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温故知新实验现象:小球总能回到等高位置实验分析:小球好像“记得”自己起始高度在物理学中,我们把这一事实说成是“有某一量是守恒的”——“能量”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一、观察实验、提出问题思考:碰撞前后会不会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
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数学关系式同学思考后利用
实物进行演示。▲实验的基本思路1.一维碰撞两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条直线运动且方向与假定正方向同向为正,反向为负。思考与猜想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有哪些呢?碰撞前后会不会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质量与速度二、我们的猜想猜想1:猜想2:猜想3: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高中物理选修3-5
实验目的(1)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 (2)探究一维弹性碰撞的特点.实验原理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后思考讨论,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做交流发言。以下是老师提供的几种可供大家参考的实验方案:测速原理1实验案例 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实现一维碰撞(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3)不同碰撞情况的实现:利用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设计各种类型的碰撞,利用滑块上加重物的方法改变碰撞物体的质量.计时器测出的滑块经过光电门的时间.-1-[实验步骤]
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质量。
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
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
4.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
[数据处理]
1.滑块速度的测量:v= ,式中Δx为滑块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
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1.单摆测速:设摆绳长为L,测出摆角θ和β,机械能守恒可得速度为:测速原理2方案二: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的小球实现一维碰撞2.不同碰撞情况的实现:用贴胶布等方法增大两球碰撞时的能量损失实验步骤
用天平测出辆小车的质量(包括撞针或橡皮泥)
固定打点计时器,连好电路。
平衡摩擦力
做实验
改变质量,重做实验
数据记录与处理:方案三:利用小车在光滑桌面上碰撞另一静止小车实现一维碰撞.测速原理3方案三:利用小车在光滑桌面上碰撞另一静止小车实现一维碰撞.(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频闪照片测速:分析频闪照片中A、B滑块碰撞前后的位置情况,设频闪时间间隔为⊿t,可得速度为v A=XA/⊿t测速原理4方案四:频闪照片方案5斜槽、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球两个、重垂线一条、白纸、复写纸、天平、刻度尺、圆规、三角板m1·OP=m1·OM+m2·O′N
实验原理如何确定落点?圆心即为小球平均落点实验器材斜槽复写纸圆规 ________、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钢球两个、重垂线、白
纸、__________、天平、刻度尺、________、铅笔等.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水平水平高度 (1)先用天平测出小钢球的质量 m1、m2.
(2)按要求安装好实验装置,将斜槽固定在桌边,使斜槽的
末端切线________,把被碰小球放在斜槽前边的小支柱上,调
节实验装置使两小球碰撞时处于同一____________,确保碰撞
后的速度方向水平.(3)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__________.
(4)在白纸上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 O,它表示入射小球 m1碰撞前球心的竖直投影位置.复写纸 (5) 先 不 放 ____________ , 让 入 射 小 球 从 斜 槽 上
____________处滚下,重复 10 次,用圆规画尽可能小的圆把所
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就是入射小球不碰撞时的落地点平均位置 P.被碰小球同一高度被碰小球 (6)把____________放在小支柱上,让入射小球从同一高度
滚下,使它们发生正碰,重复 10 次,同理求出入射小球落点的
平均位置 M 和被碰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N. (7)过 O、N 在纸上作一直线,取 OO′=2r,O′就是被碰
小球碰撞时球心的竖直投影位置.(如图 S12-1 所示)
图 S12-1
(8)用刻度尺测出线段 OM、OP、O′N 的长度,把两小球的质量和相应的水平位移数值代入,m1·OP=m1·OM+m2·O′N看等式是否成立.
(9)整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实验分析
注意事项 (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小球应保证“水平”和“正碰”.
(2)斜槽末端必须水平;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
高度由静止滚下;白纸铺好后不能移动;入射小球的质量应大
于被碰小球的质量,即 m1>m2,且 r1=r2=r.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装置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2)偶然误差:主要来源于质量 m 和平抛的水平距离的测量.四、进行实验 收集数据 实验装置应怎么组装?
实验的程序,即实验步骤是什么?
怎样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
怎样设计数据表格?
对比、探究、验证实验中,如何设计一个直观、方便的表格也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操作过程不论采用哪种方案,实验过程均可按实验方案合理安排,参考步骤如下:(1)用天平测相关质量;
(2)安装实验装置;(3)使物体发生碰撞;(4)测量或读出相关物理量,计算有关速度;
(5)改变碰撞条件,重复步骤(3)、(4);
(6)整理器材,结束实验;(7)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碰撞中的守恒量.注意事项(1)保证两物体发生的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2)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3)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
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在
同一竖直面内.(4)碰撞有很多情形.我们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才符合要求.误差分析(1)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是产生误差的一个原因,设计实验方案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 (2)碰撞中是否受其他力(例如摩擦力)影响是带来误差的又
一个原因,实验中要合理控制实验条件,避免碰撞时除相互作
用力外的其他力影响物体速度.5.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得 m1v1+m2v2=m1v1′+m2v2′,即在碰撞过程中不变量为 mv.请各小组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方案,并领取相关的实验器材。实验完成后进行总结交流讨论,看不同的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是否一致,谁的方案更好一些? 例题.(河源 2012 届高三质检)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 C、D 的
气垫导轨以及滑块 A、B 来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实
验装置如图 16-1-2 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
步骤如下:图 16-1-2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 A、B 的质量 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在滑块 A、滑块 B 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用刻度尺测出滑块 A 的左端至板 C 的距离 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 A、B 运动时
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滑块 A、B 分别碰撞挡板 C、D 时停止
计时,记下滑块 A、B 分别到达挡板 C、D 的运动时间 t1 和 t2.(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块 B 的右端至 D 板的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验证作用前后质量与速度乘
质量与速度的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但大小并不完全相等,
产生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距离 L2阻力或气垫导轨不水平等积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由此公式算得的A、B两滑块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