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1课 热起来了 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二单元 第1课 热起来了 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6-13 06:4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目版本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章节课名
第二单元 第1课 热起来了
学习目标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重难点
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具体环节设计
教学环节
页码
内容
1.教师上课
1.情景导入
1.1
冬天当我们觉得冷的时候,除了搓手,还有哪些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探索新知
1.2
运动、多穿衣服、晒太阳、烤火、多吃点儿食物、开暖气都可以使我们身体热起来。
1.3
一件羽绒服的温度在没有穿在身时,温度为多少呢?
1.4
穿在身上,过一段时间,再看看温度计的读数温度为多少呢?
1.5
对衣服来说,温度从21℃上升到25℃ ,说明衣服的热量增加了。
2.探索新知
1.6
那么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1.7
实验方案:
1.8
1.9
1.10
首先我们拿出以下几个物品:
1.11
第一步:测量书本及衣服的温度

1.12
第二步: 测量衣服内书本的温度
1.13
第三步:测量书本在不同材料衣服内的温度
1.14
1.15
实验记录 室温:21℃
单位:℃
结论:放在衣服中的书本温度没有上升,说明书本的热量没有增加。
3.回顾小结
1.16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但是衣服并不能给我们身体增加热量。
4.拓展应用
1.17
那为什么多穿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了? 热量是从哪来的?
原来通常的衣服都是热的不良导体,衣服本身不会从皮肤上吸取太多的热量。衣服越多,隔绝外部冷空气的能力就越强,身体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失,就会感到热起来。热量是从我们自身吃了食物,食物被消化吸收后而产生的能量,人为了保持身体的温度,使身体保持最佳状态,这个能量会被转换为热量。
2.学生自学
1.跟我学
2.1
下面我们再通过观看视频来探究今天的内容:
2.学生练习
2.2
简答题:
(1)晚上,我们钻进被窝里被子是凉的,早上醒来,被窝里是热的,这是为什么?
(2)冬天穿羽绒服会感到暖和,羽绒服能给我们提供热量吗?
(3)能让我们身体增加热量的方法有很多种,请举3个例子。
2.3
答案:(1)被子保暖,防止热量散失,所以温度上升。
(2)不能。
(3)晒太阳,吃饭,运动等。
3.拓展资源
1.教学设计
3.1
word001
2.常见问题
3.2
1.实验中要特别提醒学生的是什么?
提示同学们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认读方法,并注意提示同学们我国通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2.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怎样显示?
自学练习中,老师可以用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衣服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问题和学会增加热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