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字音、字形、词语、成语、标点运用(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字音、字形、词语、成语、标点运用(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6-13 18:3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1:字音、字形、词语、成语、标点运用
一、单选题(共3题)
1.(2019?江苏)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提到桃花源,许多人会联想到瓦尔登湖。真实的瓦尔登湖,早已成为________的观光胜地,梭罗的小木屋前也经常聚集着________的游客,不复有隐居之地的气息。然而虚构的桃花源一直就在我们的心中,哪怕________在人潮汹涌的现代城市,也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
A. 名闻遐迩 闻风而至 杂居 B. 名噪一时 闻风而至 栖居 C. 名噪一时 纷至沓来 杂居 D. 名闻遐迩 纷至沓来 栖居
2.(2019?浙江)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ō)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ā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 “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ǒ)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 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水驻心中,即便身形赢(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3.(2019?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该节目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地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了大量粉丝。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1)文段中的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妮妮道来 B. 演绎 C. 而是 D. 喜闻乐见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二、综合题(共4题)
4.(2019?全国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 。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欲求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这大大 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此前,有关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探测。此次,“嫦娥四号”携带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是中国航天创造的又一个人类“第一次”,是中国为全人类科技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在公众和网友为此 之时,科学家则对“嫦娥四号”所携带的月球车有着更多期待: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 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遐想 限制 亢奋不已 源源不断 B. 联想 限制 亢奋不已 不绝如缕 C. 遐想 制约 兴奋不已 不绝如缕 D. 联想 制约 兴奋不已 源源不断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见 B. 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们看见 C. 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 D. 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地球上的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 B. 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 C. 科学家已经大致把月球正面的历史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是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D. 科学家已经大致把月球正面的历史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是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5.(2019?天津)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在寒冷的极区,人们举目瞭望,常常看到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的极光。天暮上,群星闪烁,静静地俯瞰着黑魆魆的地面。突然,在大熊星座中________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摇曳不定,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萦统在北斗星的周围,宛如皓月当空,向大地倾泄下一片光华。极光形状各异,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体。极光运动所造成的________的瑰丽景象,时动时静,变换莫测,是大自然这个魔法师,以苍穹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剧。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还有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其本色不外乎红、绿、紫、蓝、白、黄,可是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________的手法,将隐显明暗组合起来,一下子就变成了神奇的万花筒。
(1)文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瞭(liáo)望 天暮(mù) 俯瞰(kàn) B. 黑魆(xū)魆 摇曳(yè) 萦(yíng)绕 C. 皓(hào)月 倾泄(xiè) 一模(mò)一样 D. 瑰(guī)丽 变换(huàn)莫测 苍穹(qióng)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飘洒 瞬息万变 出神入化 B. 散落 瞬息万变 鬼斧神工 C. 散落 浩如烟海 出神入化 D. 飘洒 浩如烟海 鬼斧神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宣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B. 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世,引起广泛关注。 C.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D. 琳琅满目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等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
6.(2019?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使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B. 这其中尺度的把握体现着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 C. 面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影响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 D. 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使他们对其中尺度的把握不同
(2)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B. 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 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 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3)文中面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B. 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C. 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 D. 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类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
7.(2019?全国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______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_______了生机。(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______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_______的工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边缘化 获得 制约 放松身心 B. 私人化 获得 制约 修身养性 C. 私人化 焕发 约束 放松身心 D. 边缘化 焕发 约束 修身养性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 B. 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 C. 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D. 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B. 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C. 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 D. 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考点】近义实词辨析,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名闻遐迩”,形容名声很大;“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语境强调的是瓦尔登湖成为观光胜地,应填“名闻遐迩”。“闻风而至”,一听到消息就来,形容行动迅速;“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语境强调的是人们都纷纷来到瓦尔登湖,应填“纷至沓来”。“杂居”侧重混杂而处,“栖居”侧重栖息居住,语境强调在“现代都市”居住,所以应填“栖居”。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和词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2.【答案】 C
【考点】形声字的分辨,形近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同音字的分辨,形似字的分辨
【解析】【分析】A项,挫cuò;B项,彤tóng;D项,熠——奕。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及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选正确的还是有误的,然后逐项识别字音正误。
3.【答案】 (1)A (2)B
【考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近义实词辨析,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⑴A项,娓娓道来,意思是连续不断不停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与后文的“讲述”语意重复。B项,演绎,①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②铺陈;发挥。③展现;表现。这里取第三个意思,是嘉宾办成古人表演故事,使用正确。C项,“而是”表转折,与前面的“并不需要”搭配和谐,使用正确。D项,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这里是指文化类节目要找到观众喜欢的形式,使用正确。故选A。 ⑵本题B项,乙处,“白皮书”属于特定称谓,应该使用引号。故选B。
故答案为:⑴A;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⑵本题考查标点的使用。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常用标点的使用方法,熟悉常用错误,再进行比对。
二、综合题
4.【答案】 (1)D (2)C (3)A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近义实词辨析,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分析】⑴第一组: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联想: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语境中人们由“月背影像图”产生了对月球上具体情形的想象。应选“联想”。第二组:限制:不能踰越的一定界限。制约:一事物的存在、变化是另一事物存在、变化的先决条件,则前者制约后者。语境中说“人类无法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因而“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无法进行。这里应选“制约”。第三组:亢奋不已:极度兴奋,不能自控。兴奋不已:非常高兴,兴奋得不能自控。语境中,中国航天取得进展,公众与网友感到兴奋。此处应选“兴奋不已”。第四组: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而少用于人。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此处指月球探测数据不断传来。应选“源源不断”。分析可知,D项成语全都恰当。故选D。 ⑵根据语境,补写的句子主语是“人们”,应使用主动态。AB两项省略了主语,而采用了被动态表达,与语境表达不连贯。排除AB两项。D项 “观察月球”的立足点应是“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人们”语言累赘,说法不妥,目前地球之外还没有发现有人类。排除D项。故选C。 ⑶划线句子有两处有语病,其一是:“藏在”应搭配“深坑中”,排除CD两项。其二是:“研究”与“清楚”之间不需要加“得”。排除B项。分析可知A项修改的最恰当。故选A。
故答案为:⑴D;⑵C;⑶A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掌握近义词语的能力。近义词涉及的范围很广、数量较大,要准确的辨析近义词,就需要结合具体语境,从词语的含义、使用对象与范围、情感色彩、语体风格、固定搭配,语法功能等方面入手。备考中可根据资料把近义词归类整理,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将近义词编成口诀,就是一种很好的归类法。 ⑵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补写的部分在语境中是因果关系的结果的部分。 ⑶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5.【答案】 (1)B(2)A(3)D
【考点】形近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同音字的分辨,近义实词辨析,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解析】【分析】⑴ 本题中,A项,“瞭望”的“瞭”应读liào,指远望;“天暮”的“暮”应为“幕”,指笼罩大地的天空。C项,“倾泄”的“泄”应为“泻”,“倾泻”指(大量的水)很快地从高处流下,而“泄”一般指液体或气体排出;“一模一样”的“模”应读mú。D项,“变换莫测”的“换”应为“幻”,“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故选B。 ⑵ “飘洒”,飘落,从上往下散落;“散落”,分散地往下落。第一处是形容“一缕”“彩虹光带”,“飘洒”能体现其飘拂之姿态,应使用“飘洒”。“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千变万化,形容变化很快、很多;“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前者形容变化快、多,后者形容丰富,且后者主要形容文献资料。第二处,是形容“景象”,且后面说“变幻莫测”,强调变化之多,应使用“瞬息万变”。“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好像不是人工所能制成。第三处,是把大自然比作画家,突出其技艺的绝妙,应使用“出神入化”。故选A。 ⑶ 题中,A项,“扩大……吸引力与知名度”搭配不当,“吸引力”应是“提高”,即改为“提高……吸引力与知名度”。B项,“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人类史上首张……”结构混乱,前一句的主语是“科学家”,“经过……”是介宾短语,在句中做状语,由此可见句子中没有谓语,这一句还没有说完,下一句就另起话头,以“照片”为主语,属于结构混乱中的中途易辙,可以改为“经过全球2000……努力”。C项,“旨在……为目的”结构混乱,该句把“旨在……”和“以……为目的”两句杂糅到一起,二者可以留其一。故选D。
故答案为:⑴B;⑵A;⑶D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然后根据字形和字义辨析字音,根据字音和字义辨析字形。 ⑵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⑶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6.【答案】 (1)B(2)B(3)A
【考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结构混乱
【解析】【分析】⑴语境中,上文“画家们既要……又要……”,这就需要画家对中国文化把握好尺度。这尺度如何把握体现了画家对中国文化的不同理解。据此分析,CD两项因果倒置。排除CD两项。A项与下文“也造就了……”语意不连贯。排除A项。B项“体现了……”与下文“也造就了……”语句衔接最恰当。故选B。 ⑵A项,“之”的引号,有突出强调火把的形状的作用。B项,“厚障壁”并非实指厚厚的墙壁,而是虚指父子之间存在厚厚的隔阂。引号的作用是表述特定含义。C项,“形神兼备,充满生机”,引号是引用话语的作用。D项“文明”,引号是表示讽刺或嘲笑的作用。分析可知,B项引号的作用符合要求。故选B。 ⑶划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能否”在句子是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排除BD两项。“并行不悖”用词不当,此词一般用在有两项以上内容的句子中,“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只是一条准则。排除C项。A项修改的最恰当。故选A。
故答案为:⑴B;⑵B;⑶A
【点评】⑴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⑵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文中“长跪不起”并非实指,而是虚指,指一些画家对绘画准则的虔诚遵守,这里的引号,有表述特殊含义、需要强调的作用。 ⑶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7.【答案】 (1)D(2)D(3)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近义实词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分析】⑴被社会遗忘,只能对应“边缘化”;“生机”搭配“焕发”由“琴者,禁也”可知后一空为“约束”,由此推知为“修身养性”的工具。故选D。 ⑵就内容来说,作者不认为古琴音量小是缺点,只有D选项符合这一点,而且D项内容和后文衔接恰当。故选D。 ⑶原句“使得它是”有误。“使得”句缺主语,“使得”和“是”搭配不当。C项对应修改正确。故选C。
故答案为:⑴D;⑵D;⑶C;
【点评】(1)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词语常见的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这类题要综合考虑分析词语(包括成语)的基本义、感彩,要联系句子语境思考辨析选用,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3)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