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6-14 09:1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3. 分辩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2.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三、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硫酸铜溶液、细铁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物质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形式。
(出示图片: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 提问: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化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二者区别:变化是否产生新的物质)
3. 小结: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做了几个实验,每次实验都要求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有很多现象是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不是发生了化学变化的。那么,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着哪些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课题《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二)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1. 这是硫酸铜溶液和铁钉。请你仔细观察,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出示图片:硫酸铜溶液和铁钉)
小结:硫酸铜溶液是蓝色、透明的液体;铁钉是灰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请填写到实验观察记录表中。
2. 下面我们要来研究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说一说,我们可以怎样来研究?
(出示图片: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3. 分组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教师巡视指导。
(播放视频: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4. 交流实验情况。
小结:我们看到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后,铁钉由原来的灰白色变成了棕红色,硫酸铜溶液颜色也变淡了。
5.提问: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吗?小组讨论一下,拿出你们的证据!
(小组研究,寻找证据,填写实验记录)
6. 请实验小组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出示图片:实验现象)
学生猜测:铁钉表面由原来的灰白色变为了棕红色,说明这已不是铁金属了,这是一种新的物质。硫酸铜溶液颜色变淡了,说明它也不是原来的硫酸铜溶液了,产生了新物质。因此,我们认为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
7. 小结:同学们的分析很有道理。我们可以从颜色变化这个现象,判断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经过科学家的研究,确定产生的棕红色的物质是金属铜,而硫酸铜溶液里之所以颜色变淡,是因为生成了硫酸亚铁这种新物质。
8. 总结归纳: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会伴随一些现象,这些现象是由于产生新物质引起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来推测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三)认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我们来重温一些化学变化,看看在这些化学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同时出现了哪些现象?
(出示图片:化学变化现象)
(1)碘酒滴在米饭上
(2)铁钉生锈
(3)蜡烛的燃烧
(4)小苏打与白醋
(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2. 小结归纳: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有:颜色变化、发光发热、产生气体、出现沉淀物等。
3. 形成概念: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从“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是化学变化,而真正地确定物质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还需要进一步去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