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开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13 16:3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来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一卷

评卷人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网络时代本应该是诗歌创作的最佳时机,它预示着诗歌创作民主性时代的到来,然而,纵观当下的新诗创作,许多诗歌根本经不起反复推敲和揣摩,往往成为一次性消费品。
这种现象并不代表我们的诗人缺乏深度思考和表达, 而是诗人们将自己的才智用到了诗歌之外,不从诗歌本体出发,用美好的情感和深邃的思索对诗歌主题进行书写,对生活本质进行追问和挖掘,而是用最为便捷的炒作方式,通过制造轰动效应赚取外界眼球来获取诗名。这种炒作的结果是有关生命的诗歌主题被忽视,诗歌存在的价值消失,诗歌本应该具有的深度写作被空泛化书写取代,导致能够真正潜心创作、有所追求的诗人越来越少,新诗创作中的深度写作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诗歌写作深度缺失在诗歌创作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诗歌语言的随意性。
新诗自白话诗开始,因大量虚词和日常口语的入诗,使诗歌语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古诗相比,它更接近人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习惯。白话诗要求语言明白、易懂,具有鲜明的“口语”特色,胡适在当时提出“作诗如作文”和“生活的语言为表达方式”的诗歌创作主张,为当时的新诗创作者所推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歌语言本身发主了内在的流变,胡适在白话文运动中提倡的诗歌口语化是出于启蒙和革新的需要,在当下的诗歌创作口语化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它并不是一些口语派诗人所认为得那样,口语化并不是口水话,明白也不是直白和淺白,诗歌语言的口语化和明白是指在诗歌创作中要讲求诗意明了、诗歌语言与日常语言的一致,同时它必须保持语言的张力和内蕴,讲求精练,不是随随便便地说话,而是如西方文论家所说的“精致的讲话”。
优秀的新诗文本的语言便是这种“精致的讲话”的直接体现。作为诗歌构成的最基本元件,诗歌创作者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至关重要,它是一首诗歌成功与否的关键。新诗近百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脱离语言的诗歌是不存在的,把语言随意安排组合的一首诗成不了一首好诗,甚至不能称之为诗。
然而,我们置身今天的诗歌场域,你会发现很多诗歌作者将语言作为一种炫酷和耍宝的工具,越是离奇的搭配组合似乎越显示出其语言技巧的高超,其诗歌语言极具随意性,一些诗歌甚至反语言。一些诗人还认为,口语就是口头上的表达,越是直白越好。其实不然。早期新诗人陆志伟说:“诗的美必须超乎寻常语言美之上,必须经过一番锻炼的功夫。”所以,要克服语言的随意性,必须对口语语言进行拣择,剔除口语中啰唆、驳杂和粗鄙化的成分,克服其交际功能导致语句的流动和散漫,从而纠正口语书写中的随意性,正如西渡所倡导的那样,“纯洁和改正口头语言,是诗人首要的职责。”
(摘编自姚洪伟《网络时代新诗的困境与出路》,《星星诗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随着新诗创作中深度写作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随意性成为诗歌语言呈现的唯一特点。
B.相较古文学语言,白话诗的语言因虚词和口语的入诗而更贴近人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习惯。
C.出于启蒙和革新的需要,胡适提出白话诗语言“明白、易懂”的创作主张,被当时新诗创作者推崇。
D.网络时代下,诗歌语言固然有口语化和明白的特点,但保持语言的张力和内蕴仍不可或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前两段阐述了网络时代下新诗创作的现状,并分析了原因,强调了危害。
B.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强调说明新诗语言更口语化和明白,优于古诗。
C.文章引用新诗人陆志韦的话,反驳了某些诗人提出的口语就是口头上的表达的观点。
D.文章首尾都触及了新诗创作的现状,并且在开头点出了原因,结尾指明了出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缺乏深度思考和表达,加之试图用炒作方式获取诗名,网络时代下新诗创作难有优秀作品出现。
B.口语化和明白是特定时期下的诗歌产物,但新诗创作依然要求诗人讲求诗意明了时坚持做到“精致的讲话”。
C.语言是诗歌最基本的构成元件,诗歌创作者能不能做到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关乎诗歌生命力的强弱。
D.诗人肩负纯洁和改正口语的职责,对口语进行拣择,是新诗创作过程中克服语言随意性的重要举措。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5分)
材料一:
“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完成顶层设计引领、工业、农业、生活、风险防控、激发市场活力各方面的任务。并从组织领导、资金支持、监管执法、宣传引导等方面提供保障。
2020年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时间点: 试点城市的大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标准,其中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物实现全部利用;基本建成废弃产品逆向回收体系。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在试点城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全面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摘编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北京日报》2019年1月21日)
材料二:
我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700亿吨。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而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目前不少地方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考虑不足,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5年以来,广东省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倾倒案件多达200余起,非法转移倾倒点遍布全省21个地市。“阳江市宏湘金属加工厂违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达2万多吨;江门市长优实业有限公司产生的含镍危险废物2.1万吨非法倾倒于广东阳江、江门和广西梧州等地。”生活污泥违法倾倒猖獗,深圳、东莞、惠州、茂名、阳江、肇庆6个地市均存在非法转移倾倒污泥问题;发生非法跨界倾倒生活垃圾案件100多起,倾倒垃圾数十万吨。???
(摘编自《“无废城市”建设的背景、目的和手段知多少》,中国环保在线2019年1月28日)
材料三:
现阶段建立“无废城市”的多为发达国家,虽然纳入“无废”的废弃物种类有所不同,但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
绝大多数案例城市在制定“无废城市”目标前,均已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废弃物管理经验。其废弃物管理体系基本是政府主导、生产企业负责、家庭分类投放、废弃物处理商负责收集运输及处理,商业企业、建筑企业、工业企业则多为单独签约专门服务商。整体来看,由于废弃物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大多数案例城市征收的垃圾费已经能够完全覆盖相关支出,废弃物管理进入了良性运转轨道。
有些城市的做法极为典范:奥克兰市根据新西兰环境部的政策要求轮胎、电子设备、包装等行业企业对其产品进行回收处理。旧金山市将弃物收集、处理均外包给废弃物处理公司,并一同制定城市的废弃物管理方案;开发专门的废弃物网页和APP并进行培训,展示废弃物分类及处理信息,并启动数据库供信息查询。马斯达尔城修建低能耗的地下平板货运系统,提升运输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摘编自蒙天宇《 “无废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中国环境报》2019年2月7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废城市”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模式,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建设试点。
B.在“无废城市”的建设试点城市,通过顶层设计等诸环节基本实现了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计量收费。
C.想要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努力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考虑周全。
D.能为其建设“无废城市”提供有利条件,主要在于这些案例城市均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废弃物管理经验,有较为完善的废弃物管理体系。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
B."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或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努力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C.我国的固体废物保有量和产生量巨大,这和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有关。
D.多数发达国家建设"无废城市"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无废"目标,我国也没有将农业废弃物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6.材料中关于“无废城市”的建设各有侧重,试加以概括并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2分)
鲜花盛开的古镇
刘建超
?? 古镇不大,地域偏僻,四季开满鲜花。古镇的警务室只有两个警官——年纪稍长的昊杰和刚分配来的实习警官茫茫。
?? 茫茫的到来,让吴杰非常欢喜。筒易的木屋里,昊杰把靠近窗户、能看到后山风景的床铺腾给了茫茫。
?? “你可是咱警务室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啊,说明咱古城的警务室很被上级重视。”昊杰额头的皱纹都舒展了,吴杰最担心的就是警务室要撒并,茫茫的到来给他吃了定心丸。
?? 茫茫的心思却不在这个简陋偏僻的警务室里,山高路远,人少户稀,有啥好留恋的? 况且女朋友在城里噘着嘴生着气,催促着他找领导调回去。
?? 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路边山涧草木金黄,蓝天白云,山雀啁啾,昊杰急匆匆地走在古镇蜿蜒的土路上,他无心留恋秋日的景色,背着吉他挺着微微发福的肚子,面色焦急。
?? 茫茫留下一封信,走了。茫茫的女朋友下了最后通牒,大款男同学追她如醉如痴,丰厚的经济条件让她的父母招架不住了。女友说,茫茫你再不回来,我就是别人的妻子了。
?? 小镇三面环山,山高峰险,峭壁悬崖,一条路通向山外的火车站。火车每天只在古镇停靠一次。
?? 昊杰气喘吁吁地走着,汗水浸湿了警服。昨天茫茫收到一封信,情绪有些变化,沉默了一下午,烟抽得很凶。吴杰怪自已疏忽,应该和茫茫谈谈,疏导疏导啊。
?? 茫茫长得魁梧健壮,年轻英俊。昊杰个头儿不高,腆着肚子。是个面目和善的半大老头儿。两人站在一起时,就像是父子。
?? 古镇不大,人口少,偏僻的山沟里,外来的人也不多。昊杰更多的时间是对着少言寡语的茫茫唠叨,张家的姑娘考上高中了,李家媳妇生了大胖小子了。吴杰一个人生活,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张罗,茫茫来了也跟着昊杰搭伙。昊杰爱吃面,茫茫喜欢吃米,吴杰有时要做两样饭,从来不嫌麻烦。茫茫有次半夜发烧,当时大雪封门,昊杰连滚带爬地请来医生,守着茫茫一夜不合眼。茫茫脚气感染,行走不便,昊杰借来轮椅,推着茫茫在小院里转悠,还帮他冲澡搓背。镇上的人见状,说茫茫倒像是来古镇度假的,昊杰成了服务生了。?
?? 茫茫的话少,从不说自己的事情,昊杰也从不过问。只有一次,茫茫说大学时自己的吉他弹奏得过优胜胜奖。昊杰就托人从城里捎来一把吉他,他从茫茫接过吉他的眼神里捕捉到了谅喜。从此,木屋里就有了茫茫忧郁的琴声。
?? 昊杰汗流決背地赶到火车站,火车还是开走了,只看到火车留下的一缕袅袅白烟。昊杰沮丧地坐在排椅上喘着粗气,一个影子罩住了他。他抬头,茫茫立在他面前。
?? 昊杰擦着帽梯上的温汗说:“茫茫,就想这样不辞而别当逃兵了?”
?? “我不是当逃兵,我要找找领导,把我调回去,局里更适合我。”
?? “为什么没有乘火车走?”?
?? “为了爱情,我能理解。可也不能不打声招呼啊。”
?? 茫茫转过脸看看身边的半大老头儿,说:“老昊,我只是不明白,你为什么待我这么好?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你就这么安心地默默无闻一辈子?”
?? 昊杰有过一个女友,两人很恩爱。女友就是古镇的人,为了女友,他申请调到这个偏僻的山坳小镇。也是个秋日的午后,他和女友在山坡上散步,遇到了一个被通缉的毒贩。在扭打搏斗中,毒贩的匕首刺中女友的胸口,女友就躺倒在他的怀中,原本一周后他就要和女友举行婚礼。女友长眠在小镇的山坡上,他从床边窗户上就可以看到后山上女友安息的地方,那里四季开满鲜花。
?? “再有一年我就可以退休了,能留在这里永远陪伴她了。咱警察不管是轰轰烈烈还是默默无闻,不都是一个目的,保护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安宁吗?"
?? 茫茫不说话,烟凶狠地缭绕着。
?? 昊杰将身边的吉他交給茫茫,默默地站起身,戴好帽子,朝古镇的方向缓緩走去。
?? 昊杰采集了一束秋菊,坐在后山坡女友的墓前。落日的余晖,抚慰着安静的古镇,阵阵花香弥漫。
?? 傍晚,昊杰回到简陋的小院,听到木屋里传出茫茫忧郁的琴……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简要介绍了作品的人物,也叙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面故事发展作好铺垫。
B.小说采用插叙手法所写女朋友的死,是吴杰执着留在小镇安心当警察的直接原因;小说还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以及对比的手法,刻画出了昊杰这一丰满形象。
C.小说主要情节是围绕茫茫的去与留展开,并层层推进的; 茫茫的女朋友和茫茫之间的矛盾冲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小说以“鲜花盛开的古镇”为题,在文中又多饮描写古镇的优美景色,这就为后文茫茫能够留在古镇埋下伏笔。
8.试概括小说中昊杰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并作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以“吴杰听到木屋里传出茫茫忧郁的琴声.....”结尾,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样的艺术匠心?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评卷人 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也。祖缵,典农中郎将。父衡,以儒素显,仕至国子祭酒。鲲少知名,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绍并奇之。左将军王敦引为长史,以讨杜弢功封咸亭侯。母忧去职,服阕,迁敦大将军长史。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鲲不徇功名,无砥砺行,居身于可否之间,虽自处若秽,而动不累高。敦有不臣之迹,显于朝野。鲲知不可以道匡弼,乃优游寄遇,不屑政事,从容讽议,卒岁而已。每与毕卓、王尼、阮放等纵酒,敦以其名高,雅相宾礼。尝使至都,明帝在东宫见之,甚相亲重。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温峤尝谓鲲子尚曰:“尊大君岂惟识量淹远,至于神鉴沈深,虽诸葛瑾之喻孙权不过也。”
敦既诛害忠贤,而称疾不朝,将还武昌。鲲喻敦曰:“公大存社稷,建不世之勋,然天下之心实有未达。若能朝天子,使君臣释然,万物之心于是乃服。杖众望以顺群情,尽冲退以奉主上,如斯则勋侔一匡,名垂千载矣。”敦曰:“君能保无变乎?”对曰:“鲲近日入觐,主上侧席,迟得见公,宫省穆然,必无虞矣。公若入朝,鲲请侍从。”敦勃然曰:“正复杀君等数百人,亦复何损于时!”竟不朝而去。是时朝望被害,皆为其忧。而鲲推理安常,时进正言。敦既不能用,内亦不悦。军还,使之郡,莅政清肃,百姓爱之。寻卒官,时年四十三。敦死后,追赠太常,谥曰康。
(节选自《晋书·谢鲲传》)
10.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B. 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C. 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墩其为人所慕如此
D. 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社稷”,古时君主为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到郊外祭祀土神和谷神,后就借指国家。
B. “东宫”,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在汉也代指太后。
C. “谥”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奖的称号。
D. “祭酒”,古代官职名称,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谢鲲年少成名,多才多能。他年少知名,通达简傲有超人见识,不修饰威仪,爱好《老子》《易经》,能唱歌、善弹琴,王衍、嵇绍都认为他是奇才。
B. 谢鲲高远畅达,不竞权势。他不求功名,居身于可否之间,虽然自居好像秽浊,而行事不求积功高升。后来悠闲自得地寄居,不致力于政事。
C. 谢鲲敢于讽议,稳定朝野。王敦诛害忠贤后,称病不上朝,谢鲲不惧淫威,斥责他有狼子野心,并用自身作保,希望他人朝觐见天子请罪。
D. 谢鲲清廉肃静,深受爱戴。他临政清廉肃敬,百姓爱戴他。不久他死在官署,享年四十三岁,后被迫赠为太常,谥号叫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母忧去职,服阕,迁敦大将军长史。


(2)每与毕卓、王尼、阮放等纵酒,敦以其名高,雅相宾礼。


评卷人 得分

三、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小题。
岁 暮
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 爇(ruò):焚烧。② 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B.“雁默线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C.“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D.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贯的风格。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它又是怎样体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评卷人 得分

四、默写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文开头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木”和“金”为喻来说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2)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峻,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便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今从师态度的不同:古之圣人超出众人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_______________”。
第二卷

评卷人 得分

五、语言表达(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______,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在描写贾府的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并塑造了王熙凤、贾母、探春以及一大批丫环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大多性格鲜明、______。以王熙凤为例,作者对她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下于宝、黛、钗。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当时宁国府要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事务繁杂,(??? )。她果然______,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她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更是费尽心机,应付自如。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等;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谈笑风生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作者借人物之口,说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65回)但就是这样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经常更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______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叹为观止????惟妙惟肖????不负众望????左支右绌
B.登堂入室????栩栩如生????不孚众望????左支右绌
C.叹为观止????栩栩如生????不负众望????捉襟见肘
D.登堂入室????惟妙惟肖????不孚众望????捉襟见肘
18.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她不仅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B.不仅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C.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D.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于是,只得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因为宁国府无人操办。
B.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于是不得不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
C.不得不到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
D.既然宁国府无人操办,就到荣国府去请来王熙凤。
20.根据下列情景,以“雪花”为重点,扩展成一段不少于70字的文字。
情景:旧历新年雪花祥林嫂 ( 5分)


21.请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描述漫画内容并写出寓意。(6分)




评卷人 得分

六、材料作文 (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
②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③既不契於初心,生死永诀。——干宝
④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⑤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包拯
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答案:1.D 2.B 3.A
解析:1.A.以偏概全,“唯一特点”错,原文说的是“诗歌写作深度缺失在诗歌创作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诗歌语言的随意性”。B.偷换概念,“古文学”不同于“古诗”,原文说的是“与古诗相比,它更接近人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习惯”。C.张冠李戴,“明白、易懂”并不是胡适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而“作诗如作文”和“生活的语言为表达方式”才是他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
2.“强调说明新诗语言更口语化和明白,优于古诗”错,原文第三段强调说明新诗语言固然然有口语化和明白的特点,但也必须保持语言的张力和内蕴。
3.曲解文意,“由于缺乏深度思考和表达”错,原文说的是“这种现象并不代表我们的诗人缺乏深度思考和表达,而是诗人们将自己的才智用到了诗歌之外”。
2.答案:1.C; 2.D; 3.三则材料的侧重点不同:①材料一侧重方案指引。明确了我国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②材料二侧重建设的现状和突出问题。我国固废堆存总量大,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特别是广东省非法转移、倾倒危废十分猖獗,屡禁不止。③材料三侧重可从国际“无废城市”案例汲取经验。我国可以学习借鉴以下经验:制定相关政策,实施生产者责任制;注重信息传播、培训,提升公众意识;充分调动市场资本及专业技术管理。
解析:
3.答案:1.D; 2.①有责任感,有担当意识,爱岗敬业,执着坚持;
②重情重义,痴情专一;
③善良,体贴,热心,关爱他人。
3.(1)留白艺术。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想像的空间:茫茫为何要弹吉他?茫茫的吉他声为何是忧郁的?茫茫会留下来吗?
(2)情节照应。吉他是昊杰托人从城里给茫茫买的;现在茫茫面临人生抉择,茫茫弹起吉他。结尾处与文章中两处琴声也形成照应。
(3)揭示主题。人生在面临艰难抉择的时候,是屈从于外界因素,还是顺从自己的内心?
解析:1.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D项,文中多次描写古镇的优美景色并没有为后文茫茫选择留在古镇埋下伏笔。
2.本题难度中等,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因为茫茫喜欢吃米,昊杰有时要做两样饭,从来不嫌麻烦;茫茫半夜发烧,大雪封门,昊杰连滚带爬地请来医生,守着茫茫夜不合眼;茫茫脚气感染,行走不便,昊杰借来轮椅,推着茫茫在小院里转悠,帮他冲澡搓背,还托人买了吉他给茫茫。这些做法体现了昊杰是一个善良、体贴、热心、关爱他人的人。他为了女友申请调到这个偏僻的山坳小镇,女友长眠在小镇后,他决定退休后在这里永远陪伴她。这表明他是个重情重义、 痴情专一的人。“咱警察不管是轰轰烈烈还是默默无闻,不都是一个目的,保护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安宁吗”等语言描写,表明他是一位有责仟感、 有担当意识,爱岗敬业,执着坚持的好警察。
3.本题难度大,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解答此题,可从小说结尾的方式、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以及主题等角度分析。首先要判断小说的结尾属于哪种方式,小说最后一句话的结尾出现了省略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是小说常采用的留白艺术。其次,结尾的安排属于情节本身,要结合小说的情节分析,结尾"传出茫茫忧郁的吉他声"与上文昊杰托人从城里给茫茫买吉他以及茫茫在木屋里弹起吉他相照应。再次要结合小说的主题来思考结尾的安排,“木屋里传出茫茫忧郁的琴声",茫茫面临人生艰难抉择的时候,是屈从于外界因素,还是顺从自己的内心,令人深思。
二、文言文阅读
4.答案:1.D; 2.C; 3.C; 4.(1)母亲去世(谢鲲)离职,服丧期满,调任为王敦的大将军长史。 (2)(谢鲲)常常与毕卓、王尼、阮放等人纵情饮酒,王敦因为他名声高,一向像待宾客一样礼待他。
解析:1. 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王澄""敦""鲲""话""谢长史""人",虚词"与""其""所",标志性词"惟",一般放于句首,排除C项;"谈话无倦"的主语是"鲲",意思是"谢鲲谈话不疲倦",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当时王澄与王敦同坐,见谢鲲谈话不疲倦,只是赞叹可与谢长史交谈,都不顾盼一下王敦,他为人所羡慕就像这样。句子可以断开为:时王澄在敦坐/见鲲谈话无倦/惟叹谢长史可与言/都不眄敦/其为人所慕如此/故选D;
2.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谢鲲是夸王敦建立了不朽勋业,只是天下人不了解实情,并用自身作保,希望他入朝觐见。
三、诗歌鉴赏
5.答案:1.B,2.①盛年不再的感叹:时光易逝,年老多病,青春不再。拟人,以"催"、"去不回"形象地写出来时光不再和易逝。②有才无法施展的感叹,有才而无用武之地(怀才不遇)愤懑:积极施展才能而引火烧身,不积极表现又被打压。用典雁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③面对祸福,借酒浇愁的苦闷之情(无奈之情)或命运无常的愁苦.无奈。心里和动作描写,"细寻"、"进"表达愁苦之情。


解析:1.B:"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妒忌而先被淘汰 "错,应是"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四、默写题
6.答案:1.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解析:
五、语言表达
7.答案:1.C; 2.D; 3.B
解析:
8.答案:(示例)旧历新年,鲁镇的人们在毕毕剥剥的鞭炮声中忙着“祝福”。祥林嫂却在呼啸的寒风里蹒跚而行,梅花大的雪花洒落在她佝偻孤单的身上,褴褛单薄的衣衫,凝成了岁月苍白的碎片。
解析:
9.答案:(1)内容:画面上一个人正在写字,字写得歪歪斜斜。另一个人批评这个人字写得难看,这个人却说这正是他想要的风格。
(2)寓意:该漫画讽刺了那些强词夺理,不诚恳接受别人批评的人。
解析:
六、材料作文
10.答案:略
解析:孟子的“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的大意是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真是不知羞耻呀!这句话强调的是做人不能没有自尊,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耻的人,不知羞耻的羞耻是最大的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罗隐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大意是蜜蜂啊, 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强调的是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干宝的“既不契於初心,生死永诀”指随着时间的消逝,人们做某件事的初心也渐渐逝去。这句话也就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由来。诸葛亮的“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出自《前出师表》,大意为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强调不要过于看轻自己,要有自尊。包拯的“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大意为清心是治国的根本,正直是做人的大道。这是包拯的为官之道和做人的原则。他认为做人要正直,不要有邪恶之心,不忘自己的初心。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正是他为人类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在明白了这六句话的含义的基础上,选择意思相近的或有共同点的句子立意,可有如下立意角度:①④句以自尊为话题,可立意为论自尊、留一点儿自尊给自己、自尊是自强不息的原动力等。②⑥句以奉献为话题,可立意为奉献与回报、生命因奉献而美丽、让奉献之树常青、也谈奉献等。③⑤句以初心为话题,可立意为初心是什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






PAGE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