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学习目标
1、知道曹雪芹和《红楼梦》,了解清朝前期的文学成就和特色;
2、知道昆曲和京剧的相关史实,了解清朝前期戏曲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阅读课本105-109页,期待10分钟后大家的精彩回答
1、《红楼梦》的原名、作者、排版时间、地位、内容、特点?
独立自学
2、昆曲的含义、特点、发展过程、代表人物、代表作?
小组合作交流 整理预习结果
3、京剧的含义、地位?
一、《红楼梦》
作者:
时间:
特点:
曹雪芹,前80回
高鹗,后40回
乾隆时排版
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露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命运
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语言精练生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
内容:
原名:
地位:
在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
《石头记》
《红楼梦》开篇以神话形式介绍作品的由来,说女娲炼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补天,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剩余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剩一石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僧一道见它形体可爱,便给它镌上数字,携带下凡。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路过,见石上刻录了一段故事,便受石之托,抄写下来传世。辗转传到曹雪芹手中,经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书。?
“红楼梦”是小说第五回中一套曲子的名称,由于这十二支曲子里暗示了书中十二钗的命运,所以在乾隆年间,《石头记》传抄的同时也出现了“红楼梦”之名。最早把全书正式称为《红楼梦》的抄本是甲辰本,到程高刻本出来后,就取代了《石头记》。
一 《红楼梦》
曹雪芹
一、《红楼梦》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含义:
1、昆曲:
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代的昆山腔
既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又保留了北曲的慷慨激昂,并将诗词歌赋等糅合在一起,且与舞姿相结合,给人以艺术享受
特点:
发展:
明朝时,成为全国性剧种
清朝前期,成发展到顶峰
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汤显祖《牡丹亭》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2、京剧的发展:
1790年,四大徽班贺乾隆皇帝80大寿
徽调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形成“皮黄戏”
“皮黄戏”博采众长又带有北京地方特色,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地位:
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京剧服饰与道具
京剧的演出与扮相
京剧四大行当
生 旦 净 丑
白脸-----阴险奸诈(曹操、赵高)
黑脸-----正直铁面无私(包拯、张飞)
《同光十三绝》
同治、光绪时期的十三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传世以后,称为“同光十三绝”。
你知道近现代最有名的京剧演员是谁吗?他最擅长扮演什么角色呢?
梅兰芳
《贵妃醉酒》
课堂小结
文学:
戏曲:
《红楼梦》
1、昆曲
2、京剧
汤显祖《牡丹亭》
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
体裁:
作
者:
内容:
地位:
小说
曹雪芹(前80)
高鹗(后40)
讲述贾、林的爱情故事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
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课堂检测
1、揭示了专制王朝必然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的小说是( )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水浒传》 D. 《三国演义》
A
2、该作品描写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的佳作,是昆曲的传世之作。这部作品是( )
A.《窦娥冤》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
C
3、下列关于昆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明腔
B.明朝时,昆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C.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了顶峰
D.昆剧在清朝中朝以后日臻完善,流传四方,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D
4、不同的文学体裁,在不同的时代各领风骚,也是不同时代在艺术上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
④......只听见后院中有人笑声,......黛玉纳罕道:“这来着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材料二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
(1)依次写出材料一中各项所对应的文学体裁和朝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明清时期古典小说走向成熟的原因
(1)题材:曲、诗、词、小说;
朝代:元、唐、宋、明清
(2)原因——参考: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
②以前的文学形式为小说的成熟提供了文学借鉴;
③封建社会的矛盾为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创作条件
④印刷术的发展便于小说的印刷和出版。
谢
谢
指
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