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综合训练(带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综合训练(带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6-13 11:4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二章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平面镜成像 ??????????????????????????B.?摄影:光的反射 C.?投影:凸透镜成像 ?????????????????????????D.?倒影:光的折射
2.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提醒大家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否则容易引发森林大火,这是因为(?? )
A.?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折射后会聚到树木上????B.?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平行折射到树木上 C.?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平行反射到树木上????????D.?饮料瓶中的水可将太阳光反射后发散到树木上
3.如图所示,各项描述的实验图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 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
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B.?如果入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则反射光线也向法线靠近 C.?当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5.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 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
6.课间常见到同学在校园漫步散心。当你从拱形石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时,你在水中所成像的大小将(??? )
A.?不断变大???????????????????B.?先变小,后变大???????????????????C.?不发生变化???????????????????D.?先变大,后变小
7.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正确的用眼姿势,会导致近视,不当用耳会导致听力受损,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看书一小时左右需远眺???????????????????????????????????????B.?在昏暗或强光下看书 C.?游泳后及时清理耳中积水????????????????????????????????????D.?使用耳机时,音量不宜过大
8.温州市政府决定,在瓯江过江通道南岸建设空中隧道,利用全封闭屏障隔音,避免给与工程毗邻的居民小区造成噪声污染。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1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11.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壁上的小镜子,这时顺着? 光线照射的方向看去,关于被光照射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 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
12.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若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发声的音叉把小球弹出去了
13.踏青游玩,游客喜欢用“自拍神器”给自己拍照,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是为了(?? )

A.?在手机里成虚像?????????????B.?在手机里成放大的图像?????????????C.?增大物距?????????????D.?增加像的清晰度
14.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人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5.有一个圆柱体MN,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如图一所示),它所成像M′N′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二中的(? ??)

A.????????????????????B.????????????????????C.????????????????????D.?
16.有一个点光源 S,放在平面镜 MN 前,若镜 MN 不动,光源 S 以 2m/s 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则光源 S 在镜中的像 S'将(?? )
? ?
A.?以速度 4 m/s 沿 SO 直线方向向右平移??????????????B.?以速度 2 m/s 沿垂直于 SO 方向向上平移 C.?以速度 2 m/s 沿垂直于 SO 方向向下平移???????????D.?以速度 4 m/s 沿 SO 直线方向向左平移S
17.关于光纤通信,小明同学曾思考这样的问题:在漫长的线路上,光纤免不了要拐弯、缠绕,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激光通信信号怎样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后来在“研究光纤怎样传输光信号”的活动中,终于明白了,激光信号在光纤中(? )
A.?就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 ???????????????????????????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 C.?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D.?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
18.如图,是一种被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
19.如图所示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D.?景物在二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
20.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厘米 B.?图乙的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
21.《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___(填“变高”“变低”或“不变”)。解释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光的________和光的________。

22.如图所示MN是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一束光线射到MN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折射角是 ________(填角度),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填角度),MN的右方是________物质。

23.在研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
(1)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2)如图乙,两只音叉完全相同,敲击右边的音叉,我们却看到左边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不断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3)如将上述乙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同样的实验,则泡沫小球________(“会”或“不会”)弹起,这是因为________。
24.????????????????????????????
(1)学习科学要学会利用书籍的信息进行反思,并从中获取新的信息。如关于声音的速度,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的:15℃时空气中的是 340m/s”。从描述中反思,我们可以得到:声音的传播速度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2)现代城市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上面的数据单位是“分贝”,某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如图,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5.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我们通常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此现象,如图。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________?,实验中,位于光屏________(选填“a”或“b”)处以外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如图乙所示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射向玻璃,OB和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二线互相垂直,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________。如果一束光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则紫光的折射光线与OC比较更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26.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台石英钟的指针位置,此刻钟的实际读数是________。

三、作图题
27.根据题目要求作图
(1)请在图中画出AO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请保留作图痕迹)。

(3)有一点光源S,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与凸透镜的焦点F重合,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为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到画出:
①凸透镜的焦点F;
②点光源S的位置;
③光线a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
28.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红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小红看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烛焰清晰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设备名称)。
(3)实验中,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小,若蜡烛的位置不动,透镜应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蜡烛。
(4)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移动,若用不透明纸遮住透镜的一半,光屏上的像________(选填A.无影响? B.像变为原来的一半? C.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D不成像)。
(5)我们的眼睛中有类似于凸透镜的结构,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________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现代生活中,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________。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29.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关系。
(2)实验时,小明应在________(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
30.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页表。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钢丝
10cm
0.2mm2


钢丝
10cm
0.1mm2


钢丝
5cm
0.1mm2


钢丝
5cm
0.1mm2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有关。
(2)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1.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表: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光线消失,只有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当入射角t≥ ________°时,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不能消失,无法出现全反射现象.请你猜想一条发生全反射现象的条件:________。

答案
一、单选题
1. C 2. A 3. D 4. B 5. D 6. C 7. B 8. B 9. D 10. C
11. D 12. D 13.C 14.B 15. A 16. C 17. C 18. D 19. D 20. D
二、填空题
21. E;变高;直线传播;折射
22. 45°;120°;空气
23.(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3)不会;月球表面没有空气
24. (1)温度;介质(2)响度
25.三棱镜;a;30°;靠近
26. 10:51
三、作图题
27. (1)解:如图所示:
(2)解:如图所示:
(3)解: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
28.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放大;幻灯机(3)远离(4)向上;C(5)晶状体;A
29.(1)大小(2)A(3)不变(4)玻璃板太厚
30. (1)乙;粗细(2)乙丙 (3)在弦的长度、粗细相同的情况下,振动的频率高低与松紧程度有关
31.(1)增大(2)41.8(3)光从密度较小的介质斜射入密度较大的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