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下 9.2巴西 (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下 9.2巴西 (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6-11 15:16: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巴西
1.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区划等。
2.能说出巴西种族及文化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4.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现状、作用和遭受破坏的原
因,找出保护热带雨林的相应措施,帮助学生树立
环保意识。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国土广大的国家
人种复杂的国家
白种人占一半多
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
印第安人是美洲的最早居民,他们曾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如12~15世纪创造的印加文化、玛雅文化等。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印第安人遭到大量的屠杀,人数剧减,印第安人只好退入热带丛林和山区中,过着原始落后的生活。
美洲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
种族复杂,有大量混血人种。
种族的融合,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发展,使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阅读 “卞卡一家”,说说巴西除了有土著居民外,还有哪些人种?各占多少比例?反映了巴西在种族构成上具有什么特点?
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通过图文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巴西的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赤道
南回归线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热带面积广大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冲积成的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巴西经济分为哪两个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各阶段的特征怎样?
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 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
现在:工农业大国
20世纪以前的经济部门:
木材、制糖业、采矿业、咖啡、天然橡胶
引进并种植甘蔗,制糖业兴起
天然橡胶种植业旺期,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
采伐森林,
出口木材
先后发现黄金和金刚
石,掀起了“采金热”
大量种植咖啡,成为世
界上的“咖啡王国”
巴西主要的工业部门是什么?重工业多集中在哪些地区和城市?为什么?
重要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飞机制造
工业中心集中在东南沿海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口集中,欧洲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开发时间早
巴西有哪些主要的农作物?集中分布在哪一带?结
合“巴西的地形”图,说明这里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
条件?
主要农作物:咖啡、甘蔗、柑橘等; 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地区 ; 东南部气候温凉,开发历史悠久。
柑橘
甘蔗
咖啡
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
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工业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
农业
咖啡、甘蔗、柑橘
现在的经济部门
世界资源宝库
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
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的50%。
亚马孙河淡水鱼达2 000多种。
亚马孙热带雨林
试一试:说出森林具有哪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调节全球气候
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热带雨林原始的迁移农业
雨林的破坏
刀耕火种
播种农作物
耗尽养分
修建公路、开辟大型农场和牧场、采矿、办工厂、建城镇
热带雨林严重破坏
恶果
影响全球气候
思考
如何保护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的危机
从图中可知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
主要城市有:
圣保罗、
里约热内卢等
巴西
大量混血
种人的社

发展中
的工农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人口特征:混血种人数量多
种族构成: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人
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
1%,还有少量日本人和华人
农业发展条件: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
气候湿润,地形平坦。
经济发展阶段
分布
作用
开发
保护措施
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巴西其中占一半以上的是 ( )
A.混血人种 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黑色人种
2.巴西的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咖啡、甘蔗 B.香蕉、剑麻
C.天然橡胶、椰子 D.油棕、蕉麻
3.巴西储量大、质地优、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
矿产是( )
A.煤 B.石油 C.铁矿 D.锰矿
A
A
C
4.被称为“地球之肺”,具有巨大的环境效益,一直被
世人瞩目的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分布在( )
A.刚果河流域 B.亚马孙平原
C.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D.澳大利亚东侧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