期,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汤显祖和《牡丹亭》
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
汤显祖
汤显祖,明代戏曲家,生于1550年,卒于1616年,字义仍,号若士,祖籍江西临川。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与顾宪成等东林党人过往甚密。十九年因抨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汤显祖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牡丹亭》则是他的代表作。
汤显祖
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作《桃花扇》。
孔尚任和《桃花扇》
2.


京剧形成——以徽调、汉调为基础
(19世纪中期)
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一日不练自己知道,
两日不练同行知道,
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生:男性角色,演员扮相俊美,干净。
旦:京剧中各种女性角色
净:又称“花脸”,饰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特异之处
的男性角色。
文花脸代表角色:包公
武花脸代表人物:项羽
丑:“小花脸”,大多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性格机敏、
滑稽,并不全然指性格上的丑陋。此行当的扮相多为
鼻梁上涂抹一块白粉。代表角色:九品芝麻官,衙役,
绿林好汉等。
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
《玉堂春》——苏三的冤情
《樊江关》——姑嫂同心
京剧脸谱
京剧十二生肖脸谱
程砚秋剧照
梅兰芳
梅兰芳剧照
程砚秋
尚小云
尚小云剧照
荀惠生
荀惠生剧照
京剧艺术名家
(背景音乐节选自京剧《苏三起解》)
京剧形成:
明朝中后期,各种地方戏曲都到北京来上演,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称为京剧。




◆巧记歌诀
清代小说《红楼梦》,
雪芹高鹗合作成。
主要内容贾林情,
古典小说它为峰。
显祖创作《牡丹亭》,
洪昇创作《长生殿》,
尚任创作《桃花扇》。
四大徽班到北京,
道光年间皮黄成,
国粹流传扬美名。
昆曲与京剧艺术
(作者、成书时间、影响)
昆曲
《红楼梦》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京剧
清朝: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明朝:汤显祖《牡丹亭》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
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
1.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文学作品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2.清代诗人黄遵宪在评价我国古代一部长篇小说时说,“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这部“好小说”最有可能是(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A
B
3.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其中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4.昆腔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是在(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初
D
C
5.下列历史人物与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
A.杜甫——诗仙
B.汤显祖——《牡丹亭》
C.孔尚任——《长生殿》
D.关汉卿——京剧
B
6.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7.我国在道光年间形成的剧种是( 
 )
A.京剧   B.昆剧   C.越剧   D.锡剧
C
A
8.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
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本草纲目》
B
9.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请判断与明清小说有关的场景是( 
 )
B
A 
   
B     
C     
D
10.乾隆时,北京百姓“所好为秦声、罗、戈,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这说明( 
 )
A.昆曲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B.京剧已经形成
C.中国地方戏曲丰富多彩
D.北京是休闲文化中心
A
11.以徽剧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而形成的新的剧种,被称作“国粹”的是( 
 )
A.评剧
B.话剧
C.京剧
D.越剧
C
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明清小说甲天下】
(1)材料一是对哪部历史小说的评述?其作者是谁?
《三国演义》。罗贯中。
(2)材料二中这个历史名人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施耐庵;《水浒传》。
(3)材料三中的孙悟空这一人物出自哪一部文学作品?该作品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民众什么愿望?
《西游记》。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
(4)
材料四中的《红楼梦》有何艺术特色?它揭示了当时怎样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在艺术上达到极高的水平,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戏剧唱尽天下事】
材料五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近200年历史。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调、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京剧形成的过程以及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形成:1790年,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为乾隆帝祝寿献艺。徽调吸收其他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剧”。
原因:工商业市镇繁荣和书坊、刊刻印刷业迅速发展。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