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四 混合运算
第1课时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1) 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 一共用去多少元?
(1) 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 一共用去多少元?
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 先要
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
5×3 = 15(元)
15 + 20 = 35(元)
5 × 3 + 20
= ____ + ____
= ____( )
15 20
35 元
5×3 = 15(元)
15 + 20 = 35(元)
(1) 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 一共用去多少元?
把两道算式合在
一起列成综合算
式, 你会算吗?
答:一共用去____元。
35
(2) 小晴买2盒水彩笔, 付出50元, 应找回多少元?
要求找回多少元, 可以从50元
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50 – 15 × 2
= ____ – ____
= ____( )
50 30
20 元
答: 应找____元。
20
应先算什么?
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 应先算乘法。
5 × 3 + 20
= ____ + ____
= ____( )
15 20
35 元
50 – 15 × 2
= ____ – ____
= ____( )
50 30
20 元
96 9
87
98
38 60
80 69
11
1.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 再计算。
2.
50 + 50 × 7
= 100 × 7
= 700
40 – 7 × 4
= 28 - 40
= 12
15 × 3 – 25
= 45
= 20
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
= 50 + 350
= 400
= 40 – 28
= 12
= 45 – 25
= 20
3.
190 – 30 × 5
= 190 – 150
= 40
2 × 36 + 20
= 72 + 20
= 92
78 – 12 × 4
= 78 – 48
= 30
4.比一比,算一算。
56 – 7 × 8
= 56 – 56
= 0
17 × 3 + 20
= 51 + 20
= 71
32 + 3 × 20
= 32 + 60
= 92
56 ÷ 7 × 8
= 8 × 8
= 64
17 + 3 × 20
= 17 + 60
= 77
32 + 3 – 20
= 35 – 20
= 15
5.
(1) 买4 张成人票和1张儿童票, 应付多少元?
(2) 用100 元买12 张儿童票,应找回多少元?
15 × 4 + 8
= 60 + 8
= 68(元)
答:应付68元。
100 – 8 × 12
= 100 – 96
= 4(元)
答:应付4元。
6. 鸵鸟的体重比企鹅的3 倍少
15 千克, 这只鸵鸟的体重是
多少千克?
36 × 3 – 15
= 108 – 15
= 93(千克)
答:这只鸵鸟的体重是93千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四 混合运算
第2课时 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 一共应付多少元?
用1支钢笔的价格加上1 个订书机的价格。
40 ÷ 5 + 12
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 一共应付多少元?
用1个订书机的价格加上1 支钢笔的价格。
12 + 40 ÷ 5
上面两道算式, 都应该先算什么? 互相说一说, 再计算。
买1支钢笔和1个订书机, 一共应付多少元?
40 ÷ 5 + 12
=
=
12 + 40 ÷ 5
=
=
8 + 12
20(元)
12 + 8
20(元)
答:一共应付____元。
20
1盒水彩笔比1支钢笔贵多少元?
15 – 40 ÷ 5
= 15 – 8
= 7(元)
答:1盒水彩笔比1支钢笔贵____元。
7
你能列综合算式计算吗?
40 ÷ 5 + 12
=
=
12 + 40 ÷ 5
=
=
8 + 12
20(元)
12 + 8
20(元)
15 – 40 ÷ 5
= 15 – 8
= 7(元)
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 应先算除法。
19 17
2
30
24 6
57 21
36
1.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 再计算。
2.
45 + 45 ÷ 3
= 45 + 15
= 60
84 ÷ 2 – 37
= 42 – 37
= 5
350 ÷ 7 + 44
= 50 + 44
= 94
96 – 32 ÷ 8
= 96 – 4
= 92
28 + 78 ÷ 6
= 28 + 13
= 41
250 – 150 ÷ 5
= 250 – 30
= 220
300 + 60 × 4
= 300 + 240
= 540
3.
90 – 38 × 2
= 90 – 76
= 14
得数大一些
90 – 38 ÷ 2
= 90 – 19
= 71
300 – 60 × 4
= 300 – 240
= 60
得数大一些
先估计每组中哪道题的得数大一些, 再计算。
9 头普通奶牛一天共可产奶180 千克,1头良种奶牛一天能产奶38 千克。1头良种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比1头普通奶牛多多少千克?
38 – 180 ÷ 9
= 38 – 20
= 18(千克)
4.
答:1头良种奶牛每天的产奶量比1头普通奶牛多18千克。
5.
(1)买1 枝菊花和1 枝玫瑰花, 应付多少元?
2 + 24 ÷ 8
= 2 + 3
= 5(元)
答:应付5元。
百合花
每枝7元
玫瑰花
每束8枝, 共24元
菊花
每枝2元
5.
百合花
每枝7元
玫瑰花
每束8枝, 共24元
菊花
每枝2元
(2)1 枝玫瑰花比1 枝百合花便宜多少元?
答:1 枝玫瑰花比1 枝百合花便宜4元。
7 – 24 ÷ 8
= 7 – 3
= 4(元)
5.
(3)买1 枝百合花和1 枝玫瑰花, 应付多少元?
7 + 24 ÷ 8
= 7 + 3
= 10(元)
答:应付10元。
百合花
每枝7元
玫瑰花
每束8枝, 共24元
菊花
每枝2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四 混合运算
第3课时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用50 元买1 个
书包后, 还可以
买几本笔记本?
50 – 20 = 30(元)
40 ÷ 5 = 6(本)
50 – 20 ÷ 5
用50 元买1 个
书包后, 还可以
买几本笔记本?
先算买1个书包
后还剩多少元。
用50 元买1 个
书包后, 还可以
买几本笔记本?
这里要先算减法, 列综合
算式时必须添上小括号。
50 – 20 ÷ 5
( )
30 5
6 本
答:还可以买____本笔记本。
6
算式里有括号, 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24 × 30
720
95 – 74
21
1.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 再计算。
24 ×(86– 36)
= 24 × 50
= 1200
(170 + 40)÷ 3
= 210 ÷ 3
= 70
2.
280 ÷(4 × 2)
= 280 ÷ 8
= 35
(300 + 7)× 3
= 310 × 3
= 930
6 ×(31 – 15)
= 6 × 16
= 96
450 –(50 + 150)
= 450 – 200
= 250
90 – 40 × 2
= 90 – 80
= 10
3.
360 ÷ 5 + 4
= 72 + 4
= 76
360 ÷(5 + 4)
= 360 ÷ 9
= 40
(90 – 60)× 2
= 30 × 2
= 60
480 – 180 + 60
= 300 + 60
= 360
480 –(180 + 60)
= 480 – 240
= 240
(48 + 36)× 15
= 84 × 15
= 1260(元)
4.
答:应付1260元。
买15 套这样的衣服,应付多少元?
5.
三年级同学收集的易拉罐数量如下表。易拉罐每3个1元,卖出这些易拉罐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23 + 21 + 27 + 25)÷ 3
= 96 ÷ 3
= 32(元)
答:卖出这些易拉罐一共可以收入32元。
列竖式计算加、减、乘、除法, 才有几百年的历史。我国古代采用算筹进行加、减、乘、除法的计算。
如213 + 121, 用算筹按下图那样计算。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有关资料, 看看用算筹是怎样计算减法、乘法和除法的。
上位
下位
中位
上位和下位的算筹分别表示两个加数,
把它们都移到中位上, 就得到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四 混合运算
算“24点”
每人准备扑克牌A ~ 10各一张(A表示1)。
先任意拿出3 张扑克牌, 根据3 张扑克牌上的数, 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 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 算出得数是 24。
先任意拿出3 张扑克牌, 根据3 张扑克牌上的数, 用加、减、乘、除法进行计算, 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 算出得数是 24。
我拿出的3 张牌
也能算得 24。
我拿出的3 张牌
能算得 24。
你能用下面各组牌上的3 个数算出24吗?
2 × 3 6
6 × 4 24
9 ÷ 3 3
3 × 8 24
3 × 5 15
15 + 9 24
根据下面4张扑克牌上的数, 怎样算出得数为24? 先算一算, 再和同学交流。
你能用下面每组4 张扑克牌上的数算得24 吗?
有不同的算法吗?
4 + 5 9
7 + 8 15
9 + 15 24
4 + 7 11
11 × 3 33
33 – 9 24
2 × 1 2
6 + 6 12
2 × 12 24
四人一组, 各人从自己的扑克牌中任意拿出一张,谁先算得24, 谁就获胜。如果计算的结果得不到24, 就换牌再算。
回顾算“24 点” 的活动过程, 你有哪些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
第4课时 练习五
点击图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