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浙教版七(下)科学(第四章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更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更替 D.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2. 3月11日在日本发生了日本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震级达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 科学家发现,日本11日的强震使日本本州岛东移2.4米,同时令地球地轴发生大约10厘米偏移,自转加快1.6微秒。地球自转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的质量变小了
B.地球的质量变大了
C.地球的质量没有变,是因为地球质量分布发生改变
D.地球的质量没有变,是因为地球的地轴变长了
3. 从我国的“清明节”到“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4. 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 )
A.光球层 日冕层 色球层
B.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C.日冕层 色球层 光球层
D.日冕层 光球层 色球层
5. 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 以下不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是( )
A.太阳 B.金星 C.火星 D.天王星
7. 下列对月球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可以在月球上看到漫天大雪 B.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可以达到数百摄氏度
C.月球上火山喷发 D.从月球上看天空是蔚蓝色的
8. 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
A.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蓝天 B.满天的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
C.目测看到日珥的爆发 D.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9. 下列有关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
B.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C.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D.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0.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转动的是( )
A.昼夜交替
B.四季更替
C.太阳东升西落
D.上述三项都不能说明
11.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人类有可能移居月球,生活在月球上的居民,能看到的是( )
A.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B.日光、彩虹
C.平原、环形山 D.碧海蓝天
12.火星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重力约为地球的2/5,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火星的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非常干燥,表面平均温度零下55℃。火星有两个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请根据以上资料,推测不可能在火星上出现的现象( )
A、有四季变化 B、双月同现 C、有暴雨天气 D、水的沸点小于100℃
13.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到的四种月相,阴影线表示暗部。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14.小敏用一个一半涂白(表示阳光照射的半球)、一半涂黑(表示背光的半球)的球模拟月相变化,如图所示.当球位于乙时,他模拟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15.正确反映一次月全食过程各阶段顺序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
1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及某日太阳光照图,此时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及北半球的节气是( )
A.a 夏至 B.b 秋分 C.c 冬至 D.d 春分
17.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太阳和月球是与人类最密切的天体。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一周约为 24 小时 B.地球的公转方向是由东向西的
C.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D.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18.如果太阳直射角的移动范围变大,这会给地球带来哪些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杭州也可能会出现日晒头顶的现象。
B.南极和北极出现极昼和极夜的地区范围会增加。
C.太阳直射角的移动范围变大可能与黄赤交角的变小有关。
D.地球上热带的范围会变大。
19.下列地点中,阳光能照射到水井底部的是( )
A.上海 B.北京 C.海口 D.杭州
20.火星是一颗神秘的行星,曾被科学家们猜测可能存在生命。火星距离地球大约9000多万公里,是地月距离的一、二百倍。人类差不多三天左右可以到达月球,而到达火星约需250天左右。在实现前往火星的征途中,下列哪项不是科学家所主要担心的问题( )
A.长时间的飞行宇航员的精神、体力到底能不能承受,太空中无昼夜的更替对宇航员的作息规律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B.宇航员需要携带更多的食品、饮料、氧气,飞行、返回的燃料等都要随舱携带,因此需要制造出更大功率的火箭;
C.人类迈入火星的步伐将对火星的生态产生怎样的影响?
D.在火星上与地球之间进行一问一答一次最简单的对话,要花费十几分钟的时间,对处理应急问题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21.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在科技人员的控制下,“嫦娥一号”准确落于月球南纬1.50°、东经52.36°的预定撞击点。此前,它传回了大量的数据和图片,其中包括月球的赤道平均半径为1737646米和极区半径为1735843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月球上也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
B.月球的形状与地球相似,也是一个正球体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如果你乘坐“嫦娥一号”登上月球,你所受到的重力会是地球上的1/6
22.假如地球绕日公转时,地轴不再倾斜,而是垂直于公转轨道面,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A.太阳西升东落 B.没有昼夜交替
C.全球各地气温基本相同 D.没有四季交替
23.引起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公转
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转
D.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
24.下列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不科学的是( )
A.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
B.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
C.调节目镜焦距,使像清晰
D.不加滤镜直接观测太阳,图像更加清晰
25.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二、填空题
26.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但每逢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掀起几米高的大浪。它的形成和月球有关吗?为什么?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地球北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此时地球的转动方向是自__________向__________。
(2)若此时D地正好处于正午12时,则C地是__________时,A地是__________时,B地是__________时,过6小时后处于正午的是__________地。
(3)如果图中D处是美国,则B地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国家( )
A.中国 B.英国 C.法国 D.巴西
28.依题意填空:
(1)我国水资源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为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国家实施“南水北 调”工程;为解决季节性缺水修建水库。这些措施主要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 。
(2)今年3月底,在我省西北发现一超大型钪多金属矿床,初步探明钪资源量超过70吨,价值约700亿元。浙西的主要地形是 。
(3)在我省很多地方有大量溶洞、钟乳石、石笋等喀斯特地貌,这些地貌的形成是由于 (填“风力、流水、冰川、海浪或生物”)作用形成的。
29.右边这幅图展示了恒星的质量与它的寿命的关系。恒星寿命指恒星在耗尽燃料之前,它能存在的时间。由图可知,质量比太阳大的恒星,其寿命比太阳___ ____;一个质量是太阳0.5倍的恒星大约能存在________;一个质量是太阳3倍的恒星大约能存在__________。
30.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请将太阳系、地月系、宇宙、银河系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太阳系中体积最大且有大红斑的行星是____。
31.2007年10月24日18时,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几千年的探月梦想。下图是嫦娥一号卫星(以下简称卫星)从地球奔向月球并绕月飞行的轨道示意图。
(1)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过程,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火箭的________能。
(2)“嫦娥一号”进入月球轨道后运动状态将________(填“不断变化”或“保持不变”)。
(3)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后,卫星于2008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十五)上午10时左右第一次面临月全食的考验。如果天气晴朗,那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相是________。
(4)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要减速才能围绕月球运动。减速的方法是卫星携带的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________(填“前”或“后”)喷火。
(5)“把月球建设成为人类的第二故乡”,这是人类新的梦想,但有一些根本问题尚待解决,如需解决重力环境、宇宙辐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实验探究题
32.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厘米) 20 30 40 50 60
影子长度Z(厘米) 30 15 10 7.5 5
(1)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_ ___。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得出:在点光源逐渐上移的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Z的变化量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放置处的水平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Z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33.《北京晚报》曾经报道: “从北京天文馆得知,最近太阳活跃的程度不仅是千年来首见,甚至是8000年来最活跃的。德国普朗克实验室的SamiSolanki等人预测,这样的黑子活动高峰,将会反常地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可能会有50年之久。”回答:
(1)通常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平均约为 年,但并不一定,有时会有差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格外重视太阳活动预报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
(3)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是否强烈没有关系的是( )
A.发生日食现象 B.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 D.地球上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
(4)科学知识很丰富的张明读了这则消息后,忧喜参半,喜的是可以进行黑子峰年的天文观测,那让他担忧的是什么?为什么?
34.读地球公转(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示意图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位于C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期末复习专题-浙教版七(下)科学(第四章单元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B D A B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B B A A C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B D C
二、填空题
26.与月球的吸引力有关。
27.(1)西 东 (2)6 18 24 C(3)A
28.(1)地表径流(2)丘陵(3)流水
29. 短 ; 150亿年左右 ; 10亿年左右 ;
30.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木星
31.(1)机械 (2)不断变化 (3)满月 (4)前 (5)气温、气压、水资源问题
三、实验探究题
32.(1)点光源的高度越高,杆的影子越短
(2)减小
(3)保持点光源位置和短木条长度不变,将短木条沿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动
33.(1)11 (2)ABD (3)A
(4)张明担忧的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不利影响如扰动电离层—影响通信、产生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等。原因: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导致罗盘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其他不利影响也可答上)。
34.(1)自西向东 (2)夏至
PAGE
第 7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