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部编教材 初中历史 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
面发生的变化。
2、探究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
任务一:生生、师生交流,感受变化
访问长辈,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你家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有哪些重要变化?
(1)组内交流——成果展示
(2)师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中山装
20世纪50年代上海女青年的盛装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衣服的总体风格是简单、朴素和廉价、耐穿,款式一般说也比较简单。
任务二:观察图片,感受变化
服饰的变化
样式、色彩单调,数量有限、
质地粗糙
色彩缤纷、款式新颖、注重个性
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当时一些机关工作者常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挖野生植物的茎,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的不足!
改革开放前:“吃饱肚子成奢望”
“吃”的变化
北京的粗粮票(只能买玉米面)
?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米票(可以买大米)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有“票”为“证”
食物的变化
物质匮乏、饮食结构单一、追求“吃饱”
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绿色食品
住宅的变化
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改善
公寓
社区住宅楼
别墅
农家乐
华西村农民住房
出行方式的变化
中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前:旧四大件(“三转一响”)
改革开放后:新四大件
改革将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数量有限,色彩样式单调,只有中山装
和解放装 衣着日益丰富多彩,服饰展示风度和个性
食 食物匮乏、单调,营养不足,许多人
温饱问题不能解决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住 居住条件差,多数是茅草房、土坯房 居住面积大,室内装修、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行 步行、自行车 摩托车、出租车、私家车、飞机
用 旧四大件: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新四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在家庭中日益普及
任务三:探究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发生变化的 原因。
1、改革开放的政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3、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4、我国科技的进步
5、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6、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1.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是因为当时( )
A.人口多,耕地少 B.政府控制城镇人口规模
C.政府提倡节约粮食 D.经济发展水平低
2.下列符合“文革”时期人们服饰特点的是 ( )
A.名牌服装争奇斗艳 B.时装表演成为风景线
C.穿解放装,千篇一律 D.西服革履,风度翩翩
D
C
达标检测:
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观念进步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D.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4.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发行了大量的粮票、布票、油票、肉票……这是因为当时( )
A.物资匮乏,计划供应 B.物资丰富,敞开销售
C.照顾贫困,方便使用 D.为了收藏,发行票证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