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 直角三角形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 直角三角形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6-11 12: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直角三角形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6 cm和8 cm,则斜边的长为( )
A. 6 cm B. 8 cm C. 10 cm D. 14 cm
2. 将一副三角尺按图1放置,若∠AOD=20°,则∠BOC的大小为( )
A. 140° B. 160° C. 170° D. 150°

图1
3如图2,在△ABC中,AB=AC=10,AD平分∠BAC交BC于点D,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DE的长为(  )
A. 10 B. 6 C. 8 D. 5 

图2
4. 如图3,OP平分∠AOB,PA⊥OA,PB⊥OB,垂足分别为A,B.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A.PA=PB B.PO平分∠APB
C.OA=OB D.AB垂直平分OP

图3
5. 如图4,在△ABC中,∠C=90°,AC=3,∠B=30°,P是BC边上的动点,则AP的长不可能是(  )
A . 3.5 B. 4.2 C. 5.8 D. 7

图4
6. 若三角形的三边a,b,c满足,则△ABC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7. 如图5,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长是(  )
A. 3 B. 4 C. 5 D. 6

图5
8. 如图6所示的虚线部分是“赵爽弦图”示意图,它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AC=3 cm,BC=2.5 cm,现将4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3 cm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1倍,得到如图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数学风车”的外围周长是( )
A. 26 cm B. 34 cm C. 36 cm D. 38 cm

图6
9. 如图7,太阳光线AC与A1C1是平行的,AB表示一座古塔,A1B1表示一栋楼房,同一时刻它们的影长相等(BC=B1C1),已知古塔高AB为10米,则楼房的高度( )
A.大于10米 B.小于10米 C.等于10米 D.无法确定

图7
10. 如图8,已知P是∠AOB的平分线上的点,∠AOB=60°,PD⊥OA,M是OP的中点,DM=4 cm,如果C是OB上的动点,则PC的最小值为(  )
A.2 B. C.4 D.

图8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 若17,a,15是一组勾股数,且a为最短边,则a=_______.
12. 如图9所示,在Rt△ABC中,∠ACB=90°,∠A=30°,BC=5,CD是中线,则CD的长为___________.

图9
13. 如图10,一场龙卷风使一棵高24 m的大树,在离地面9 m处断裂,大树顶部抵着地面,此时顶部距底部有 .




图10
14. 如图11,已知∠AOD=30°,C是射线OD上的动点.在点C的运动过程中,若△AOC恰好是直角三角形,则∠A所有可能的度数为 .





图11
15. 如图12所示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的边长分别为8 cm,6 cm,正方形C的面积SC=35 cm2,则正方形D的面积SD=_______.

图12
16. 如图13,为修筑铁路需凿通隧道AC,现测量出∠ACB=90?,AB=6 km,BC=4.8 km,若每天凿隧道200 m,则_______天才能把隧道AC凿通.

图13
17.如图14,△ABC的周长是12,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点D,且OD=3,则△ABC的面积是 .

图14
18. 如图15,在△ABC中,∠C=90°,∠BAC=60°,D为BC上一点,过点D作DE⊥AB,垂足为E,连接AD,若CD=DE=1,则AB的长为 .

图15
三、解答题(共58分)
19. (8分)如图16,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30°.求证:AB=4BD.

图16
20.(8分)如图17,B,E,F,C在同一条直线上,AF⊥BC于点F,DE⊥BC于点E,AB=DC,BE=CF,你认为AB平行于CD吗?说明理由.

图17
21. (10分) 如图18,在△ABC中,AD⊥CA于点A,交BC于点D,M是CD的中点,连接AM,AM=AB.
(1)求证:CD=2AB;
(2)若AC=8,AB=5,求AD的长.

图18
22.(10分)如图19-①,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朵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1 m. 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如图19-②所示). 经测量得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 m,试问:这里的水深是多少?

图19

23.(10分)阅读下列解题过程:已知a,b,c为△ABC的三边长,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因为a2c2-b2c2=a4-b4.①
所以c2(a2-b2)=(a2+b2)(a2-b2).②
所以c2=a2+b2.③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问:(1)上述解题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 ;
(2)错误的原因为: ;
(3)本题正确的结论为: .

24. (12分)如图20,在Rt△ABC中,∠C=90°,B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O在BD上,分别过点O作OE⊥BC,OF⊥AC,垂足为E,F,且OE=OF.
(1)求证: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
(2)若AC=5,BC=12,求OE的长.

图20








第1章 直角三角形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1. C 2. B 3. D 4. D 5. D 6. A 7. A 8. D 9. C 10.C
二、11. 8 12. 5 13. 12 m 14. 60°或90° 15. 65 cm2
16.18 17. 18 18.
三、19. 证明:因为∠ACB=90°,∠A=30°,所以AB=2BC,∠B=60°.
又因为CD⊥AB,所以∠CDB=90°.所以∠DCB=30°.
所以BC=2BD.所以AB=2BC=4BD.
20解:AB∥CD.
理由:因为AF⊥BC,DE⊥BC,所以∠AFB=∠DEC=90°.
因为BE=CF,所以BE+EF=CF+EF,即BF=CE.
在Rt△ABF和Rt△DCE中,因为AB=DC,BF=CE,
所以Rt△ABF≌Rt△DCE.
所以∠B=∠C.所以AB∥CD.
21.解:(1)∵AD⊥CA,M是CD的中点,∴CD=2AM.
又AM=AB,∴CD=2AB.
(2)∵CD=2AB,AB=5,∴CD=10.
在Rt△CAD中,AD==6.
所以AD的长是6.
22.解:设水深为x m,则红莲的高为(x+1)m.
根据勾股定理,得x2+22=(x+1)2,
解得x=1.5.故这里的水深为1.5 m.
23.(1)③
(2)a2-b2可能为零
(3)△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24 .证明:(1)过点O作OM⊥AB于点M.
因为BD平分∠ABC,OM⊥AB于点M,OE⊥BC于点E,所以OM=OE.
又因为OE=OF,所以OM=OF.
所以点O在∠BAC的平分线上.
(2)连接OC.在Rt△ABC中,∠ACB=90°,AC=5,BC=12,根据勾股定理,得AB=13.
因为S△ABO+S△BCO+S△ACO=S△ABC,所以×13·OM+×12·OE+×5·OF=×5×12.
由(1)知OM=OE=OF,所以15OE=30,解得OE=2.









第 1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