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成果。
2.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过程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展示图片、小组探究、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达到课标的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前后的对比,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情感;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讲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难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展示:习总书记说:惟改革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教师:全面深化改革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着力点,也是他历年两会必提的话题。中国改革首先从在哪里开始?又是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呢?
展示: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篇章:一群农民的抉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篇章:一类企业的转变----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第三篇章:一种体制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合作探究: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正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同时安徽凤阳一群农民作出一场生死抉择。
展示:第一篇章:一群农民的抉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自主探究: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学生:阅读课本38-39页找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目的、尝试、推广、影响,并在课本上标注下来,争当小小解说员。
找生展示,并评价。
师:情景一:刘金锁的富民强村路刘金锁:安徽凤阳梨园生产队队长,1978年带领本村18户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使小岗村由乞丐村变成小康村,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师:刘金锁当初为什么进行改革,他们生产队存在什么问题?
出示:材料:我们生产队实行人民公社化,生产队里想种啥我们农民说了不算。土地归公社所有,农民没有自主权,都是统一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收入少,不够吃的。
依据材料思考回答:他们生产队存在什么问题?
学生展示。
归纳:人民公社化、没有自主权、统一劳动、平均分配。
教师:穷则思变,他又是如何解决的?
展示:材料:刘金锁:“ 我们分田包产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坐牢割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保证我们的小孩养到18岁。”
学生展示,师评价。
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成效如何?看一组数据,证明安徽凤阳小岗村是中国农民的创举。
师: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作法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广。那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有何作用?
展示:看一段材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分田到户”,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方式,使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依据材料思考回答: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是什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学生:带着问题看材料,回答。
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上是对农村经营管理方式的改变,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合作探究:那建国以来,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几次调整?有何启示?
学生试回答。
师: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出现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师:改革在农村取得巨大成功,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了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来探究,国有企业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是事关改革成败的重要环节。一起走进
第二篇章:一类企业的转变----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学生:阅读课本39—40页,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中心环节、影响。找出并标注下来。
学生展示答案。
师:情景2:田源的个体经济腾飞路知识青年田源,大州煎饼厂的经理。创办个体私营企业,后与外商合资,扩大生产规模,建成了航空食品公司,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
思考:国用企业的刘经理为什么不与田源合作?他存在什么困难?
出示:
材料(难处)一:今年夏天特别热,我们企业准备采取风扇降温。但是国家管的太多,政企不分,企业没有主动权,要层层报批。等最后盖完图章,夏天早已过去了。
材料(难处)二:我们企业没有生产经营权,说句实话吧,去年的面粉还有不少挤压,我页想和你合作,也想生产点别的,可是政府不允许,企业一点活力也没有。
材料(难处)三:工人八点钟来,九点钟就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也不怪他们,干多干少一个样,你说谁愿意干呀。
学生合作探究,展示答案,并找出解决办法。
师:刚才我们学的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都是经济体制的创新,我们一起走进
第三篇章一种体制的创新______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学生:展示答案。
师:举例释疑解惑,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何作用?
学生看书回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深化改革,汇聚起磅礴之力,创造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四)达标训练:
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位人呼吁的主要内容是( )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B.扩大企业自主权
C.进行三大改造D.结束文化大革命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民终于看到了隧道中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党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政策是党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
A.十二大B.十三大C.十四大D.十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