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商的近似数》
学科年级:
五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知识是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之后的继续。因为在小数除法中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这就需要求商的近似数了,所以对商的近似数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前面已经学过求积的近似数,为本节课学习“商的近似数”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时,结合王鹏爸爸买羽毛球的生活实例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懂得求商的近似数是实际意义,还会按照要求和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取商是近似数。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的联系,鼓励学生勇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在现实生活中商的近似值的意义,掌握小数除法计算中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重视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的意识。 3.经历用“四舍五入”求商的近似值的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本班学生通过近五年的学习,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开展一些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奠定好良好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以“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讨论。以“变”的方式诱导学生举一反三,以“梳”的方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进行积极思考,在教师启发下自己归纳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最终突破重难点。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根据生活实际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商的近似数”。(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8.769 3.452 12.71
订正答案,并通过问题:我是用什么方法求这些数的近似数?
(保留几位小数就看这位小数后面的数位,大于4就向前一位进一,小于五就舍去。)
巩固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学习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二、新授:
1.(1)出示教材第32页例6情境图。阅读情境图中的信息,并问:怎样解决爸爸提出的问题呢?(2)教师小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候,可以保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近似数了。看来取近似数一种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种是按照实际情况去取。(板书:按要求取,按需要取。)
然后再引导学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时分别需要保留几位小数?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除的时候应该怎么算?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2.提问:说一说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只需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就可以取近似数了。或者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同时,求商的近似数的时,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
3.引导学生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
师小结:求商的近似数非常重要,有时按照要求取近似数,有时按照实际取在取商的近似数的时候,要明白应该除到哪位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1.学生自主列算式,并试着计算:19.4÷12,学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时分别需要保留几位小数?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算出两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2.让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19.4÷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说一说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3. 小组讨论后发言:
相同点: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不同点:积的近似数要求出准确数之后再(求近似数;商的近似数不需要求出准确数,只需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求近似数。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脑、动手、,自己归纳总结出求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巩固拓展
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近似值分别是怎么取的。有些题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后,近似数的末尾有0,要让学生说说是如何处理的。如48÷2.3,保留整数是21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2.求商的近似数的时候不需要算出商的准确值之后再进行取舍。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者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加上1。
通过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新学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优秀
良好
一般
合格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商的近似数
1.按要求取
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
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2.按实际需要取
九、实践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必面面俱到,不少于200字):
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中教学或学习亮点;
2.有哪些精彩的瞬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奋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5.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6.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数学源于生活,本节课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爸爸给王鹏买新羽毛球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对教材进行处理,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教师出示例六时,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再要求学生根据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一直往下除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时教师可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指出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后面的尾数。
本以为求近似数是教学难点,所以在新授前安排了大量相关知识的 复习。但在实际教学中才发现计算才是教学难点。所以,在设计巩固练习时应多增加小数除以小数的练习,首先保证学生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才能得到正确的近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