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实验《氧气的实验制备及其检验》
1、(景范中学二模)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仪器a的用途是 ,b的名称是 。
②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最佳装置组合: (填字母),写出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A、B都可用作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以通过 操作使装置A中反应很快停止。
(2)实验室将制取纯净、干燥的CO,然后用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
已知CO发生装置中的反应为:H2C2O4 H2O+CO2↑+CO↑
①①A装置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③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_____________(填写ABCD装置字母)。
④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措施具体为____________
2、平江中学二模
3、常熟市一中二模
29.(18分)2019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内容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图如下),下面是某同学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填写的部分实验报告,请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有关问题
⑴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是 ▲ 。
⑵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使其平铺于试管底部,按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在接近试管口的地方放置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
①用药匙或纸槽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
②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 ▲ 的高度将盛有
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欲调整装置中试管的倾斜角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 旋钮。
④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 ▲ 。
实验步骤
有关问题
⑶加热试管,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①加热试管的方法是 ▲ 。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③收集满瓶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 ▲ ,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⑷气体收集完毕后,操作B.
操作B是先 ▲ ,再 ▲
⑸收集完气体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 (填字母)。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留有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
⑹选择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的理由是 ▲ 。
⑺)加热3.16g高锰酸钾固体一段时间,若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有1/4转化为氧气,则生
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 ,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精确到0.1%)
⑻林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制取一定质量的氧气,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O2,实验结束时,林同学发现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他们做出如下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 ▲错误。②第二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固体质量 ▲ (填“减轻”或“增重”),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
林同学提出:不用测定质量也能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林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可能是 ▲ 。【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K2MnO4分解的生成物
K2O对其分解产生影响。为验证此结论,设计如下实验方案:①分别取K2MnO4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K2O,一支试管中不加K2O。②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分别收集一瓶气体。③比较所用的时间长短,以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
该过程中还必须控制相同的变量是 ▲ ____________。
4、星海中学二模
30.(8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2)用装置A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管口放一团蓬松棉花的原因 。
(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序号),可用E装置收集CO2的理由是 。
(4)NH4Cl溶液与NaNO2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氨气。右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的装置。
①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氢气的
质量比为 。
②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
观察到 现象。
5、青云中学二模
29.( 10分)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用该方法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要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3)加好药品后需在试管口放一团蓬松的棉花,目的是 ,固定试管时要注意试管口必须 以防冷凝水倒流进试管底炸裂试管。
(4)实验室用D装置来收集CO2,当导管口出现 时,才能收集CO2。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由于该反应十分剧烈,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率,你认为图中最适宜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6)如右图所示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有关它的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该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B.瓶内装入浓硫酸用于干燥CO2时,气体应该从a端管口通入
C.瓶内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D.瓶内装满氧气,要将氧气排出,水应从a端管口通入
(7)将45.2 g干燥的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42 g。请算出高锰酸钾的分解率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6、新区二中二模
29.(9分)2019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是“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及其检验”。
(1)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并收集
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需要用到图I所示仪器中的①⑤⑥
和___________(填序号)。
(3)欲调整试管倾斜角度,应调节图II中A、B、C哪个
旋钮:_________。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下图所示正确的是__________。
(5)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记录了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实验装置;
②在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并旋紧胶塞,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确定木块和酒精灯的高度,再将气体发生装置固定在铁架台的合适位置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先将集气瓶从水中取出,再盖上毛玻璃片正放于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
⑨实验结束后,先将大试管内取下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后再进行清洗。
请回答下列问题:
I.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II.步骤⑧中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步骤________中出现的错误操作;
(填序号)
III.步骤⑤中,实验过程发现集气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还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现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市售双氧水中加入__________mL水。
七、新区实验二模
29. (12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用于验证蜡烛燃烧产物实验的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选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选用E装置收集氧
气时,当出现 的现象时说明己收集满,收集完毕后,应先 (选填字母:A.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B.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序号)
(4) NHaCl溶液与NaNO2溶液混合共热可制取氮气,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化合生成氨气。下图是实验室制氮气并模拟合成氨的装置。
①合成氨时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②实验中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还可观察到 现象,其原因为 。
八、立达中学二模
1.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2)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 。
(4)以下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
①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加过氧化氢;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往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从右向左,从上至下拆除装置;⑥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且集气瓶注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5)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该收集装置是 或E。
(3)实验室还可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为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_。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
(5)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收集时,当 时,开始收集氧气。等瓶中的水排完后,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放在桌上。
(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涉及以下关键步骤:
①检查气密性;②装药固定;③收集;④加热;⑤熄灭酒精灯;⑥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正确的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A.②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②①⑥⑤ C.①②④③⑥⑤ D.①③②④⑤⑥
(7)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收集装置应选用 ,理由是 。
3.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以下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
(1)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实验结束时,用嘴吹灭酒精灯
D、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要先撤导气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欲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试管口的棉花团的作用是 ,产生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为 。
(4)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若此装置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5)通过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所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你觉得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
A.反应物的状态 B.反应条件 C.生成气体的密度 D.生成的气体是否溶于水
(6)若用装置E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① ,② 。
4.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实验中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3)若实验中出现下列问题,你能指出操作中的错误吗?
①制取氧气后水槽中的水变紫了 ;
②刚开始加热试管便炸裂了 ;
③结束实验时试管炸裂了 。
(4)用上述方法制取两瓶氧气,分别完成铁丝和硫粉的燃烧实验,两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实验中集气瓶内都要留少量的水,其中水可以由细砂代替的是 。
5.实验室常见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一)加热氯酸钾 (二)加热高锰酸钾 (三)分解过氧化氢。
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如图装置A正在制取氧气,则制取氧气的方法是上述三种方法中的①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要装满水的目的是③ ;
(3)实验室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分以下几步,其中正确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 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装置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
(4)用装置D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操作是 ;
(5)从环保、节能、操作简单的角度分析,制取氧气时最好选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 。
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可以用图 F 所示方法检查装置 B 的气密性。缓慢推动活塞,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3)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可用 C 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 E 装置收集,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观察到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中。实验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加热;④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①④③⑥⑤⑦
C.①②④③⑥⑤⑦ D.②①④③⑥⑦⑤
7.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是: ,②的仪器的名称是: 。
(2)实验室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收集氧气可选用E装置,优点是 ,若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没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
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优点是 (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4)若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制取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 ②装入药品 ③加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用排水法收集 ⑥熄灭酒精灯 ⑦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其操作顺序是 ,该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C.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D.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空气中的氧气,且生成固态的P2O5
8.某学生设计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a b c ;
(2)写出图中存在的 3 处错误。
①
②
③
(3)制取氧气前,必须先检查装置 ;收集氧气可以用 法和 法。试管口塞棉花团的作用是 ;在结束实验时, ,其目的是 。
(4)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9.如图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可以选用 (填序号),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 。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收集氧气的最适宜时刻 。实验结束后要先 后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 满的方法是 。
(5)某同学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的原因 。
10.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某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和b的名称:a ;b 。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可选用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此方法和氯酸钾、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相比其优点是 。
A.生成物无污染 B.不需要加热 C.需加热
(3)A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
A.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后用手捂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B.先用手捂住试管,后把导管放入水中,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4)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采用的装置是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主要操作有:
①从水槽中撤出导管; ②收集气体; ③固定装置;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加热;
⑥撤酒精灯; ⑦装药品,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⑦③⑤②①⑥B.⑦④③⑤②⑥①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④⑦③⑤②⑥①
在完成“②收集气体”步骤时,应当 时收集气体。
③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疏松的棉花,其作用是 。
(5)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穿有两端开口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2所示。
①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 b.可不用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
1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某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和b的名称:a ;b 。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可选用 ,
(3)A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
A.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后用手捂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B.先用手捂住试管,后把导管放入水中,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4)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主要操作有:
①从水槽中撤出导管; ②收集气体; ③固定装置;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加热;
⑥撤酒精灯; ⑦装药品,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④⑦③⑤②①⑥B.⑦④③⑤②⑥①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④⑦③⑤②⑥①
在完成“②收集气体”步骤时,应当 时收集气体。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疏松的棉花,其作用是 。
(5)对比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从安全、节能、环保、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最好用 (填“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
12.通过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相信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是① ② 。
(2)实验室里若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时,有关反应的文字或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3)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该装置的优点是 。若要得到比较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 (填字母)作为收集装置。
(4)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
(5)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李红同学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她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A﹣E中选择填字母)。
(6)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先将F装满水,再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装置选用A、F、G)。若要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需要 (填“一有气泡”或“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开始收集气体。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在反应前后试管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若用F、G装置来测量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体积,却需要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 ,气体从 (“b”、“c”或“d”)端通入,若植物油上方有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13.根据下列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 。
(2)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符号),这套装置应注意:试管口要略向 倾斜,目的是 ;试管口处要放 ,目的是 ;加热要用酒精灯的 ,因为温度最高。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
(3)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填装置符号,下同)。
(4)收集氧气可以用向 排空气法,即装置 。原因是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需要验满,方法是 。
(5)查阅资料: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根据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收集氨气时应选用装置 (填字母),不选用装置E收集氨气的原因是 。
(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有:
①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给试管加热 ⑥熄灭酒精灯 ⑦把导管移出水槽。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14.某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导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三种你所认识的玻璃仪器的名称: ; ; ;
(2)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3)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
(4)步骤②的操作为 ,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
(5)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有 ;(填序号)
(6)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
1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当氧气收集满后,取出集气瓶的操作方法是 。制备实验结束后,停止实验的操作是 ,待冷却后拆卸并洗涤仪器,把仪器放回原位。
(3)若用B、C制备并收集氧气,需要的药品为 。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
[实验拓展]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
(5)为了收集到纯净的氧气,最好采用 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等到 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
(6)若收集的气体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7)如果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还可以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或收集。
A装置的优点是 ;B装置的优点是 。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应从 (填“a”或“b”)端通入氧气。
16.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
(1)该同学制备氧气是应选用的药品是 (限选: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生成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用该药品制取氧气,需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其原因 。
(2)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先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然后 ,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添加药品,连接仪器,加热试管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导管口还在集气瓶外面,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立刻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B.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C.立即熄灭酒精灯,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后再点燃酒精灯
(4)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缓慢伸入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
17.实验和探究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A”或“B”),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 。
(4)下面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①加热 ②收集气体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⑤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移出水面
正确的顺序为 。
A、①②③⑥⑤④⑦B、③④⑤①②⑦⑥C、③④⑤①②⑥⑦。
(5)若要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通过B装置来制取氧气,那么通过b向锥形中加入的是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6)如果用 C装置收集该氧气,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c”或“d”)。如果用D装置收集该氧气,则气体从 _端进入(填“e”或“f”)。
(7)用装置E也可以收集氧气,如果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请写一种原因) 。
(8)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当 时开始收集。写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
(9)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甲烷。甲烷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18.请结合如图实验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若用B装置制氧气,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为 反应(填“分解”或化合“”)。
(3)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可用 (填仪器名称)代替B装罝中的长颈漏斗。
(4)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发生装置应该稍作改进为 。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检査装置的气密 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应等导管口气泡 冒出时才开始收集。
(7)己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几乎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的大理石与液体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则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为 。
收集二氧化碳如果从F、G装罝中选取一个,你选择 来收集二氧化碳,从 管进气(填“a”或“b”)。
19.昆山市二模 实验室常用分解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1)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本次实验要用排水法收集2瓶200mL的氧气(其中一瓶存留少量水)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瓶100mL的氧气。
①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是 。
②若实验时氧气的密度按1.35g?L﹣1计则取用 (选填字母)的高锰酸钾比较适宜(设每药匙约取用2g高锰酸钾)。
A.2药匙 B.4药匙 C.6药匙 D.8药匙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良好后,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使其 ,并 ,然后按课本第35页图2﹣8所示组装实验装置。组装过程中要根据 的高度,将气体发生装置固定在铁架台的合适位置上。
(4)先 ,再加热试管(要先预热),当 时,开始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 时,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6)用收集到的3瓶氧气分别做细铁丝、木炭和小蜡烛的燃烧实验。
20.工业园区模拟 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B装置制取气体,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应将长颈漏斗改为 。
(2)用装置C制取气体时,关闭导气管上的活塞,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 。用C装置在实验室制取CO2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铁丝网代替多孔隔板,则产生新增杂质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1.高新区模拟 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具体操作为: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氧气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 。
A.氧气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 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4)以上实验说明: 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实验中有些实验必须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来进行,请你举例说明 。
22.常熟市模拟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③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化学方程式是 。
(3)用铁丝作图2对比实验所需氧气最好用 法收集,实验中发现G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 ,写出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用装置D进行收集,则气体应从 (填“①”或“②”)端进入;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和装置C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C中盛放 (填物质名称)试剂。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固定装置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B、C、D三个装置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与C装置相比,B装置操作上的优点是 ,D装置操作上的优点是 ;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用E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其中Ⅰ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填名称),请将图E补充完整。
24.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1)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 。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既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又可以用于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 (在A一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NH3 B.H2 C.O2 D.CO2
(5)工业上常需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G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 气体;
②然后, (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6)实验室常用如图H装置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 ,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 (填序号)。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
②粉末状碳酸钠固体和稀硫酸
③锌粒与稀硫酸
④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7)有同学设计了如图J所示实验室制取CO2装置,该装置是否具有图一装置的相同的功能 (填“是”或“否”)。
25.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和收集实验,请回答:
(1)图中仪器名称① ②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 。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 (填名称),其起 作用,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 (填“能”或“否”)。
(4)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当气泡 再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用 。
(5)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处导管进入(填“c”或“d”),若要用水将瓶中氧气排出使用,水应从 处导管进入。
(6)某同学在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过程中,发现试管炸裂,试你帮她分析一下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至少答两点) ;
(7)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写一个)。
26.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回答列问题。
(1)标号为e的仪器名称是 。
(2)用2KMnO4 K2MnO4+MnO2+O2↑ 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
①根据该反应原理,可从上图仪器中选择b、d、g、i、l、m和 (填标号)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
②若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制取并收集3.2g O2,理论上至少需要KMnO4 g
③若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检验O2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
27.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一些气体的制备方法,例如制取氧气有:
A.分离液态空气 B.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C.分解过氧化氢 D.加热分解氯酸钾等等;
也熟悉一些气体的制取和收集装置,例如:
(1)请写出上图所示实验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2)以上制取氧气的方法中,属于物理方法制氧气的有 (填字母,下同).要用到催化剂的反应有 .所选的催化剂通常为 ;它的 和 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3)在上述收集装置中,既可用来收集氧气,又可用来收集氢气(提示:氢气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是 .
(4)若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为例,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写出对应的文字表达式 .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
(5)若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其装置应选用以上 和 (填字母)组合,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6)以上两种方法制取氧气,选用过氧化氢溶液的优点是 (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要加热 ③不需加热
(7)实验步骤如下:①加热药品;②装药品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当连续冒气泡时,用排水法收集在集气瓶中,取出正放在桌面上;⑤移去酒精灯;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将正确的操作顺序用序号填在空格内 ;如果步骤⑤⑥顺序错误,引起的后果是 .
(8)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 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 装置.(填字母)
28.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一些气体的制备方法,例如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分离空气法;B.加热分解高锰酸钾;C.分解过氧化氢;D.加热分解氯酸钾;E.电解水等等;也熟悉了一些气体的制取和收集装置,例如: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以上制气方法中,属于物理方法的有: (填字母,下同),要用到催化剂的反应有: .
(3)在上述装置中,既可用来收集氧气,又可用来收集氢气的是: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该小组成员查阅资料知道:硫化氢( H2S )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具有挥发性.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黑色块状固体,不溶于水)与稀硫酸反应制取:FeS+H2SO4=FeSO4十H2S↑.根据上述信息可知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的最佳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6)若用B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制氧气前,经检验得知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但加入药品,塞上橡胶塞,装置内有气泡产生,把导管放在水中,导管口却无气泡出现.在维持装置和试剂都不变的基础上, (填操作方法)才能使C装置导管口出现气泡. 若用装置C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请写出两种原因):① .② .
(7)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氨气的装置只能用E,而不能用C或D,由此可知氨气应具有的性质是: .
29.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来制取氧气:
(1)实验室可以利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这种方法属于 变化;图中的一处错误为 ;工业上采用 法制取氧气,这种方法属 变化.
(2)在加入药品之前应对实验装置进行 .
(3)实验完毕后,应先 ,再 ,其目的 .
(4)氧气可以用 (填序号)收集,因为 ;也可以用 (填序号)法收集,因为氧气 ;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放在桌上;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30.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和收集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②所指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该装置的明显不足是 .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收集氧气已满的现象是 .
(4)欲使用装置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 (填“a”或“b”)端通入.
(5)图G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瓶中预先加水的目的是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答案与解析
1.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
(2)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
(3)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 防止倒吸 。
(4)以下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④③①⑥②⑤ 。
①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加过氧化氢;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③往烧瓶中加入二氧化锰;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从右向左,从上至下拆除装置;⑥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且集气瓶注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5)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分析】(1)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制取装置;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4)根据制取与收集氧气的步骤来分析;
(5)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故填:A;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2KMnO4K2MnO4+MnO2+O2↑;
(3)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要把导管撤离水槽,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故填:防止倒吸;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所以顺序为④③①⑥②⑤;故填:④③①⑥②⑤;
(5)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锰元素存在于固体中,其质量不变,但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直到反应完不变,因此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不变,故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钾元素存在于固体中,其质量不变,但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直到反应完不变,因此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故错误;
C.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加,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则保持不变而不会减小,故错误;
D.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当高锰酸钾分解完毕,则不再减小,剩余固体不会是0,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酒精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分解反应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下同),该收集装置是 C 或E。
(3)实验室还可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 ,为使收集的氧气更纯净,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BE _。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再添加药品。
(5)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收集时,当 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时,开始收集氧气。等瓶中的水排完后,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正 放在桌上。
(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涉及以下关键步骤:
①检查气密性;②装药固定;③收集;④加热;⑤熄灭酒精灯;⑥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
正确的顺序是 C (填字母序号)。
A.②①③④⑤⑥B.③④②①⑥⑤C.①②④③⑥⑤D.①③②④⑤⑥
(7)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时,收集装置应选用 D(或E) ,理由是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或甲烷难溶于水) 。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反应的原理、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的原理、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4)根据仪器的组装顺序来分析;
(5)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来分析;
(6)根据制取与收集氧气的步骤来分析;
(7)根据气体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标号仪器a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2)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由于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所以属于分解反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来收集;故填: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A;C;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选择装置B来制取,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来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故填:过氧化氢水+氧气;BE;
(4)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收集时,刚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当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开始收集氧气。等瓶中的水排完后,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故填: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正;
(6)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正确的顺序是: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药固定,加热,收集,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熄灭酒精灯,故选C;
(7)甲烷难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故填:D(或E);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或甲烷难溶于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装置的选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实验中的相关问题。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3.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以下有关化学实验的问题。
(1)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试管 ,② 集气瓶 ;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BC (填标号)。
A、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C、加热实验结束时,用嘴吹灭酒精灯
D、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要先撤导气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欲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C或E (填序号),试管口的棉花团的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产生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为 2KMnO4K2MnO4+MnO2+O2↑ 。
(4)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则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 ,若此装置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A ;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5)通过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所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你觉得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 AB
A.反应物的状态 B.反应条件 C.生成气体的密度 D.生成的气体是否溶于水
(6)若用装置E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① 未等到气体均匀连续放出时就开始收集 ,② 装置漏气等 。
【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根据实验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药品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确定收集装置,根据反应原理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取氧气的药品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有关的问题;
(5)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性质可以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6)根据利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标号仪器①是试管,常用作反应的容器;②是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
(2)A、制备气体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应该放入指定的容器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加热实验结束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要先撤导气管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能够防止水倒流入试管,把试管炸裂,该选项说法正确。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或E;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该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用体积小的锥形瓶、加热反应物会更危险。
(5)通过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所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6)若用装置E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①未等到气体均匀连续放出时就开始收集,②装置漏气等。
故答为:(1)试管;集气瓶。(2)BC.(3)A;E;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KMnO4K2MnO4+MnO2+O2↑.(4)B;A.(5)AB.(6)①未等到气体均匀连续放出时就开始收集,②装置漏气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用途、文字表达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4.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试管 ② 集气瓶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该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B (填序号)。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C (填序号),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实验中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
(3)若实验中出现下列问题,你能指出操作中的错误吗?
①制取氧气后水槽中的水变紫了 试管口没有放置棉花团 ;
②刚开始加热试管便炸裂了 试管外壁有水或没有均匀加热 ;
③结束实验时试管炸裂了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没有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就熄灭酒精灯 。
(4)用上述方法制取两瓶氧气,分别完成铁丝和硫粉的燃烧实验,两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 硫+氧气二氧化硫 。实验中集气瓶内都要留少量的水,其中水可以由细砂代替的是 铁丝燃烧实验 。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氧气的性质来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4)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1)仪器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故填:试管;集气瓶;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B来制取;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故填: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B;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3)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若没有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则会导致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造成水槽中的水变红色;故填:试管口没有放置棉花团;
②若试管外壁有水或没有均匀加热,则会导致试管炸裂;故填:试管外壁有水或没有均匀加热;
③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没有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就熄灭酒精灯则会导致水槽中的冷水倒吸、炸裂试管;故填: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没有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就熄灭酒精灯;
(4)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温度很高,若溅落至集气瓶底会导致瓶底炸裂,所以可加入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故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硫+氧气二氧化硫;铁丝燃烧实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实验室常见制取氧气的方法有:
(一)加热氯酸钾 (二)加热高锰酸钾 (三)分解过氧化氢。
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 ;
(2)如图装置A正在制取氧气,则制取氧气的方法是上述三种方法中的① (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2KMnO4K2MnO4+MnO2+O2↑ ,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要装满水的目的是③ 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使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
(3)实验室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分以下几步,其中正确顺序是 B ;
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 ③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装置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
(4)用装置D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操作是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
(5)从环保、节能、操作简单的角度分析,制取氧气时最好选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 (三) 。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气体发生装置来确定制取原理、根据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3)根据加热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4)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来分析;
(5)根据反应的条件以及生成物来分析。
【解答】解:(1)仪器a是试管;故填:试管;
(2)装置A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因为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所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内要装满水的目的是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使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故填:(二);2KMnO4K2MnO4+MnO2+O2↑;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使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需要先撤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③④①⑤⑥②,故选:B;
(4)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故填: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5)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且生成物除氧气之外,只有水生成,对环境无污染,所以制取氧气时最好选用(三);故填:(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铁架台 ,b 水槽 。
(2)可以用图 F 所示方法检查装置 B 的气密性。缓慢推动活塞,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
(3)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可用 C 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 E 装置收集,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当观察到 导管口出现均匀连续的气泡 时,再把导管口伸入集气瓶中。实验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加热;④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D 。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②①④③⑥⑤⑦C.①②④③⑥⑤⑦D.②①④③⑥⑦⑤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反应的原理、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氧气的性质来分析;
(4)根据反应的原理、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时机、实验操作的步骤来分析。
【解答】解:(1)仪器a是铁架台,b是水槽;故填:铁架台;水槽;
(2)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内大气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故填: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填:2KClO32KCl+3O2↑;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4)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观察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制取氧气时,需要先检验装置气密性,然后装药,固定加热,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⑥⑦⑤;故填:2KMnO4K2MnO4+MnO2+O2↑;导管口出现均匀连续的气泡;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7.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②的仪器的名称是: 水槽 。
(2)实验室选用装置A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收集氧气可选用E装置,优点是 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 ,若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
(3)实验室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没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装置漏气 。
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优点是 ② (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
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① (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4)若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制取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 ②装入药品 ③加热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用排水法收集 ⑥熄灭酒精灯 ⑦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其操作顺序是 ④②①③⑤⑦⑥ ,该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
(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D (填字母)。
A.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C.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D.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空气中的氧气,且生成固态的P2O5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装置的特点确定反应的原理、根据收集气体的方法以及氧气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制取气体的注意事项、反应的特点来分析;
(4)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5)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注意事项来分析。
【解答】解:(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②是水槽;故填:长颈漏斗;水槽;
(2)装置A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有棉花团,所以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故填: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3)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说明排出的气体主要是氧气,这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O2,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身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没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KMnO4加热制取O2,优点是不需加热。若装置B中反应很剧烈,应该控制液体的加入速度,以减慢反应速率;
不能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或加热反应物,因为这样反应会更剧烈;故填:装置漏气;②;①;
(4)氧气的操作步骤,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离)息”;了解各步骤的注意事项,该实验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填:④②①③⑤⑦⑥; 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5)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A.由于硫和木炭燃烧时,虽然也消耗空气中氧气但是生成了同是气体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导致了集气瓶内体积没有减小,烧杯内的水不会进入集气瓶,故正确;
B.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一定的,当氧气完全反应后,再多的红磷也不和剩余的气体反应,水位就不会再上升,故错误;
C.本实验无法证明剩余的气体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只能说明剩余的气体的体积及剩余的气体不和红磷反应、不溶于水,故错误;
D.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P2O5体积减小明显,故正确。
故填:磷+氧气五氧化二磷;AD。
【点评】掌握氧气的操作步骤,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了解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了解氧气的制取和收集装置。
8.某学生设计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a 酒精灯 b 试管 c 铁架台 ;
(2)写出图中存在的 3 处错误。
① 试管口向上倾斜
②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③ 导管伸入试管太长
(3)制取氧气前,必须先检查装置 气密性 ;收集氧气可以用 向上排空气 法和 排水 法。试管口塞棉花团的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 ;在结束实验时, 先撤导管 ,其目的是 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将试管炸裂 。
(4)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可以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导管伸入试管越长,越不利于气体导出进行分析;
(3)根据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一定要先撤导管,然后才能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进行分析。
(4)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表达式;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酒精灯,b是试管c是铁架台,e是集气瓶;
(2)图中存在的3处错误是:①试管口向上倾斜,②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③导管伸入试管太长;
(3)为了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制取氧气前,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试管口塞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一定要先撤导管,然后才能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将试管炸裂;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故答案为:
(1)酒精灯,试管,铁架台;
(2)①试管口向上倾斜,②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③导管伸入试管太长;
(3)气密性;向上排空气;排水;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先撤导管;防止水倒流入试管,将试管炸裂;
(4)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点评】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
9.如图是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b 铁架台 ;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可以选用 A (填序号),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 试管口未放棉花, 。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收集氧气的最适宜时刻 气泡连续而均匀冒出时 。实验结束后要先 移出导管 后 熄灭酒精灯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防止水回流到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检验氧气是否集 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收集满了 。
(5)某同学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的原因 装置漏气 。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回答,
(2)根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的反应的状态及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发生的反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及注意事项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4)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回答。
(5)根据装置漏气收集不到氧气分析回答。
【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是酒精灯、b 是铁架台;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属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装置可以选用A,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试管口未放棉花。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收集氧气的最适宜时刻:气泡连续而均匀冒出时。实验结束后要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防止水回流到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4)用E装置收集氧气,属于向下排空气集气法,依据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检验氧气是否集 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收集满了。
(5)某同学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的原因装置漏气。
故答为:(1)酒精灯、铁架台;
(2)B. 过氧化氢水+氧气。
(3)A,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未放棉花,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气泡连续而均匀冒出时。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回流到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证明收集满了。
(5)装置漏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了解氧气制取的原理、装置、注意事项等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0.如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某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和b的名称:a 铁架台 ;b 集气瓶 。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或C ,收集装置可选用 D或E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H2O22H2O+O2↑ ,此方法和氯酸钾、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相比其优点是 AB 。
A.生成物无污染 B.不需要加热 C.需加热
(3)A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A 。
A.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后用手捂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B.先用手捂住试管,后把导管放入水中,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4)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采用的装置是 B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主要操作有:
①从水槽中撤出导管; ②收集气体; ③固定装置;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加热;
⑥撤酒精灯; ⑦装药品,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A.④⑦③⑤②①⑥B.⑦④③⑤②⑥①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④⑦③⑤②⑥①
在完成“②收集气体”步骤时,应当 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时收集气体。
③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疏松的棉花,其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 。
(5)向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倒入迅速冷却的沸水,立即塞紧穿有两端开口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注射器向玻璃管中注水至P处,装置如图2所示。
①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 下降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 b.可不用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c.用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氧气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根据反应原理来书写符号表达式;
(3)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反应原理来书写符号表达式;根据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注意事项来分析;
(5)根据分子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1)仪器a是铁架台,b是集气瓶;故填:铁架台;集气瓶;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A或C来制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来收集;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此方法和氯酸钾、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相比其优点是无需加热,生成物是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填:A或C;D或E;2H2O22H2O+O2↑;AB;
(3)A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后用手捂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故填:A;
(4)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选择装置B来制取;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填:B;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②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故选A;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开始冒出的是空气,需要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故填: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③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需要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故填: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
(5)图2中,手拿集气瓶在水平面上摇晃数十次后,看到玻璃管中的液面将下降,因为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瓶内压强减小,玻璃管中的液面将下降;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可说明有少量氧气溶于水中,应保证装置有良好的气密性,迅速冷却的沸水是因为其中几乎不含氧气;故答案为:①下降;②ac。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实验探究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某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和b的名称:a 铁架台 ;b 集气瓶 。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或C ,收集装置可选用 D或E ,
(3)A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A 。
A.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后用手捂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B.先用手捂住试管,后把导管放入水中,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4)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 BD或BE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属于什么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主要操作有:
①从水槽中撤出导管; ②收集气体; ③固定装置;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加热;
⑥撤酒精灯; ⑦装药品,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A.④⑦③⑤②①⑥B.⑦④③⑤②⑥①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④⑦③⑤②⑥①
在完成“②收集气体”步骤时,应当 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时收集气体。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塞一团疏松的棉花,其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 。
(5)对比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从安全、节能、环保、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最好用 过氧化氢 (填“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确定制取的制取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3)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
(4)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与反应类型、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来分析;
(5)根据反应的原理、条件等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仪器a是铁架台;b是集气瓶;故填:铁架台;集气瓶;
(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选择装置A或C来制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来收集;故填:A或C;D或E;
(3)A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后用手捂住试管,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故填:A;
(4)<1>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择装置B来制取;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来收集;故填:BD或BE;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⑦③⑤②①⑥;故填:A;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应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能收集;故填: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了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故填: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
(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且生成物除氧气外,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而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常温下就可以生成水和氧气,对比而言后者既节能,又环保,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最好用过氧化氢;故填:过氧化氢。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完成此类题目时,要熟知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以及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12.通过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相信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是① 集气瓶 ② 水槽 。
(2)实验室里若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时,有关反应的文字或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分解反应 。
(3)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该装置的优点是 方便添加液体 。若要得到比较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 C或者F (填字母)作为收集装置。
(4)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
(5)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李红同学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她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 AD或AE (A﹣E中选择填字母)。
(6)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先将F装满水,再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装置选用A、F、G)。若要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需要 气泡连续且均匀时 (填“一有气泡”或“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开始收集气体。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2KClO32KCl+3O2↑ 。在反应前后试管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若用F、G装置来测量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体积,却需要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 防止二氧化碳溶入水中,导致测量不准 ,气体从 c (“b”、“c”或“d”)端通入,若植物油上方有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没有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装置特点解答,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步骤进行解答,巩固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
(5)根据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6)根据要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需要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开始收集气体进行分析;
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分析;
(7)根据实验目的及二氧化碳的水溶性进行分析植物油的作用,根据排水法测气体的体积的原理判断空气的影响进行分析。
【解答】解:
(1)①、②仪器的名称是集气瓶、水槽。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3)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该装置的优点是方便添加液体;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要得到比较干燥的氧气,应该选择C或者F作为收集装置;
(4)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c.塞好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双孔塞;e.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操作顺序是bacdfe。
(5)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AD或AE;
(6)要准确测量氧气的体积,需要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开始收集气体;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在反应前后试管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7)图F是采用排水法测气体的体积,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从而测气体的体积;气体能溶于水,所以要在水的上方放一层植物油,防止气体溶于水;气体从c端通入,排水法测气体体积的原理是利用排出水的体积和进入装置中的气体的体积相等的原理进行的,所以在没有气体生成时,盛水的集气瓶中压强和外界大气压是相等,当有气体生成时,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将水排出,所以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答案:
(1)a试管;b集气瓶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3)方便添加液体;C或者F;
(4)A;
(5)AD或AE;
(6)气泡连续且均匀时;2KClO32KCl+3O2↑;不变;
(7)防止二氧化碳溶入水中,导致测量不准;c;没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3.根据下列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试管 ,② 集气瓶 ,③ 酒精灯 。
(2)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A (填装置符号),这套装置应注意:试管口要略向 下 倾斜,目的是 防止冷水倒流、炸裂试管 ;试管口处要放 一团棉花 ,目的是 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 ;加热要用酒精灯的 外焰 ,因为温度最高。写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3)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B (填装置符号,下同)。
(4)收集氧气可以用向 上 排空气法,即装置 C 。原因是 密度比空气大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需要验满,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 。
(5)查阅资料: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根据资料,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收集氨气时应选用装置 D (填字母),不选用装置E收集氨气的原因是 氨气极易溶于水 。
(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有:
①用铁夹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⑤给试管加热 ⑥熄灭酒精灯 ⑦把导管移出水槽。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③②①⑤④⑦⑥ (填序号)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制取装置;
(4)根据氧气的性质确定氧气的收集方法;
(5)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6)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仪器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③是酒精灯;故填:试管;集气瓶;酒精灯;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了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故填:A;下;防止冷水倒流、炸裂试管;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外焰;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