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一、定向导学一、定向导学武汉的长江入海口的长江一、定向导学一、定向导学一、定向导学一、定向导学一、定向导学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马丽华 马丽华,山东济南人,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长期从事《西藏文学》的编辑工作。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等。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一、定向导学 作者在1976年进藏,在西藏工作和生活了27年,曾经写过10多本关于西藏人文地理的纪实作品,代表作有《走进西藏》等,她被誉为“西藏的歌者和行者”。本文是记述在长江源头的一段见闻的游记。一、定向导学1.熟悉并掌握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3.品味文章的语言美,体会作者表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一、定向导学读一读 写一写懈怠(xiè dài) 骤(zhòu)然 蠕(rú)动
棱(léng )角 虔(qián)诚 敦(dūn)实
消长( zhǎng) 黧(lí)黑
蜿蜒(wān yán) 衰(shuāi)竭 漫溢(yì )
裸露( lù )
劲(jìng)旅 腈(jīng)纶 熠熠(yì )
一、定向导学懈怠 骤然
棱角 黧黑
蠕动 虔诚
敦实 漫溢
腈纶 熠熠
读一读 记一记(xiè dài)(léng)(rú) (dūn)(jīng)(yì)(yì)(qián)(lí)(zhòu) 安营扎寨:
风云变幻:
接踵而至:
蠕动:
熠熠: 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指爬行的昆虫;泛指像虫类爬行的样子。 闪烁的样子。一、定向导学二、合作探究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去了哪些地方?)
2、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段落大意。
3、作者在冰塔林上的所见所感是什么?
4、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1、课文以什么为线索?以作者跟随摄制组去格拉丹冬探险的两天行踪为线索。
(去了哪些地方?)二、合作探究安营各拉丹冬 草坝子 冰塔林冰窟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这种写作手法叫……移步换景二、合作探究2、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段落大意。一、(1—11)作者第一天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浏览的所见所闻。二、(12—15)第二天在冰塔林的所见所闻。三、合作探究(1、2)交代了浏览的时间、地点、感受(3、4)描写草坝子上的气候特点(5—11)冰塔林的景物特点三、精讲点拨3、作者在冰塔林上的所见所感是什么?所见:
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
这是什么写作手法?由远及近 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再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三、精讲点拨3、作者在冰塔林上的所见所感是什么?所感: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新伤剧痛。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4、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 坚冰之下”写出了长江水的顽强,“一刻不停”体现的是它的生生不息。这句话告诉我们:千百年来长江奔流不息,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演绎着很多的故事,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三、精讲点拨四、总结提升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在心中生发怎样的情感???1:被各拉丹冬的奇异壮美景色折服,为祖国有如此的大好河山而骄傲。??
2:各拉丹冬是长江的源头,景色壮美,人迹罕至,生态完好,要想使长江中下游水势高涨,水质清澈,我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大力建设对长江的保护设施,使长江这条母亲河能永葆青春的容颜。
3:作为一名女性,作者竟敢闯生命的禁地,在受伤之后仍在冰山上坚持下去,为我们展现了奇美的风景。正是这种坚持,让她成为特立独行的雪域文化歌颂者。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勇于实践。
……?1、理解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2分)
五、达标检测2.赏析句子 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
“太空步”。(2分)五、达标检测1、理解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2分)
五、达标检测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卖弄”本来是一个贬义词,“有意显示、炫耀”的意思。这里贬词褒用,表达了作者对冰塔林这一长江奇观之一的赞美,同时也讴歌了大自然神奇的创造力。2.赏析句子 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的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
“太空步”。(2分)
五、达标检测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当时“极轻极慢的动作”比作“霹雳舞的太空步”,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突出了作者遇到的难度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