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6-14 10:5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了解自唐中晚期到五代、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及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史实。
通过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探究,在解答中掌握知识点,学会理解和分析问题。设计历史材料,训练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点。
认识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南海一号》(部分)
师:三十年以来,“南海一号”以它巨大的船体和巨量的文物让世人对宋代经济感到震撼近几年来 “宋代GDP的全球占比”论认为再次成为世人研究的热点目前已出现四分之一、二分之一、更有甚者占当时世界总量百分之八十的说法,使得宋代经济之辉煌似乎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
教师:为什么说宋代GDP能够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八十?宋代经济为什么又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宋代经济的辉煌?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来揭开宋代经济的神秘面纱。
学习新课:
教师:这节课我们从三个方面来了解宋朝经济,揭秘农业—何以数郡忘饥揭秘手工业---何以覆衣天下揭秘商业----何以冠绝中外
揭秘农业—何以数郡忘饥
教师:我们首先需要大家搜集信息,完成知识展台。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①宋代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②这种作物有什么特点?③宋代还有哪些经济作物?④宋代的粮仓在哪里?
学生看书找出答案,回答。
教师:大家能准确搜集到信息,接下来,我们要去实践一下,参观知识长廊。
展示:知识长廊(1)猜谜语:①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②结合材料: “---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宋史》
③结合材料:占城稻又俗称“百日黄”,以简便高产观看《南海一号》。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迅速推广种植 。 《宋史》
问题:从材料中找出占城稻的优点来?
④展示材料: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结论:宋朝时,水稻产量居粮食产量首位。
猜谜语:①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②出示棉花推广地图,动画真是棉花推广过程。
出示《耕获图》:
1介绍农民生产方式2问题:五种生产方式说明了什么?
说明:一年两熟,高产。 生产技术先进,引出,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过渡:根据刚才参观的三种作物和《耕获图》,判断江南农业获得巨大发展,江南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探究:出示材料: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使中原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经历靖康之变,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暖,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收到的破坏较小,农业发展较快。吴越王弘募民能垦荒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问题:说出农业发展原因。
引出结论,“苏湖熟,天下足”。
教师:根据我们的分析,现在可以回答,江南农业可以数郡忘饥吗,解答第一个大揭秘。
过渡:农业的巨大发展,势必带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接下来我们进行手工业的大揭秘。
二、揭秘手工业---何以覆衣天下
(一)纺织业
知识展台:阅读教材,完成知识点,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南宋后期
纺织展厅:展示纺织产品
出示知识展台:阅读教材,完成知识点
(二)制瓷业
知识展台制瓷业: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瓷器给人美感。北宋兴起的 景德镇 ,南宋 :发展成为 制瓷中心
制瓷展厅:展示宋代瓷器展厅。
造船业
知识展台:阅读教材,完成知识点
①宋代 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居于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 指南针。
造船展厅:展示宋代造船总结:宋代的造船业据当时世界首位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船上装载指南针,能明辨航向。
观后感:看到琳琅满目的产品,说出你现在的心情。
学生:自豪,激动,宋代是创新的时代,有了以往没有的生产方式-----
专家论坛:①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罗兹·墨菲《亚洲史》
②“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
③“在两宋统治的三百年中,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居于世界的最前列,是当时最为先进、最为文明的国家。”著名历史学家漆侠先生根据专家的观点,提取相关词语,概括出宋朝特点:创新的、最先进的、最文明的。
过渡:我们来看看宋代大画家张择端是如何描绘宋朝的?请欣赏《清明上河图》。 你在画中看到了一派什么景象?这就是宋代商业繁荣的景象,这幅画之所以文明世界,不仅因为他精湛的画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展示再现了宋代商业繁荣、热闹的景象,接下来我们就跟随这幅画揭秘宋代商业。
揭秘商业----何以冠绝中外
教师:从城市、货币、贸易三块来学习商业
城市:①比一比《唐代长安城市结构图》 《宋代临安商业图》
②媒体展示材料:“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师:假如你生活在当时,你会选择哪个城市?
材料总结:宋代人们的生活环境,与此前的中国划出分界线,而近于我们现代。 ---《宋诗概说》
货币:①说故事:宋朝皇帝曾让他的手下一员大将潘仁美到国库里任意取钱,潘仁美夸下海口要背80贯钱走,但他只背了40贯,因为80贯钱有两百斤重。80贯钱尚且如此,成千上万的交易需要的铜钱就更不可想象了。
问:故事说明了什么?如何解决?
展示交子、会子图片。
展示货币的发展历程。
贸易:(1)找一找①阅读课文,请你在地图上找出宋代海外贸易的路线?说出到达的地点?并介绍宋代是如何管理海外贸易的?
展示《宋代海外贸易地图》
学生上台展示。
材料:(宋高宗) 市舶之利(利润)最厚(丰厚),若措置合宜(措施得当),所得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周一良《新编中国通史》
结论:海外贸易收入的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
合作探究: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①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②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③宋朝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教师:宋代拥有最早的纸币 宋代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宋代拥有国际大都市大家回答:宋代贸易可以冠名中外吗?
学生回答:可以冠名中外。
老师:我们完成了第三个大揭秘,宋代可以冠名中外。
强调:宋代的城市商业,近乎与现代大都市,这又是宋代的创新之处。在故事中。形成对比在对比中形成一个人是:宋代是一个创新的王朝,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产生于宋朝。
南移过程
合作探究:
材料一:《史记》对西汉时期南方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和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都很贫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从西汉、南朝、南宋,重心南移完成。地图展示:农业中心、纺织中心、制瓷中心、造船中心南移。
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
知古鉴今:我们在宋代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吸取哪些经验?
从政策、环境、秩序来分析今天中国应该借鉴宋代的地方。
强调:重心开始在南方,而且以致影响到今天这又是宋代的创新。
(三)课堂小结:宋代是一个繁荣、发达创新的王先觉引发了中外人士的研究仰望。再趋之若鹜的研究中,不断给后人提供经验和养料,鉴古知今,今天的中国也开始起步腾飞,正在创造和宋代一样的辉煌。