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真题试卷(北京卷)原卷+解析
一、单选题(共12题;共48分)
1.(2019?北京)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答案】
A
【考点】手工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
公元前7—前5世纪是历史上的东周时期,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由材料
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
“可以得出手工业中丝织业的发展,三者结合,得出正确答案A;
B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C说法与材料信息矛盾,排除;
D说法中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夸大了材料反映的信息,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时空素养,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把握历史分期和历史地域概念,然后结合材料的主旨分析即可。
2.(2019?北京)《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诸子“百家争鸣”
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
【答案】
C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分析】由材料“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
”可以看出汉代儒学地位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行,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C正确;
百家争鸣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儒家、道家、法家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而非儒家独尊,排除A;
B项的影响是对儒家思想具有毁灭性的打击,排除;
D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时依据题干材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3.(2019?北京)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答案】
C
【考点】主要经济政策
【解析】【分析】由材料
”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
“?
和“
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
”可以看出重视农桑,限制商业及进而得出重农抑商政策,C正确;
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不能说明政府垄断茶利,排除A;
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出与以往的比较,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准确掌握重农抑商政策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4.(2019?北京)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答案】
D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
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
”可以看出内阁虽有票拟权,但最后还是要遵从皇帝的旨意,D正确;
A说法错误,明成祖时,大学士就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B说法错误,明成祖时,大学士就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内阁只有票拟权,皇帝用朱笔对内阁票拟的大臣奏章进行批示和裁定成为批红,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答题的关键是掌握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5.(2019?北京)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
名称
相关信息
开滦唐山煤矿
1878年建,中国近代煤炭工业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
1880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
北洋银元局
1902年建,位于天津,造币中心
京师自来水公司
1908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自来水厂
A.?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简表???
B.?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
C.?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
【答案】
A
【考点】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解析】【分析】由材料“北洋水师大沽船坞
1880年建,北方最早的船舶修造厂
、
京师自来水公司
1908年建,北京第一座官营自来水厂”可以看出京津地区近代企业的存在,A正确;
B北京的说法错误,排除;
C洋务运动在19世纪80年代已经失败,排除C;
近代企业既包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包括洋务企业,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时空素养,难度中等,答题时注意表格的地域和近代企业中对近代的理解。
6.(2019?北京)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它(
???)
A.?是八路军正面战场的战区之一
B.?壮大了新四军的力量
C.?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
D.?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
【答案】
D
【考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938年1月,八路军115师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是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D正确;
A正面战场是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排除;
B新四军的说法错误,排除;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在延安,排除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答题时注意区分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的根据地以及正面和敌后两大战场即可。
7.(2019?北京)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①《共同纲领》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政治协商制度
④民主集中制
A.?①②???
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考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可以看出建立统一战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政治协商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故①③正确;
②和④无法体现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理解中国共产党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以及含义。
8.(2019?北京)1972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
A.?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
D.?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答案】
B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解析】【分析】“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殖民地’范畴”
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说明联合国承认中国对香港和澳门拥有主权,中国因此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B正确;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就确立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外交行动纲领。这是指导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排除A;
一国两制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C;
D说法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难度中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殖民地是指被帝国主义国家剥夺了政治、经济的独立权利,并受到帝国主义控制和掠夺的国家和地区。澳门则是被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主权一直为中国拥有;澳门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的“殖民地”的范畴,香港问题也是如此,进而得出结论。
9.(2019?北京)古代希腊禁止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有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这说明,古希腊(
???)
A.?奥运会缺乏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B.?妇女与男子拥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C.?奥运会导致城邦内部的阶级分裂
D.?妇女有权参与城邦社会文化生活
【答案】
D
【考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解析】【分析】由材料为妇女专设的运动会,城邦也很重视女子体育教育可以看出妇女拥有参与文化等活动的权利,D正确;
A不是题目的主旨,排除;
B说法不符合希腊民主的范畴,排除;
C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时既要结合雅典民主的积极性又要注意其局限性。
10.(2019?北京)下图取材于某中学生创作的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农奴获得自由(
???)
“如此自由”
A.?即获得了土地、权力和财富
B.?指的是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
C.?是通过自下而上方式实现的
D.?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反对
【答案】
B
【考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解析】【分析】由图片和2月19日法令主要内容:政治上: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经济上:农民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叫做“份地”),农民只有使用权。组织上: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可知,自由主要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B正确;
A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如土地只有使用权,排除;
D俄国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方式,排除;
D说法错误,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全面掌握1861年俄国改革的内容,方式和评价。
11.(2019?北京)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
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答案】
B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故B正确;
A说法不符合英国内阁制的特点,排除;
C说法不符合英国国王的权力规定,排除;
D说法不符合英国代议制的特点,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的关键是掌握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以及政府、议会、及过完的权利以及关系。
12.(2019?北京)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
C
【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解析】【分析】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以看出在经济上,日本受制于美国,C正确;
多强的说法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A
;
B
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
D
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材料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可以看出美国在经济上对日本的约束和限制。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2分)
13.(2019?北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记忆与祖先认同】
材料一:北魏拓跋珪即位后,采纳汉臣崔宏建议,自谓黄帝之后。据《魏书》记载,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
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孝文帝主持定姓族时,汉臣薛宗起建议不应以祖先曾经的居住地为确定门第等级的主要标准,他说:“陛下黄帝之胤,受封北土,岂可亦谓之胡邪!”
【历史记忆与时代使命】
材料二:黄宗羲生活于明末清初,两百年后其政治思想备受推崇。梁启超与谭嗣同等曾将《明夷待访录》“节钞”送人。革命党人陈天华认为,《明夷待访录》“虽不及《民约论》(又译《社会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该书中的《原君》《原臣》也曾被用作兴中会的宣传品。
民国时期,梁启超反思说:“畴昔谈立宪、谈共和者,偶见经典中某字某句与立宪、共和等字义略相近,辄摭拾以沾沾自喜,谓此制为我所固有。其实今世共和、立宪制度之为物,即泰西亦不过起于近百年……比附之言,传播既广……以为所谓立宪、共和者不过如是,而不复追求其真义之所存。”
【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
材料三:法国高中历史教科书(法德通用版)有关“法国大革命”的部分思考题
序号
思考题
1
阅读阿瑟·杨(当时旅法的英国人)的游记节选,作者认为1787年君主制危机主要表现有哪些?
2
持续数百年之久的旧制度为什么在几个月之内就崩溃了?
3
旧制度下,贵族和教士都有哪些特权?
4
阅读西哀士的《什么是第三等级》节选,为什么西哀士认为贵族成了“让人难以忍受的阶层”,而只有第三等级才能代表整个民族?
5
大卫通过他的画《网球厅宣誓》想传达怎样的政治信息?
6
为什么攻占巴士底狱被视为旧制度崩溃的象征?
7
阅读《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列表比较二者的异同。
8
组织关于《人权宣言》和《独立宣言》现实性的讨论。
9
阅读课本中的示意图,1791年的立宪君主制与现代民主制有什么异同?
10
欧洲人是如何理解和接纳法国大革命的?
11
你认为纪念法国大革命还有意义吗?
12
为什么法国大革命没有像英国那样产生一个持久的立宪君主制?
(1)概述北魏统治者追溯祖先的目的、过程与效果。
(2)评析清末民初关于黄宗羲的“记忆复兴”这一现象。
(3)①上表中思考题具有哪些特点?并简要说明。②为“美国独立战争—华盛顿—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单元的学习,设计一组思考题。
【答案】
(1)目的:认同中原文化;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
过程: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
效果:北魏统治者获得汉臣认可,通过祖先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2)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民本)。
晚清时期,维新、革命志士主张开启民智,反对君主专制,宣传民主思想。他们一方面引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另一方面又积极发掘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近代因素,作为自己政治主张的理论依据。黄宗羲的思想符合维新派和革命派的需要,因此受到重视。他们将《明夷待访录》与卢梭《民约论》相比附,宣传“人民主权”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从而赋予黄宗羲的思想以近代意义,社会上出现了对黄宗羲“记忆复兴”的现象。
进入民国后,封建王朝已被推翻,共和政体建立,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时代的要求以及国人关注热点已发生变化,对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关注逐渐淡化。
总之,清末民初对黄宗羲的“记忆复兴”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
(3)略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北魏孝文帝改革,启蒙运动,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维新思想
【解析】【分析】(1)目的主要从巩固统治的角度分析,过程由材料自谓黄帝之后,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可以分析出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第三小问主要从巩固统治和民族融合的角度分析。
(2)依据材料该书中的《原君》《原臣》也曾被用作兴中会的宣传品。民国时期,梁启超反思说:“畴昔谈立宪、谈共和者,偶见经典中某字某句与立宪、共和等字义略相近,辄摭拾以沾沾自喜,谓此制为我所固有。其实今世共和、立宪制度之为物,即泰西亦不过起于近百年……比附之言,传播既广……以为所谓立宪、共和者不过如是,而不复追求其真义之所存。”首先得出不同时期的不同态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和内容和以及影响的角度分析。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时注意结合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分析。
故答案为:(1)目的:认同中原文化;巩固自己的政治统治。
过程:拓跋珪自称黄帝是其祖先;此后多个皇帝通过祭祀承认和延续这一祖先认同;孝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汉姓、迁都洛阳、定姓族等)加以强化。
效果:北魏统治者获得汉臣认可,通过祖先认同实现文化认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创造了有利条件。
(2)黄宗羲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民主(民本)。
晚清时期,维新、革命志士主张开启民智,反对君主专制,宣传民主思想。他们一方面引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另一方面又积极发掘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近代因素,作为自己政治主张的理论依据。黄宗羲的思想符合维新派和革命派的需要,因此受到重视。他们将《明夷待访录》与卢梭《民约论》相比附,宣传“人民主权”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从而赋予黄宗羲的思想以近代意义,社会上出现了对黄宗羲“记忆复兴”的现象。
进入民国后,封建王朝已被推翻,共和政体建立,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时代的要求以及国人关注热点已发生变化,对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关注逐渐淡化。
总之,清末民初对黄宗羲的“记忆复兴”是对时代需求的
(3)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由材料自谓黄帝之后,拓跋氏追溯的初祖是受封北土的黄帝嫡孙。拓跋珪及继任的三位皇帝亲往或遣使至涿鹿黄帝庙祭祀。至孝文帝,又下诏:“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面对关于迁都的质疑,他说:“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可以分析出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和影响可以得出目的和效果。
(2)本题考查学生观点论证能力,首先要分析出黄宗羲的观点,然后看在不同时期不同派别对其的态度,然后从政治、经济、阶级阶层等方面进行评价,注意答题的角度是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难度较大。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难度较大,答题时注意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构成要素即可。
14.(2019?北京)16世纪上半期,德国许多地区和城市颁布法令,进行济贫改革。萨克森的莱斯尼希市设立济贫公共基金,将关闭的修道院的资产以及信徒捐给教会和修会的财物转入公共基金。公共基金的日常管理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他们还接管了城市的济贫事务,统筹管理,对接受救济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查,避免了教会和修会救济的弊端。
概述16世纪上半期德国济贫改革的内容及主要特点。
【答案】
内容:设立济贫公共基金;世俗人士负责救济事务;实施资格审查。
特点:济贫由教会主导转向世俗主导。
【考点】欧洲的宗教改革
【解析】【分析】由材料进行济贫改革,萨克森的莱斯尼希市设立济贫公共基金,公共基金的日常管理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他们还接管了城市的济贫事务,统筹管理,对接受救济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查可以分析出内容是设立济贫公共基金;世俗人士负责救济事务;实施资格审查;由材料将关闭的修道院的资产以及信徒捐给教会和修会的财物转入公共基金,公共基金的日常管理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得出特点是
济贫由教会主导转向世俗主导。
故答案为:
内容:设立济贫公共基金;世俗人士负责救济事务;实施资格审查。
特点:济贫由教会主导转向世俗主导。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第一小问由材料6世纪上半期,德国许多地区和城市颁布法令,进行济贫改革。萨克森的莱斯尼希市设立济贫公共基金,公共基金的日常管理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他们还接管了城市的济贫事务,统筹管理,对接受救济的对象进行资格审查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由材料由材料将关闭的修道院的资产以及信徒捐给教会和修会的财物转入公共基金,公共基金的日常管理由10位民主选举产生的世俗人士负责得出特点是
济贫由教会主导转向世俗主导。
15.(2019·北京)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分山区、平原区和湖区,集北国山岳、塞外草原、江南水乡风景于一园。宫殿建筑布局多为方形,以围墙和长廊构成封闭式整体。八座庙宇围绕在避暑山庄外,呈放射状布局,如众星捧月。外八庙既有汉式传统宫殿、府邸,又有佛教庙宇,分别呈现出蒙、藏、汉的建筑风格。
分析避暑山庄园林建筑体现的中国传统政治和文化内涵。
【答案】
空间布局体现了皇权神圣、等级森严以及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建筑形式体现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点,以及团结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意愿。
多样建筑风格彰显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艺术特色。
皇家园林既具有皇家气派,又彰显了和而不同、多元融合的传统文化理念。
【考点】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分山区、平原区和湖区,集北国山岳、塞外草原、江南水乡风景于一园…呈放射状布局,如众星捧月…可以看出政治上体现了皇权神圣、等级森严以及大一统的政治理念,依据材料有汉式传统宫殿、府邸,又有佛教庙宇,分别呈现出蒙、藏、汉的建筑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建筑形式,同时体现多民族间文化艺术特色,从而表现出皇室气派及和谐多元的文化理念。
故答案为:
空间布局体现了皇权神圣、等级森严以及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建筑形式体现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点,以及团结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意愿。
多样建筑风格彰显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艺术特色。
皇家园林既具有皇家气派,又彰显了和而不同、多元融合的传统文化理念。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答题是依据材料
分山区、平原区和湖区,集北国山岳、塞外草原、江南水乡风景于一园。宫殿建筑布局多为方形,以围墙和长廊构成封闭式整体。八座庙宇围绕在避暑山庄外,呈放射状布局,如众星捧月。外八庙既有汉式传统宫殿、府邸,又有佛教庙宇,分别呈现出蒙、藏、汉的建筑风格结合中国的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和文化的多样性分析即可。
试卷分析部分
1.
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0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48(48.0%)
主观题(占比)
52(52.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2(80.0%)
主观题(占比)
3(20.0%)
2.
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单选题
12(80.0%)
48(48.0%)
材料分析题
3(20.0%)
52(52.0%)
3.
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容易
20%
2
普通
80%
3
困难
0%
4.
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手工业的发展
4(1.5%)
1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4(1.5%)
2
3
主要经济政策
4(1.5%)
3
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4(1.5%)
4
5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4(1.5%)
5
6
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
4(1.5%)
5
7
抗日战争
4(1.5%)
6
8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4(1.5%)
7
9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4(1.5%)
8
10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4(1.5%)
9
11
俄国农奴制改革
4(1.5%)
10
1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1.5%)
11
13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4(1.5%)
12
14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4(1.5%)
12
15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38(14.6%)
13
16
启蒙运动
38(14.6%)
13
17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8(14.6%)
13
18
维新思想
38(14.6%)
13
19
北魏孝文帝改革
38(14.6%)
13
20
欧洲的宗教改革
6(2.3%)
14
21
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
8(3.1%)
1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