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使用地图 同步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使用地图 同步测试(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6-13 18:3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使用地图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 下面四幅图中,城区面积最小的是(?? ?)
A. B.
C. ?? D.
2.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  )
A. 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 B. 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 C. 起伏越大 D. 起伏越小
3.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所在的河流中,甲处河流的流向是( ? )
A. 东南→西北 ??? B. 西北→东南
C. 东→西 ??? D. 南→北
4. 以下地图属于自然地图的是(  )
A. 工业图 ???? B. 农业图 ???? C. 交通图 ???? D. 水文图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甲、乙、丙、丁四村庄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小城镇的是(??? )
A. 甲村 B. 乙村 C. 丙村 D. 丁村
6. 若只考虑地形因素,从①处至②处,气温最有可能 (??? )
A. 升高6℃ ? B. 下降6℃ ? C. 升高4℃ ? D. 下降4℃
7. 在分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越深,代表海洋的深度(  )
A. 越深 ??? B. 越浅 ??? C. 不深不浅 ??? D. 没有什么特定含义
8. 衡阳人(PZ)要来耒阳蔡伦公园玩,应该选择(??? )
A. 耒阳市地质图 ??? B. 耒阳市交通图 ???
C. 耒阳市地形图 ??? D. 耒阳市水文图
9. 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
A. 分层设色地形图 ???? B. 地形剖面图 ????
C. 经纬网地图 ???? D. 等高线地形图
10. 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
A. 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 B. 世界地图 ???
C. 中国地图 ??? D. 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二、填空题
11. 从________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1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说明该地坡度________
13. 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丙、丁处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丙________?;丁________ ;
(2)甲山位于乙山的________?方向,甲山的海拔应在________ 米以上;
(3)学校利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在从A点沿图中虚线登上甲山顶的过程中,山坡陡缓变化状况是先________ 后________ 。
14. 将下列地图与其相适应的用途进行连线
城市图________ ? 郊外越野
等高线地形图________ 城市游览、寻找地点或乘车路线
公路交通图________ ? 了解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的分布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________ ? 驾车外出旅行
三、综合题
15. 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山峰A的海拔高度大约在________?米之间,清水河干流额流向大致是________?.
(2)B地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3)CD处修有水库大坝.右图是水库放水时拍摄的人工瀑布景观,其拍摄地点可能是甲、乙、丙三个地点中的________?地.
1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写出下列地形部位名称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③和④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3)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
(4)从A.B两处爬山,哪处更容易攀爬?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5)图中④处能否形成河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四、问答题
17. 下面两幅图,一幅是中国地图A,另一幅是北京地图B.根据两幅图填写表格.
比例尺大或小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A图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2.2使用地图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 下面四幅图中,城区面积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解:比较数字式比例尺的大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反之比例尺越大;比较选项中地图的比例尺得知,A图的比例尺最小,表示的范围最大,也就是城区面积最大.
故选:A.
2.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  )
A. 海拔越低或水域越浅 B. 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 C. 起伏越大 D. 起伏越小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一般用蓝色表示海洋,蓝色越深则深度越大;绿色表示平原,绿色越深则地势越低;黄色表示高原、山地,黄色越深则地势越高.颜色越深,表示的地形
海拔越高或水域越深,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应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
3.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所在的河流中,甲处河流的流向是( ? )
A. 东南→西北 ??? B. 西北→东南
C. 东→西 ??? D. 南→北
【答案】B
【解析】河流是由自高处流往低处,从图中指向标可以看出,甲处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流向东南,故选B。
4. 以下地图属于自然地图的是(  )
A. 工业图 ???? B. 农业图 ???? C. 交通图 ???? D. 水文图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地图分自然地图和人文地图,其中自然地图包括水文地图、气象地图、气候地图等,人文地图包括工业地力、农业地图及交通地图等,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有关知识.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甲、乙、丙、丁四村庄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小城镇的是(??? )
A. 甲村 B. 乙村 C. 丙村 D. 丁村
6. 若只考虑地形因素,从①处至②处,气温最有可能 (??? )
A. 升高6℃ ? B. 下降6℃ ? C. 升高4℃ ? D. 下降4℃
【答案】5. A 6. D
【解析】等高线地形图是表示某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状况,包括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是外出考察和旅行的必要工具之一。
5. 城镇的形成往往是形成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优越的地区,图中甲、乙、丙、丁四村中,最有可能优先发展成为小城镇的是甲村,这里位于河流交汇处,又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故选A。
6.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体现在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图中若只考虑地形因素,图中①的海拔是400米,②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所以从①处至②处,气温最有可能下降4℃,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有关知识,要知道如何通过等高线判断五种地形。
7. 在分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越深,代表海洋的深度(  )
A. 越深 ??? B. 越浅 ??? C. 不深不浅 ??? D. 没有什么特定含义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蓝色越深,则表示海洋深度越深.
故选:A.
8. 衡阳人(PZ)要来耒阳蔡伦公园玩,应该选择(??? )
A. 耒阳市地质图 ??? B. 耒阳市交通图 ??? C. 耒阳市地形图 ??? D. 耒阳市水文图
【答案】B
【解析】选择地图要根据人们的出行目的,比例尺大小和地图的种类来选择。衡阳人(PZ)要来耒阳蔡伦公园玩,应该选择耒阳市交通图。故选B。
9. 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
A. 分层设色地形图 ???? B. 地形剖面图 ???? C. 经纬网地图 ???? D. 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
考点:地图的种类
10. 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
A. 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 B. 世界地图 ??? C. 中国地图 ??? D. 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答案】A
【解析】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当你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这样地图的内容会更详细,故选A。
二、填空题
11. 从________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答案】等深线
1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稀疏,说明该地坡度________
【答案】平缓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稀疏,说明该地的坡度越平缓,反过来,等高线越稠密,说明该地的坡度越陡峭。
13. 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丙、丁处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丙________?;丁________ ;
(2)甲山位于乙山的________?方向,甲山的海拔应在________ 米以上;
(3)学校利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在从A点沿图中虚线登上甲山顶的过程中,山坡陡缓变化状况是先________ 后________ 。
【答案】陡崖;山脊;(正)南;900;缓;陡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丙处的几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属于陡崖;丁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脊。
(2)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以判断出,甲山位于乙山的南方。从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以得出,此图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是100米,由此可以判断出,甲山的海拔应在900米以上。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的坡度较陡,登山困难,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登山较容易。所以,读图可知,学校利用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在从A点沿图中虚线登上甲山顶的过程中,山坡陡缓变化状况是先平缓,后陡峭。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
14. 将下列地图与其相适应的用途进行连线
城市图________ ? 郊外越野
等高线地形图________ 城市游览、寻找地点或乘车路线
公路交通图________ ? 了解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的分布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________ ? 驾车外出旅行
【答案】城市游览、寻找地点或乘车路线;郊外越野;驾车外出旅行;了解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的分布
【点睛】本题考查如何选择地图,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地图。
三、综合题
15. 读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山峰A的海拔高度大约在________?米之间,清水河干流额流向大致是________?.
(2)B地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3)CD处修有水库大坝.右图是水库放水时拍摄的人工瀑布景观,其拍摄地点可能是甲、乙、丙三个地点中的________?地.
【答案】(1)山脊?;600﹣700?;自西北向东南?
(2)盆地?;?200米等高线大致呈闭合状态,中间低,四周高 .
(3)?丙
【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虚线所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脊,山峰A的海拔高度大约在600-700米之间,清水河干流的流向大体是自西北向东南。
(2)由图可知,B地是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呈闭会状态,其地形类型是盆地。
(3)由图可知,图片所示是在瀑布的下方向,拍摄的地点应该是在丙处。
16.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写出下列地形部位名称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2)③和④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
(3)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
(4)从A.B两处爬山,哪处更容易攀爬?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5)图中④处能否形成河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鞍部;山谷;山脊;陡崖
(2)200
(3)西南
(4)A;A地等高线比B地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容易攀登
(5)不能;④处是山脊,山脊处不能形成河流
【解析】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②处位于两座山峰之间的低洼处,是鞍部地形;③处等高线处于向高处凹进,是山谷地形;④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地形;⑤处陡崖由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
(2)由图可知,图中③处的海拔是200米,④处的海拔是40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3)由图可知,图中的指向标垂直向上指向北,所以甲处是在乙处的西南方向。
(4)从A.B两处爬山,从A处更容易爬,因为A处等高线更稀疏,表示这里的坡度更缓,更省力。
(5)由图可知,图中④处不能形成河流,因为这里处于山脊,是分水线,不是集水线。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有关知识.
四、问答题
17. 下面两幅图,一幅是中国地图A,另一幅是北京地图B.根据两幅图填写表格.
比例尺大或小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A图
【答案】
比例尺大或小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A图



B图



【解析】试题分析:A图的比例尺是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0千米,乙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根据分数的比较方法,A图比例尺小,B图比例尺大,A图是中国,B图是北京市,所以A图范围大,B图范围小;观察图可知A图内容简略,B图内容详细。
考点:该题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内容和范围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