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数学八下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数学八下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6-14 21:12:46

文档简介

20.1.1 平均数
最近我们进行了月考测试,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各科成绩,请计算一下各自的平均分。
人生就像一张磁盘,烦恼可以删除,快乐可以拷贝。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85 95 80 90
70 100 75 88
以下是两位同学的六科月考成绩,我们知道生物、地理成绩中考按20%计入,还是按刚才的方法计算平均分合理吗?谁的成绩更占优势?
语文 数学 物理 英语 生物 地理
王强 80 90 95 80 70 75
李刚 70 90 75 70 90 95
自信心是一个最宝贵的品质之一,从本质上讲,自信是一种最大的勇气。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3、能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问题1 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请
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应该录用谁?
身边的数学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身边的数学
乙的平均成绩为    .
  显然甲的成绩比乙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

我们常用平均数
表示一组数据的“平
均水平”.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解: 甲的平均成绩为 ,
提出问题  
  问题2 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用
算术平均数来衡量他们的成绩合理吗?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

重要程度
不一样!
探究新知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2 : 1 : 3 : 4
因为乙的成绩比甲高,所以应该录取乙.  
解: ,
4
3
1
2

权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若n个数 、 、 、… 、 的权分别为 、 、 、… 、 则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为:
ω
n
x
n
ω
3
ω
1
ω
2
x
2
x
1
x
3
例1 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选手 演讲内容 演讲能力 演讲效果
A 85 95 95
B 95 85 95
请决出两人的名次.
解:选手A的最后得分是
85×50%+95×40%+95×10%
50%+40%+10%
=42.5+38+9.5
=90.
选手B的最后得分是
95×50%+85×40%+95×10%
50%+40%+10%
=47.5+34+9.5
=91.
由上可知选手B获得第一名,选手A获得第二名.
选手 演讲内容
(50%) 演讲能力
(40%) 演讲效果
(10%)
A 85 95 95
B 95 85 95
思考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都是两个95分与一个85分,为什么他们的最后得分不同?从中你能体会到权的作用吗?
选手A的95分是演讲能力,B的95分是演讲内容,而根据题意可知,演讲内容所占的权重比演讲能力所占的权重大,所以A的95分就不如B的95分在综合成绩中占的分值大.在此更能显示出“权”的重要性.
选手 演讲内容 演讲能力 演讲效果
A 85 95 95
B 95 85 95
你真正理解了吗?
说一说

当堂练习
1、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候选人 测试成绩(百分制)
面试 笔试
甲 86 90
乙 92 83
(1)如果公司认为面试和笔试成绩同等重要,从他们的成绩看,谁将被录取?
(2)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的成绩应该比笔试的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予它们6和4的权,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
2、晨光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外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桐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为95分、90分、85分,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解: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
95×20%+90×30%+85×50%
20%+30%+50%
=19+27+42.5
=88.5.
再比试一次,怎么样?
当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你都理解了吗?
温故而知新哟
加权平均数公式

ω
n



ω
3
ω
2
ω
1



ω
1
x
1
ω
2
x
2

ω
3
x
3



ω
n
x
n

权的三种表现形式
1、直接以整数形式给出;
2、比例形式给出;
3、百分数形式给出.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P121页第1题
2、选做题:教科书P116页练习
3、做一个自己的课余时间规划
课后任务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1 平均数(1)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同学 同学1 同学2 同学3 平均分
得分 60 80 100
一次数学测验,3名同学的数学成绩如下表,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活动一:练习回顾,习旧孕新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一般地,对于n 个数x1, x2, …, xn ,则
叫做这 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1.为了支援地震灾区学生,学校开展捐书活动,某学习小组5名学生捐书的册数分别是3,9,3,7,8,则这组学生平均捐书的册数是( ).
A.6 B.7 C.8 9.D
A
2.在一次歌唱比赛中,七位评委给某选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5,9.4,9.6,9.9,9.3,9.7,9.0. 评分规则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剩下数据的平均数,那么这名选手的最后得分是( )
A.9.2 B.9.3 C.9.4 D.9.5

D
活动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思考:在得分确定的时候,影响平均数的因素是什么?

一次数学测验,有一个小组得分如下表,此时这个小组的数学测验平均分还是80分吗?该如何计算呢?
得分 60 80 100 平均分
人数 3 5 1
问题1 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 两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如表所示:
(1)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译,请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应该录用谁?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活动三:解释运用,形成概念
  (2)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用
算术平均数来衡量他们的成绩合理吗?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2:1:3:4的比确定.

各项成绩的重要程度
不一样!

  思考 能把这种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推广到一般吗?
  一般地,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
是w1,w2,…,wn,则



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问题4  把问题(1)、(2)、(3)比较,你能体会到权的作用吗?
  问题(3)如果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
则应该录取谁?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85 78 85 73
乙 73 80 82 83
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
  问题(2)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
用算术平均数来衡量他们的成绩合理吗?
问题(1) 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综合能力较强的翻
译,应该录用谁?
(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
议一议、你能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吗?
2、在实际问题中,每个数据的权不相等时,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当每个数据的权相等时,计算平均数时就要采用
算术平均数。
1、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特殊在每个数据的权相等)
活动四:指导应用,强化新知
例1 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选手 演讲内容(50%) 演讲能力(40%) 演讲效果(10%)
A 85 95 95
B 95 85 95
请确定两人的名次.
活动四:指导应用,强化新知
选手 演讲内容(50%) 演讲能力(40%) 演讲效果(10%)
A 85 95 95
B 95 85 95
思考:此问题中,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都是两个95分与一个85分,为什么他们的最后得分不同呢?
谈谈你对权的作用的体会.
做一做P113、 1.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两位应试者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候选人 面试 笔试
甲 86 90
乙 92 83
(1)如果公司认为,面试和笔试成绩同等重要,从他们的成绩看,谁将被录取?
(2)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成绩应该比笔试成绩更重要,并分别赋于它们6和4的权,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
 2.晨光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早锻炼及体育课活动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桐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是95,90,85.小桐这学期的体育成绩是多少?
(1)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
当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重要程度不同时,加权平
均数能更好地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2)权的作用是什么?
权反映数据的重要程度,数据权的改变一般会影
响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课堂小结   


应试者
测试成绩
创新能力
计算机能力
公关能力
A
72
50
88
B
85
74
45
C
67
72
67











拓展应用   
  某广告公司欲招聘职员一名,A,B,C 三名候选人
的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1)如果公司招聘的职员分别是网络维护员、客户
经理或创作总监,给三项成绩赋予相同的权合理吗?
拓展应用   
  某广告公司欲招聘职员一名,A,B,C 三名候选人
的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2)请你设计合理的权重,为公司招聘一名职员:
① 网络维护员;② 客户经理;③ 创作总监.


应试者
测试成绩
创新能力
计算机能力
公关能力
A
72
50
88
B
85
74
45
C
67
72
67











20.1.2中位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回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你们公司的月收入怎么样呢?
我这里报酬不错,月平均工资有6000多,好好干哦!

招聘
本公司现须招聘职员一名,有意者请来公司面试。
小丽在公司工作一周后:
你骗我,我已经问过其他员工了,没有6000元工资的。
平均工资确实是6000多,你看看工资报表。
给你个表情自己体会!
请问你们的工资有6000吗?
我一个月工资就3000多一点,在公司处于中等水平。
下表是该公司员工收入的资料:
月收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5000 3400 3000 10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问题三:再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哪个数据反映一般员工的实际收入合适?
问题一:观察表格数据,讨论该公司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经理是否欺骗了小云?
问题二:平均月工资能客观的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吗?


1、什么叫做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照
的顺序排列,则称处于
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中间位置的数
2、什么情况下使用中位数而不使用平均数呢?
中位数的大小仅与数据的大小排列位置有关,因此它不受数据中偏大数和偏小数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常用它来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一次数学竞赛中,5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的排列顺序是:55,57,61,62,98,处在最中间的数是 。如果是6名学生的成绩从低分到高分的排列顺序是:55,57,61,62,75,98,处在最中间的数有 和 ,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 。



61
61
62
61.5
若这组数据是奇数个时,则位于中间的数据是中位数;
若这组数据是偶数个时,则位于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求中位数的一般步骤:
1、将这组数从小到大排列(或从大到小)排列;

2、若这组数据是奇数个时,则称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中位数;若这组数据是偶数个时,则称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中位数。




你知道如何确定中间位置吗?
n个奇数时,中间位置是第 个


n个偶数时,中间位置是第 , +1个
1、下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7 5 4 8 5



8 2 6 8 9 6



7 6 8 3 6 4



7
5
6
2 6 6 8 8 9
3 4 6 6 7 8
4 5 5 7 8



1、一组数据中的平均数一定只有一个。
2、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
3、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
4、一组奇数个数据中的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个数。
5、一组数据中的平均数,中位数可以是同一个数。
法官断案:


×


中位数的运用:


在一次男子马拉松长跑比赛中,抽得12名选手所用的时间(单位:min)如下:
136 140 129 180 124 154
146 145 158 175 165 148
(1)样本数据(12名选手的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
(2)一名选手的成绩是142min,他的成绩如何?
解:(1)先将样本数据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平均数,即=______________.
答:样本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
124 129 136 140 145 146
148 154 158 165 175 180
处于中间的两个数146, 148
147



(2)由(1)知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_______,它的意义是:这次马拉松比赛中,大约有______
选手的成绩快于147min,有______选手的成绩慢于147min. 这名选手的成绩是142min,快于中位数______,因此可以推测他的成绩比_____________选手的成绩好.
147
一半
一半
147
一半以上
某品牌专卖店对上个月销售的男运动鞋尺码统计如下:






这组统计数据中的中位数是 码。




41
员工工资情况:
平均数受极端值影响很大,而中位数不受极端值影响,只与数据大小排列顺序有关。
月收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5000 3400 3000 10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偏大
偏小
月收入/元 50000 18000 10000 5500 5000 3400 3000 20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月收入/元 30000 18000 10000 5500 5000 3400 3000 15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月收入/元 45000 18000 10000 5500 5000 3400 3000 1000
人数 1 1 1 3 6 1 11 1
平均数与中位数的联系与区别
它们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联系:
区别:
计算平均数时,所有的数据都参与运算,它能充分利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但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平均数的应用最为广泛。
中位数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只与其在数据中的位置有关,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中位数及其求法

中位数的意义

如果我们知道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小于或大于这个数的数据各占一半。

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再见!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20.2数据的波动程度
温故知新
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有哪些?
平均数的计算要用到所有的数据,它能够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常用,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
平均数
中位数
中位数则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其集中趋势,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只需很少的计算,这是它的优点。
众数
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是它的一个优点;
在统计学中,除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类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量以外,还有一类刻画数据波动(离散)程度的量,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方差。
讨论与探究
问题:农科院计划为某地选择合适的甜玉米种子,选择种子时,甜玉米的产量的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所关心的问题。为了解甲、乙两种甜玉米种子的相关情况,农科院各用10块自然条件相同试验田进行试验,得到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单位:t)如下表:


根据这些数据估计,农科院应该选择哪种甜玉米种子呢?
甲 7.65 7.5 7.62 7.59 7.65 7.64 7.5 7.4 7.41 7.41
乙 7.55 7.56 7.53 7.44 7.49 7.52 7.58 7.46 7.53 7.49
先来比较甲乙两种玉米种子的平均产量谁高
比较两图,请思考:甲种甜玉米的产量与乙种甜玉米的产量偏离平均产量的情况怎么样?
比较两幅图可以看出:
甲种甜玉米在各试验田的产量与其平均平均产量的偏差较大,即各试验田的产量波动较大。
乙种甜玉米在各试验田的产量与其平均平均产量的偏差较小,即各试验田的产量波动较小。


思考与探究
如何用数据刻画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由图可以看出:
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和每一个数据与其平均值的“差距”有关,也就是与 有关,显然这个平均“差距”越大,波动越大,而
所以它不能反映数据的波动情况。为了避免这个平均“差距”为零的情况,我们可以用 来代替
设有n个数据
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分别是
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variance),记作
从上面计算方差的式子可以看出:当数据分布比较分散(即数据在平均数附近波动较大)时,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较大,方差就较大;当数据分布比较集中时,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较小,方差就越小。反过来也成立。

S甲2= [ (7.65-7.537)2+(7.50-7.537)2+ +(7.41-7.537)2 ]≈0.010

S乙2= [ (7.55-7.515)2+(7.56-7.515)2+ +(7.49-7.515)2 ]≈0.002

现在你能说说甲乙两种甜玉米产量的波动的情况吗?
下面我们利用方差来分析甲乙两种甜玉米产量的波动情况。
甲种甜玉米产量的波动大。
由此可知,在试验田中,乙种甜玉米的产量比较稳定,因此可以推测,在这个地区种植甜玉米的产量比甲种稳定。综合
考虑甲乙两个品种的平均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可以推测这个地区比较适合种植乙种甜玉米。
(2)研究数据的波动程度可用方差;
(4)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 数据的波动越小。
(1)方差: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
讨论与归纳
(3)方差主要应用在平均数相等或接近时。
你会了吗?
1.用条形图表示下列各数,计算并比较
它们的平均数和方差,体会方差是怎样
刻画数据的波动程度的
(1) 6 6 6 6 6 6 6
(2) 5 5 6 6 6 7 7
(3) 3 3 4 6 8 9 9
(4) 3 3 3 6 9 9 9
1、用条型图表示下列各组数据,计算并比较它们的平均数和方差,体会方差是怎样刻画数据的波动程度的。
(1)6 6 6 6 6 6 6
(2)5 5 6 6 6 7 7
(3)3 3 4 6 8 9 9
(4)3 3 3 6 9 9 9
2.在样本方差计算公式里,数字20和30分别表示什么?
20表示样本容量
30表示样本平均数
方差是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再平均”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主要反映整组数据的波动情况,是反映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离散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每个数据的变化都将影响方差的结果,是一个对整组数据波动情况较敏感的指标。
小结与反思
例1
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甲乙两个芭蕾舞团都表演了舞剧《天鹅舞》,参加表演的女演员的身高(单位:cm)分别是
甲团 163 164 164 165 165 166 166 167
乙团 163 165 165 166 166 167 168 168
哪个芭蕾舞团女演员的身高更整齐?
解:甲乙两团女演员的身高分别是:
所以,甲芭蕾舞团女演员的身高更整齐。
SHIFT
CLR
SCL
1
ON
MODE
SD
2
1
2
163
164
167
SHIFT
S-VAR
2
2
δn
=
x2
MODE
①清除
②调SD状态——
传递数据的各种功能
③输数据

④出结果
=
M+
M+
M+
用计算器求方差
如图是甲、乙两射运动员的10次射击训练的成绩的折线统计图,观察图形,甲、乙这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 哪个大?
巩固与应用
谈谈自己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方差: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批数据的方差.
小结:
2.方差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
(即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
3 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
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方差越小,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小,越稳定.

祝同学们学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